区块链发币机制 区块链发行机制

皕利分享 155 0

本篇文章主要给网友们分享区块链发币机制的知识,其中更加会对区块链发行机制进行更多的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记得关注本站!

区块链项目如何发币?看这篇就够了

对于Token,每个人有不同的理解和用法,我们通常是以区块链技术来思考

Token,在初级区块链发展的阶段,你可以简单的将Token理解为现实生活当中

的“积分”或“虚拟货币”比如加油站洗车店会员卡积分,楼下理发店让你办的

冲2000送1000的美发会员卡,幼儿园老师给小朋友的小红花……主要是以激励为 

主的一种虚拟的、在某一范围内普遍承认的虚拟货币,你可以用当时我给你的

Token来置换我的某些物品或等价货币。

在以太坊ERC20出现后,Token进入了第二阶段。作为募集以太币的凭证,可以在

交易所交易,实现实现ICO流程的自动化。

在通证这个翻译诞生后,我们对Token的认知进入了第三阶段。Token的内涵被进

一步扩大化,Token不再局限于令牌或者ICO代币,还具有使用权、收益权等多种

属性,区块链加密技术可以保障所有不可篡改的符号都可以作为通证,即:具有

了专属使用权,当它的专属使用权放在价值网络当中兑换成通用使用权后,才可

进一步流通;也就是在该阶段Token经济才有发展的可能。

现在,国内Token的发展阶段普遍在第二阶段,虚拟币的一级市场已经被玩烂,很

多人争先恐后的去发区块链项目,找人才,建团队,撰写区块链项目白皮书,找

行业大佬站台,做社群活动,组建社群,然后去交易所发自己的Token。而做个币

只要0.2ETH,在交易所发行后,只要有足够多的人认购你的Token,瞬间就变成了

成千上万的ETH,韭菜也就轻松收割了。

温馨提示:发币本身不属于融资行为,币可以单纯作为一个项目生态内

循环的存在。只有发币后公开 ICO 才属于融资行为,我国明确禁止 ICO,

发币融资(ico)已经是非法行为。

那么,具体的发币流程有哪些呢?今天我就带来一个干货!教你如何用智能合约

发行自己的虚拟币,也就是Token。

现在我们发一个币相对比较容易,这一切就要归功于 ERC20 协议,作为以太坊的

协议之一规定了代币合约的基本架构,遵守ERC20协议的任意一种代币都可以在其

他应用(钱包,交易所等)中使用。有了 ERC20 协议,我们就不需要重复开发代币

基础功能,极大降低代币开发的门槛,让开发者可以将代币应用到更多领域,发

起更多 ICO 项目;更方便的是,由于不同 ERC20 代币都兼容 ERC20 协议,这样

两个 ERC20 代币之间就能够进行交易。

比特币的运行机制及与区块链的联系

佚名

每一笔比特币交易,都会被区块链网络中的节点记录下来,以此增强交易公信力,保护交易双方利益。但如果所有节点都参与记录的话,容易因为网络延迟等因素造成账本信息不一致,也难以避免记账人会篡改交易信息。

因此比特币采用工作量证明(Proof of Work)共识机制,让所有节点通过解决工作量证明难题的方式参与竞争,竞争成功的节点拥有新区块的记账权,并能够将记录的信息广播出去。其他节点接收后将根据此消息进行数据同步,确保账本一致。这种竞争记账权的过程,叫做挖矿,参与挖矿的节点,叫做矿工。矿工挖矿成功后可以获得区块奖励,即一定数额的比特币,还可以收取该区块上的交易手续费。在利益的驱使下,节点会积极参与挖矿并维护交易记录的真实有效。

比特币的发行只有一种方式,即区块奖励,也就是说比特币是通过挖矿产生的。不过,比特币并不能通过挖矿无限产生,其算法规定了每产生210100 个区块(约四年),比特币的区块链奖励就要减半一次。由于比特币的发行总量恒定为2100万个,预计会在2140年挖完。这个规定确保了比特币不会由于人为增发而发生严重的通货膨胀,可以保护比特币的价值。

比特币的运行以区块链技术为依托,比特币与区块链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比特币是一种资产,而区块链就是为这种资产设定好运行规则的底层技术,从而保证每一笔交易顺利进行。这就好比视频文件与播放器之间的关系,视频的播放必须要通过播放器的底层技术处理才能实现。区块链技术的诞生源于比特币概念的提出,可以说区块链技术是比特币催化下的产物。目前,区块链技术不止运用于比特币等加密货币,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但比特币仍旧是区块链技术上最早、最成功的应用。

