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主要给网友们分享比特币勒索病毒区块链的知识,其中更加会对比特币勒索病毒cryptowall进行更多的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记得关注本站!
比特币谁发明的?
比特币(BitCoin)的概念最初由中本聪在2009年提出,根据中本聪的思路设计发布的开源软件以及建构其上的P2P网络。比特币是一种P2P形式的数字货币。点对点的传输意味着一个去中心化的支付系统。
与大多数货币不同,比特币不依靠特定货币机构发行,它依据特定算法,通过大量的计算产生,比特币经济使用整个P2P网络中众多节点构成的分布式数据库来确认并记录所有的交易行为,并使用密码学的设计来确保货币流通各个环节安全性。P2P的去中心化特性与算法本身可以确保无法通过大量制造比特币来人为操控币值。基于密码学的设计可以使比特币只能被真实的拥有者转移或支付。这同样确保了货币所有权与流通交易的匿名性。比特币与其他虚拟货币最大的不同,是其总数量非常有限,具有极强的稀缺性。该货币系统曾在4年内只有不超过1050万个,之后的总数量将被永久限制在2100万个。
比特币可以用来兑现,可以兑换成大多数国家的货币。使用者可以用比特币购买一些虚拟物品,比如网络 游戏 当中的衣服、帽子、装备等,只要有人接受,也可以使用比特币购买现实生活当中的物品。[1][2]
西维吉尼亚州民主党参议员乔·曼钦(Joe Manchin)2014年2月26日向美国联邦政府多个监管部门发出公开信,希望有关机构能够就比特币鼓励非法活动和扰乱金融秩序的现状予以重视,并要求能尽快采取行动,以全面封杀该电子货币。[3]
2017年1月24日中午12:00起,中国三大比特币平台正式开始收取交易费。[4]
中文名
比特币
外文名
Bitcoin
种类
电子货币
流通平台
网络
概念创始人
中本聪
发展历程 听语音
2008年爆发全球金融危机,当时有人用“中本聪”的化名发表了一篇论文,描述了比特币的模式。
共2张
比特币
和法定货币相比,比特币没有一个集中的发行方,而是由网络节点的计算生成,谁都有可能参与制造比特币,而且可以全世界流通,可以在任意一台接入互联网的电脑上买卖,不管身处何方,任何人都可以挖掘、购买、出售或收取比特币,并且在交易过程中外人无法辨认用户身份信息。[2]2009年,不受央行和任何金融机构控制的比特币诞生。[2]比特币是一种“电子货币”,由计算机生成的一串串复杂代码组成,新比特币通过预设的程序制造,随着比特币总量的增加,新币制造的速度减慢,直到2014年达到2100万个的总量上限,被挖出的比特币总量已经超过1200万个。[2]
每当比特币进入主流媒体的视野时,主流媒体总会请一些主流经济学家分析一下比特币。早先,这些分析总是集中在比特币是不是骗局。而现如今的分析总是集中在比特币能否成为未来的主流货币。而这其中争论的焦点又往往集中在比特币的通缩特性上。[5]
不少比特币玩家是被比特币的不能随意增发所吸引的。和比特币玩家的态度截然相反,经济学家们对比特币2100万固定总量的态度两极分化。[6]
凯恩斯学派的经济学家们认为政府应该积极调控货币总量,用货币政策的松紧来为经济适时的加油或者刹车。因此,他们认为比特币固定总量货币牺牲了可调控性,而且更糟糕的是将不可避免地导致通货紧缩,进而伤害整体经济。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们的观点却截然相反,他们认为政府对货币的干预越少越好,货币总量的固定导致的通缩并没什么大不了的,甚至是 社会 进步的标志。
比特币网络通过“挖矿”来生成新的比特币。所谓“挖矿”实质上是用计算机解决一项复杂的数学问题,来保证比特币网络分布式记账系统的一致性。比特币网络会自动调整数学问题的难度,让整个网络约每10分钟得到一个合格答案。随后比特币网络会新生成一定量的比特币作为赏金,奖励获得答案的人。
