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btt区块链测评,以及区块链BTT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btt是什么币种
BTT币是是Bit Torrent (比特流)上的激励代币btt区块链测评,中文是流币。 发行于2019年2月1日,供应总量为990,000,000,000 BTT。 BitTorrent协议是世界上最大的去中心化协议,拥有超过10亿用户
一、BTT的简介详情
BTT是BitTorrent(比特流)上的激励代币,中文是流币,对于BitTorrent,早期的互联网从业人员都很清楚,当时网络下载很慢,很多学生会在宿舍用BT下载资源,该协议使客户端软件端点能够相互协作,从而将大文件高效且可靠地分发到多个客户端,下载的用户越多,速度越快,要说去中心化的系统应用,BitTorrent可以算是开山鼻祖。btt是一种虚拟的数字货币,Blocktrade(BTT币)是一个高性能的,即将成为MiFIDII监管的虚拟币交易平台。Blocktrade作为顶级交易平台,提供加密币,加密交易指数和其他区块链相关金融工具。btt区块链测评我们将基于区块链的技术和加密币引入统一且互联的市场。
二、btt的代币信息btt区块链测评:
btt代币是发行在波场上的代币,总量9900亿枚,具体分配如下:私募2%,合作伙伴4%,公募6%,种子轮9%,bittorrent空投10%,波场空投10.1%,波场基金会20%,bittorrent生态系统19.9%,团队持有19%。、从分配上看,最大股东控制btt区块链测评了波场基金会20%+团队19%+生态系统一部分和波场空投一部分,自己控制了应该超过50%的总量了。
btt是什么数字货币,未来发展前景如何?
BTT,是BitTorrent(比特流)上的激励代币,中文是流币,对于BitTorrent,早期的互联网从业人员都很清楚,当时网络下载很慢,很多学生会在宿舍用BT下载资源,该协议使客户端软件端点能够相互协作,从而将大文件高效且可靠地分发到多个客户端,下载的用户越多,速度越快。
BitTorrent原是2001年诞生的一种点对点分布式通信协议,拥有超过1亿的用户,去年TRON基金会正式发表社区公开信,宣布了对 BitTorrent 公司的收购,这标志着BitTorrent协议与TRON波场区块链协议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发展前景:
BitTorrent迅速发展成为了一个去中心化、缓慢发展、且几乎无需治理的生态系统,然而由于数亿用户依然在线上共享各种类型的媒体文件,因此它其实还是具备了强大的审查能力。
作为颠覆者,BitTorrent公司并未获得商业成功,尽管BitTorrent生态系统已经有了一定规模,而且获得了足够的行业影响力,但是作为一种颠覆创新技术,BitTorrent公司本身似乎从来没有靠技术本身获得商业成功,也许是缺少一个好的商业模式。
BTT商业模式
从商业模式的对比来看,BTT和链克虽然都是类似“上传即挖矿”的模式,但是细节上还是有很大的区别,比如,BTT是空投给用户使用,而链克还需要购买硬件,参与的门槛不一样。
两个项目虽然相似,但是还是有很大不同,链克需要有自己的硬件,而BTT直接用自身推出的APP+钱包的模式去推进,这样的方式对于推广而言成本较低,是一个可持续增长的过程。
说白了BTT其实也是做一个区块链的内容分发协议,类似于IPFS,如果说IPGS是分布式的HTTP,那么BT就是分布式的FTP。
如何检测区块链智能合约的风险等级高低
随着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脚步的加快,区块链技术在政务、金融、物流、司法等众多领域得到深入应用。在应用过程中,不仅催生btt区块链测评了新的业务形态和商业模式,也产生btt区块链测评了很多安全问题,因而安全监管显得尤为重要。安全测评作为监管重要手段之一,成为很多区块链研发厂商和应用企业的关注热点。本文就大家关心的区块链合规性安全测评谈谈btt区块链测评我们做的一点探索和实践。
一、区块链技术测评
区块链技术测评一般分为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和安全测评。
1、功能测试
功能测试是对底层区块链系统支持的基础功能的测试,目的是衡量底层区块链系统的能力范围。
区块链功能测试主要依据GB/T 25000.10-2016《系统与软件质量要求和评价(SQuaRE)第10部分btt区块链测评:系统与软件质量模型》、GB/T 25000.51-2016《系统与软件质量要求和评价(SQuaRE)第51部分:就绪可用软件产品(RUSP)的质量要求和测试细则》等标准,验证被测软件是否满足相关测试标准要求。
区块链功能测试具体包括组网方式和通信、数据存储和传输、加密模块可用性、共识功能和容错、智能合约功能、系统管理稳定性、链稳定性、隐私保护、互操作能力、账户和交易类型、私钥管理方案、审计管理等模块。
2、性能测试
性能测试是为描述测试对象与性能相关的特征并对其进行评价而实施和执行的一类测试,大多在项目验收测评中,用来验证既定的技术指标是否完成。
区块链性能测试具体包括高并发压力测试场景、尖峰冲击测试场景、长时间稳定运行测试场景、查询测试场景等模块。
3、安全测评
区块链安全测评主要是对账户数据、密码学机制、共识机制、智能合约等进行安全测试和评价。
区块链安全测评的主要依据是《DB31/T 1331-2021区块链技术安全通用要求》。也可根据实际测试需求参考《JR/T 0193-2020区块链技术金融应用评估规则》、《JR/T 0184—2020金融分布式账本技术安全规范》等标准。
区块链安全测评具体包括存储、网络、计算、共识机制、密码学机制、时序机制、个人信息保护、组网机制、智能合约、服务与访问等内容。
二、区块链合规性安全测评
区块链合规性安全测评一般包括“区块链信息服务安全评估”、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评”和“专项资金项目验收测评”三类。
1、区块链信息服务安全评估
区块链信息服务安全评估主要依据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2019年1月10日发布的《区块链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和参考区块链国家标准《区块链信息服务安全规范(征求意见稿)》进行。