区块链数字货币的经济功能缺陷

基于区块链发行数字货币区块链发币机制,也叫做去中心化发币区块链发币机制,链圈普遍认可这可以对抗中心化滥发货币造成的通货膨胀。包括中本聪也在比特币创世区块中表达了对中心化乱印钞票的不信任。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中本聪将比特币公布于世,在介绍他的创新时说道:“传统货币最根本的问题在于信任。中央银行必须让人信任它不会让货币贬值,但 历史 上这种可信度从来都不存在。银行必须让人信任它能管理好钱财,并让这些财富以电子货币形式流通,但银行却用货币制造信贷泡沫,使私人财富缩水。”

2009年1月3日,中本聪发布了开源的第一版比特币客户端,宣告了比特币的诞生。中本聪在创世区块里写道:“2009年1月3日,财政大臣正处于实施第二轮银行紧急援助的边缘”。

从比特币和以太坊的运行实践来看,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货币确实可以抵抗通胀,因为数字货币的每个增量币都是通过挖矿(PoW,工作量证明)产生,对应着无差别的人类(机器)劳动,并没有一个中心化的机构可以绕过挖矿劳动而大规模发行货币。

但是,这种去中心化的发币机制存在着一个天然的经济缺陷:它无法根据区块链上的财富增长情况动态调整发币量,而当财富增长快于货币发行,就会形成通货紧缩的局面,也就是没有足够的新增数字货币来匹配区块链上的财富增长。

我们通过与传统中心化货币发行机制对比来说明去中心化的区块链发币机制的缺陷。

人民币,中心化发币机制下,主要有三种方式可以新增货币发行:

1、出口创汇形成外汇占款投放。把国内生产的商品买到国外,获取美元,再把美元结汇,获得人民币流通进入市场,国家用美元购买海外的大宗商品。在这个过程中,新增加的财富是大宗商品,外汇占款投放了对应的人民币。

2、银行贷款。开发商盖了房子,个人从银行按揭贷款买了房子,努力工作还贷款。在这个过程中,新增的财富是房子,对应的人民币投放是贷款,最终个人通过劳动归还贷款实现财富。

3、银行利息。把钱存银行,会获得利息,而利息率是对应着经济增长率的。在这个过程中,经济增长就是财富增长,对应的人民币投放就是存款利息。

以上三种方式,新增加的财富都有新增的货币匹配,所以市场上足量货币追逐着足量的财富,货币价值是稳定的。

再来看区块链的货币发行。

通过挖矿记账的劳动获得增量数字货币。这个过程中,财富增长是挖出的区块和去中心化的账本维护,对应新增的数字货币发放。然而,区块链上的财富产生并不是只有挖矿,还有通过智能合约达成的商务合作,还有原生数字艺术品NFT创作等等,这些新产生的财富,并没有对应的数字货币发行。

我们用NFT来说明。一个艺术家在区块链所在的元宇宙中创作了一个艺术作品,这个作品如果在链下拍卖,可以达到100万美金,而这个作品放上区块链后,整个区块链上的财富增长了100万美金,但是却没有对应的数字货币产生。如果这发生在中心化的发币机制下,可以通过上述方式1和2获得对应的货币投放。假设一年内有100个NFT作品产生,这些作品在链下估值1亿美金,而在链上却没有对应这1亿美金财富的数字货币投放。

由于NFT只能在链上通过数字货币进行交易,于是数字货币就涨价了。当区块链上的NFT财富越来越多,且增长速度超过了挖矿的货币投放速度,那么NFT的对应数字货币的价格就会越来越低,同时数字货币对应的链下美元价格却越来越高。这样,在区块链上就产生了通货紧缩的现象。如果继续发展下去,最终可能挖矿一次产生的数字货币就可以买下一个链下估值100万美元的NFT。

那么,到底是挖矿有价值还是数字艺术创作有价值区块链发币机制?比特币已经出现了这个怪现象,一个高碳消耗的毫无创造性的挖矿工作得到的1个比特币可以抵得上中国一个普通白领阶层一年的工资收入。

元宇宙的经济生态是建立在区块链技术上的,那么这个缺陷会给元宇宙带来怎样的经济危机?

未完待续……

写到这里,本文关于区块链发币机制和区块链发行机制的介绍到此为止了,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如果你还想更加了解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标签: #区块链发币机制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