2009年比特币诞生的时候,每笔赏金是50个比特币。诞生10分钟后,第一批50个比特币生成了,而此时的货币总量就是50。随后比特币就以约每10分钟50个的速度增长。当总量达到1050万时(2100万的50%),赏金减半为25个。当总量达到1575万(新产出525万,即1050的50%)时,赏金再减半为12.5个。[7]
首先,根据其设计原理,比特币的总量会持续增长,直至100多年后达到2100万的那一天。但比特币货币总量后期增长的速度会非常缓慢。事实上,87.5%的比特币都将在头12年内被“挖”出来。所以从货币总量上看,比特币并不会达到固定量,其货币总量实质上是会不断膨胀的,尽管速度越来越慢。因此看起来比特币似乎是通胀货币才对。
然而判断处于通货紧缩还是膨胀,并不依据货币总量是减少还是增多,而是看整体物价水平是下跌还是上涨。整体物价上升即为通货膨胀,反之则为通货紧缩。长期看来,比特币的发行机制决定了它的货币总量增长速度将远低于 社会 财富的增长速度。
凯恩斯学派的经济学家们认为,物价持续下跌会让人们倾向于推迟消费,因为同样一块钱明天就能买到更多的东西。消费意愿的降低又进一步导致了需求萎缩、商品滞销,使物价变得更低,步入“通缩螺旋”的恶性循环。同样,通缩货币哪怕不存入银行本身也能升值(购买力越来越强),人们的投资意愿也会升高, 社会 生产也会陷入低迷。[5]因此比特币是一种具备通缩倾向的货币。比特币经济体中,以比特币定价的商品价格将会持续下跌。[1]
比特币是一种网络虚拟货币,数量有限,但是可以用来套现:可以兑换成大多数国家的货币。你可以使用比特币购买一些虚拟的物品,比如网络 游戏 当中的衣服、帽子、装备等,只要有人接受,你也可以使用比特币购买现实生活当中的物品。[1][1]
2014年9月9日,美国电商巨头eBay宣布,该公司旗下支付处理子公司Braintree将开始接受比特币支付。该公司已与比特币交易平台Coinbase达成合作,开始接受这种相对较新的支付手段。
虽然eBay市场交易平台和PayPal业务还不接受比特币支付,但旅行房屋租赁社区Airbnb和租车服务Uber等Braintree客户将可开始接受这种虚拟货币。Braintree的主要业务是面向企业提供支付处理软件,该公司在去年被eBay以大约8亿美元的价格收购。
2017年1月22日晚间,火币网、比特币中国与OKCoin币行相继在各自官网发布公告称,为进一步抑制投机,防止价格剧烈波动,各平台将于2017年1月24日中午12:00起开始收取交易服务费,服务费按成交金额的0.2%固定费率收取,且主动成交和被动成交费率一致。[4]5月5日,OKCoin币行网的最新数据显示,比特币的价格刚刚再度刷新 历史 ,截止发稿前最高触及9222点高位。[8]
创始人物 听语音
2008年11月1日,一个自称中本聪(Satoshi Nakamoto)的人在一个隐秘的密码学评论组上贴出了一篇研讨陈述,陈述了他对电子货币的新设想——比特币就此面世,比特币的首笔交易完成。比特币用揭露散布总账摆脱了第三方机构的制约,中本聪称之为“区域链”。用户乐于奉献出CPU的运算能力,运转一个特别的软件来做一名“挖矿工”,这会构成一个网络共同来保持“区域链”。这个过程中,他们也会生成新货币。买卖也在这个网络上延伸,运转这个软件的电脑真相破解不可逆暗码难题,这些难题包含好几个买卖数据。第一个处理难题的“矿工”会得到50比特币奖赏,相关买卖区域加入链条。跟着“矿工”数量的添加,每个迷题的艰难程度也随之进步,这使每个买卖区的比特币生产率保持约在10分钟一枚。
京都大学数学教授望月新一
2009年,中本聪设计出了一种数字货币,即比特币,风风火火的比特币市场起了又落,而其创始人“中本聪”的身份一直都是个谜,关于“比特币之父”的传闻牵涉到从美国国家安全局到金融专家,也给比特币罩上了神秘光环。