《规定》旨在明确区块链信息服务提供者的信息安全管理责任,规范和促进区块链技术及相关服务的健康发展,规避区块链信息服务安全风险,为区块链信息服务的提供、使用、管理等提供有效的法律依据。《规定》第九条指出:区块链信息服务提供者开发上线新产品、新应用、新功能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报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进行安全评估。
《区块链信息服务安全规范》是由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牵头,浙江大学、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上海市信息安全测评认证中心等单位共同参与编写的一项建设和评估区块链信息服务安全能力的国家标准。《区块链信息服务安全规范》规定了联盟链和私有链的区块链信息服务提供者应满足的安全要求,包括安全技术要求和安全保障要求以及相应的测试评估方法,适用于指导区块链信息服务安全评估和区块链信息服务安全建设。标准提出的安全技术要求、保障要求框架如下:
图1 区块链信息服务安全要求模型
2、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评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评的主要依据包括《GB/T 22239-2019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 28448-2019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评要求》。
区块链作为一种新兴信息技术,构建的应用系统同样属于等级保护对象,需要按照规定开展等级保护测评。等级保护安全测评通用要求适用于评估区块链的基础设施部分,但目前并没有提出区块链特有的安全要求。因此,区块链安全测评扩展要求还有待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3、专项资金项目验收测评
根据市经信委有关规定,信息化专项资金项目在项目验收时需出具安全测评报告。区块链应用项目的验收测评将依据上海市最新发布的区块链地方标准《DB31/T 1331-2021 区块链技术安全通用要求》开展。
三、区块链安全测评探索与实践
1、标准编制
上海测评中心积极参与区块链标准编制工作。由上海测评中心牵头,苏州同济区块链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七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墨珩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电信科学技术第一研究所等单位参加编写的区块链地方标准《DB31/T 1331-2021 区块链技术安全通用要求》已于2021年12月正式发布,今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上海测评中心参与编写的区块链国标《区块链信息服务安全规范》正处于征求意见阶段。
同时,测评中心还参与编写了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组织,同济大学牵头编写的区块链工程技术人员初级和中级教材,负责编制“测试区块链系统”章节内容。
2、项目实践
近年来,上海测评中心依据相关技术标准进行了大量的区块链安全测评实践,包括等级保护测评、信息服务安全评估、项目安全测评等。在测评实践中,发现的主要安全问题如下:
表1 区块链主要是安全问题
序号
测评项
问题描述
1
共识算法
共识算法采用Kafka或Raft共识,不支持拜占庭容错,不支持容忍节点恶意行为。
2
上链数据
上链敏感信息未进行加密处理,通过查询接口或区块链浏览器可访问链上所有数据。
3
密码算法
密码算法中使用的随机数不符合GB/T 32915-2016对随机性的要求。
4
节点防护
对于联盟链,未能对节点服务器所在区域配置安全防护措施。
5
通信传输
节点间通信、区块链与上层应用之间通信时,未建立安全的信息传输通道。
6
共识算法
系统部署节点数量较少,有时甚至没有达到共识算法要求的容错数量。
7
智能合约
未对智能合约的运行进行监测,无法及时发现、处置智能合约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8
服务与访问
上层应用存在未授权、越权等访问控制缺陷,导致业务错乱、数据泄露。
9
智能合约
智能合约编码不规范,当智能合约出现错误时,不提供智能合约冻结功能。
10
智能合约
智能合约的运行环境没有与外部隔离,存在外部攻击的风险。
3、工具应用
测评中心在组织编制《DB31/T 1331-2021 区块链技术安全通用要求》时,已考虑与等级保护测评的衔接需求。DB31/T 1331中的“基础设施层”安全与等级保护的安全物理环境、安全通信网络、安全区域边界、安全计算环境、安全管理中心等相关要求保持一致,“协议层安全”、“扩展层安全”则更多体现区块链特有的安全保护要求。
测评中心依据DB31/T 1331相关安全要求,正在组织编写区块链测评扩展要求,相关成果将应用于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评工具——测评能手。届时,使用“测评能手”软件的测评机构就能准确、规范、高效地开展区块链安全测评,发现区块链安全风险,并提出对应的整改建议
写到这里,本文关于btt区块链测评和区块链BTT的介绍到此为止了,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如果你还想更加了解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标签: #btt区块链测评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