据外媒报道称,计算机科学家TedNelson周日在网络上发布视频称,他已经确定出,比特币的创始人是京都大学数学教授望月新一(ShinichiMochizuki)。比特币的创始人一直以来使用的都是中本聪(SatoshiNakamoto)的假名,互联网领域也对其真实身份展开了大量推测。纳尔逊发布视频称,他已确定望月新一就是比特币的真正创始人。[9]
望月新一2013年因为证明ABC猜想而名声大噪。他高中时就读于菲利普埃克塞特学院,后者是美国最具声望的高中之一,仅仅两年后就毕业。望月新一16岁进入美国普林斯顿大学,22岁时以博士身份离校,33岁就成为正教授,这么年轻就获得正教授职称在学术界极为罕见。这个数学界的巨星可能已经攻破了该领域最为重要的难题之一。
中本聪本人在互联网上留下的个人资料很少,尤其是近几年几乎完全销声匿迹,因此其身世也变成了一个迷。2014年3月7日,当比特币创始人多利安·P·中本聪被找到的新闻传出后,迅速成为互联网上最吸引人的消息。
与外界揣测其可能是个虚构的名字不同,“中本聪”是个真实的名字,他是一名64岁的日裔美国人,他喜欢收集火车模型,曾供职大企业和美国军方,从事机密工作。在过去的40年中,中本聪从不在生活中用他的真名。根据美国洛杉矶地方法院1973年的档案,在他23岁从加州州立理工大学毕业时,将自己的名字改为了多利安·普伦蒂斯·中本聪(DorianPrenticeSatoshiNakamoto)。从那时起,他不再使用“聪”这个名字,而用多利安·中本S(DorianS.Nakamoto)作为签名。[9]
产生原理 听语音
从比特币的本质说起,比特币的本质其实就是一堆复杂算法所生成的特解。特解是指方程组所能得到无限个(其实比特币是有限个)解中的一组。而每一个特解都能解开方程并且是唯一的。[10]以人民币来比喻的话,比特币就是人民币的序列号,你知道了某张钞票上的序列号,你就拥有了这张钞票。而挖矿的过程就是通过庞大的计算量不断的去寻求这个方程组的特解,这个方程组被设计成了只有 2100 万个特解,所以比特币的上限就是 2100 万。[10]
疯狂涨势
要挖掘比特币可以下载专用的比特币运算工具,然后注册各种合作网站,把注册来的用户名和密码填入计算程序中,再点击运算就正式开始。[11]完成Bitcoin客户端安装后,可以直接获得一个Bitcoin地址,当别人付钱的时候,只需要自己把地址贴给别人,就能通过同样的客户端进行付款。在安装好比特币客户端后,它将会分配一个私有密钥和一个公开密钥。需要备份你包含私有密钥的钱包数据,才能保证财产不丢失。如果不幸完全格式化硬盘,个人的比特币将会完全丢失。
货币特征 听语音
去中心化:比特币是第一种分布式的虚拟货币,整个网络由用户构成,没有中央银行。去中心化是比特币安全与自由的保证 。
全世界流通:比特币可以在任意一台接入互联网的电脑上管理。不管身处何方,任何人都可以挖掘、购买、出售或收取比特币。
专属所有权:操控比特币需要私钥,它可以被隔离保存在任何存储介质。除了用户自己之外无人可以获取。
低交易费用:可以免费汇出比特币,但最终对每笔交易将收取约1比特分的交易费以确保交易更快执行。
无隐藏成本:作为由A到B的支付手段,比特币没有繁琐的额度与手续限制。知道对方比特币地址就可以进行支付。
跨平台挖掘:用户可以在众多平台上发掘不同硬件的计算能力。
优点
完全去处中心化,没有发行机构,也就不可能操纵发行数量。其发行与流通,是通过开源的p2p算法实现。
匿名、免税、免监管。
健壮性。比特币完全依赖p2p网络,无发行中心,所以外部无法关闭它。比特币价格可能波动、崩盘,多国政府可能宣布它非法,但比特币和比特币庞大的p2p网络不会消失。
无国界、跨境。跨国汇款,会经过层层外汇管制机构,而且交易记录会被多方记录在案。但如果用比特币交易,直接输入数字地址,点一下鼠标,等待p2p网络确认交易后,大量资金就过去了。不经过任何管控机构,也不会留下任何跨境交易记录。
山寨者难于生存。由于比特币算法是完全开源的,谁都可以下载到源码,修改些参数,重新编译下,就能创造一种新的p2p货币。但这些山寨货币很脆弱,极易遭到51%攻击。任何个人或组织,只要控制一种p2p货币网络51%的运算能力,就可以随意操纵交易、币值,这会对p2p货币构成毁灭性打击。很多山寨币,就是死在了这一环节上。而比特币网络已经足够健壮,想要控制比特币网络51%的运算力,所需要的cpu/gpu数量将是一个天文数字。
缺点
交易平台的脆弱性。比特币网络很健壮,但比特币交易平台很脆弱。交易平台通常是一个网站,而网站会遭到黑客攻击,或者遭到主管部门的关闭。
交易确认时间长。比特币钱包初次安装时,会消耗大量时间下载 历史 交易数据块。而比特币交易时,为了确认数据准确性,会消耗一些时间,与p2p网络进行交互,得到全网确认后,交易才算完成。
价格波动极大。由于大量炒家介入,导致比特币兑换现金的价格如过山车一般起伏。使得比特币更适合投机,而不是匿名交易。
大众对原理不理解,以及传统金融从业人员的抵制。活跃网民了解p2p网络的原理,知道比特币无法人为操纵和控制。但大众并不理解,很多人甚至无法分清比特币和Q币的区别。“没有发行者”是比特币的优点,但在传统金融从业人员看来,“没有发行者”的货币毫无价值。[12]
货币交易 听语音
购买方法
用户可以买到比特币,同时还可以使用计算机依照算法进行大量的运算来“开采”比特币。在用户“开采”比特币时,需要用电脑搜寻64位的数字就行,然后通过反复解谜密与其他淘金者相互竞争,为比特币网络提供所需的数字,如果用户的电脑成功地创造出一组数字,那么就将会获得25个比特币。
由于比特币系统采用了分散化编程,所以在每10分钟内只能获得25个比特币,而到2140年,流通的比特币上限将会达到2100万。换句话说,比特币系统是能够实现自给自足的,通过编码来抵御通胀,并防止他人对这些代码进行破坏。
交易方式
比特币是类似电子邮件的电子现金,交易双方需要类似电子邮箱的“比特币钱包”和类似电邮地址的“比特币地址”。和收发电子邮件一样,汇款方通过电脑或智能手机,按收款方地址将比特币直接付给对方。下列表格,列出了免费下载比特币钱包和地址的部分网站。
比特币地址是大约33位长的、由字母和数字构成的一串字符,总是由1或者3开头,例如"1DwunA9otZZQyhkVvkLJ8DV1tuSwMF7r3v"。比特币软件可以自动生成地址,生成地址时也不需要联网交换信息,可以离线进行[2]。可用的比特币地址超过2个。形象地说,全世界约有2粒沙, 如果每一粒沙中有一个地球,那么比特币地址总数远远超过所有这些“地球”上的所有的沙子的数量。
比特币地址和私钥是成对出现的,他们的关系就像银行卡号和密码。比特币地址就像银行卡号一样用来记录你在该地址上存有多少比特币。你可以随意的生成比特币地址来存放比特币。每个比特币地址在生成时,都会有一个相对应的该地址的私钥被生成出来。这个私钥可以证明你对该地址上的比特币具有所有权。我们可以简单的把比特币地址理解成为银行卡号,该地址的私钥理解成为所对应银行卡号的密码。只有你在知道银行密码的情况下才能使用银行卡号上的钱。所以,在使用比特币钱包时请保存好你的地址和私钥。
比特币的交易数据被打包到一个“数据块”或“区块”(block)中后,交易就算初步确认了。当区块链接到前一个区块之后,交易会得到进一步的确认。在连续得到6个区块确认之后,这笔交易基本上就不可逆转地得到确认了。比特币对等网络将所有的交易 历史 都储存在“区块链”(blockchain)中。区块链在持续延长,而且新区块一旦加入到区块链中,就不会再被移走。区块链实际上是一群分散的用户端节点,并由所有参与者组成的分布式数据库,是对所有比特币交易 历史 的记录 。 中本聪预计,当数据量增大之后,用户端希望这些数据并不全部储存自己的节点中。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采用引入散列函数机制。这样用户端将能够自动剔除掉那些自己永远用不到的部分,比方说极为早期的一些比特币交易记录。
消费方式
许多面向 科技 玩家的网站,已经开始接受比特币交易。包括Mtgox,BTCChina之类的网站,以及淘宝某些商店,甚至能接受比特币兑换美元、欧元等服务。毫无疑问,比特币已经成为真正的流通货币,而非腾讯Q币那样的虚拟货币。国外已经有专门的比特币第三方支付公司,类似国内的支付宝,可以提供API接口服务。
可以用钱来买比特币,也可以当采矿者,“开采”它们用电脑搜寻64位的数字就行。通过用电脑反复解密,与其他的淘金者竞争,为比特币网络提供所需的数字。如果电脑能够成功地创造出一组数字,就会获得25个比特币。比特币是分散化的,需要在每个单位计算时间内创造固定数量比特币是每10分钟内可获得25个比特币。到2140年,流通的比特币上限将达到2100万。换句话说,比特币体制是可以自给自足的,译成编码可抵御通胀,防止他人搞破坏。
支付案例
在被投资者疯狂追逐的同时,比特币已经在现实中被个别商家接受。北京一家餐馆开启了比特币支付。这家位于朝阳大悦城的餐馆称,该店从2013年11月底开始接受比特币支付。消费者在用餐结束时,把一定数量的比特币转账到该店账户,即可完成支付,整个过程类似于银行转账。该餐馆曾以0.13个比特币结算了一笔650元的餐费。[13]
2014年1月,Overstock开始接受比特币,成为首家接受比特币的大型网络零售商。[14]
比特币是由中本聪创造的,(几乎可以肯定)是一个化名,迄今为止,还没有人能够确切地将比特币与一个真实的人或一群人联系起来。中本聪于2011年从互联网上消失,几乎没有留下他们可能是谁的线索。多年来,许多人都公开宣称自己是Satoshi,但都没有以无可争议的事实支持这一说法。
在一个早期的比特币论坛上,Satoshi说他们在2007年开始研究比特币,比第一个区块被开采早了两年。2009年1月3日,比特币区块链的第一个区块——创世纪区块被开采。中本聪是创世纪区块的开采者,收到了第一批投入流通的50枚比特币。然而,第一个方块的奖励是无法支付的,因为在代码中创世纪方块的表达方式有点奇怪。BitMEX研究发表了一份对比特币早期开采的分析,并得出结论认为“有人”开采了70万枚比特币。尽管许多人认为这是Satoshi,但官方仍未证实。
人们只能想象,如果他们的身份被曝光,中本聪会获得什么样的名声,更不用说他们将收集的巨额财富了(尽管佐藤似乎没有花掉他们应该开采的任何硬币)。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有很多人声称自己是Satoshi,而其他人则被强加了这种说法。
虚假索赔
声称自己是Satoshi的最著名的例子之一是克雷格·赖特,澳大利亚学者。早在2015年,莱特就多次试图向公众展示他是比特币发明者的无可争议的证据,但直到今天他都没有成功。事实上,他的“证据”被证明是伪造的。
为什么Satoshi必须匿名
中本聪,世界上第一个分散货币的创造者,可以说应该保持匿名,因为他们创造的本质。在创建了一个没有失败中心点的协议之后,中本聪可能已经意识到,保持匿名可能会消除比特币可能存在的最后一个失败中心点:创建它的人。去除可能与比特币的出现相关联的单一身份,就去除了任何可能影响比特币社区的政治、规则或决策的单一面孔。
不管Satoshi是谁,他们无疑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天才。比特币协议在所有合适的地方提供了经济激励,为拜占庭将军的问题提供了一个特殊的解决方案。中本聪运用密码学、数学、博弈论和经济学的概念,创造了一种设计精美的——也是世界上第一种——数字稀缺资产——比特币。
比特币的发明者是一位日本人,名叫中本聪,在2009年1月3日,世界上第一批比特币诞生, 数字货币也正式诞生,数字货币直到2013年年底价格才飞速上涨,从前期的10美元左右一下涨高到九百多美元,在2016年,比特币热度才真正起来,价格一路飙升,被称为“数字黄金”。 比特币为什么这么值钱呢?
1、挖矿难度大,比特币挖矿需要进行特定的运算,运算时间成本很高,前期的物质投入也非常大。
2、比特币带有货币属性以及被市场信任,比特币的加密算法难以破解,保证了其唯一性。
3、比特币交易市场透明度高,市场价格都是公开透明的,在虚拟数字货中流通和交易方便快捷。
4、有一些国家的认可,国家对比特币,数字货币出台的一些政策无疑都会刺激比特币价格上涨。
物以稀为贵,比特币比较稀有,目前比较币的开采难度很高,供求关系的影响,市场上供不应求的局面等等,这些无疑对价格上涨产生了很大作用。对于在交易平台购买比特币赚取差价的朋友需要谨慎。
比特币是一种P2P形式的数字货币。点对点的传输意味着一个去中心化的支付系统。在2009年由日本人中本聪提出比特币这一概念,比特币从始发到现在价格已经高的难以想象,比特币为什么那么值钱了?
下面来简单的说说。
比特币挖矿机通过运行一种特殊的程序,运行结束后就可以获得类似任务奖励的比特币。现在比特币的产量是很低的,每天大约产出3600个新币,数量有限;比特币挖矿价格高,自从比特币火热后,专业挖矿机从价格低的一万元左右,现在价格贵的超过三十万,前期设备投入就需要很大财力;挖矿时间长,比特币挖矿就是经过特定的复杂运算,消耗额时间非常长;比特币挖矿机消耗大,除了有自身的损耗以外,还会消耗大量用电,特币全球挖矿机日耗电量可达1.88亿千瓦时,相当于中国日发电量的百分之一。比特币数量目前还在不断增加,有机构评估,在2019年比特币挖矿耗电量将会超过美国的耗电量。
比特币的价格一直都是媒体比较关系的,这里提醒大家,比特币价格涨的快,下落也会很快,风险高,想要购买比特币赚钱的朋友一定要谨慎加入。
沉寂多日的比特币借“勒索”病毒卷土重来,并开启似曾相识的暴走模式。这种被称作“数字黄金”的虚拟货币,8年间暴涨300万倍,连中国大妈都进场了。有人认为这是一个击鼓传花式的 游戏 ,有人坚信比特币会成为稀缺资产,更有人说它会是在 历史 长河中闪光的一个节点,而多数人不求甚解,只是惊叹于又一轮的财富大爆发。
爱必投认为究竟是谁创造了比特币?关于比特币的发明者一直没有定论,普遍的说法是日本人“中本聪”(Satoshi Nakamoto)。2009年1月3日,世界上第一批比特币被“挖”出,这种由一个代号为“中本聪”的人设计的数字货币正式诞生,而自那一刻起已有15个人先后被怀疑是“中本聪”。2014年美国权威媒体揭露,本名为“中本聪”的日裔美国物理学家,就是传说的“比特币之父”,但这位老教授坚决否认。图为罕见现身的中本聪被媒体围攻,不断遮挡镜头,并否认与比特币存在任何联系。
2016年5月,澳大利亚工程师、企业家克雷格·怀特(Craig Wright)公开表明他就是比特币的创造者——中本聪。但仅过了几天,怀特本人就“投降”了,发表道歉信称“拿不出关键证据”证明自己。尽管中本聪被提名为201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候选人,但他的真实面纱还未被完全揭开。图片:BBC (来自:腾讯图片)
而跟比特币扯上关系后,克雷格·怀特就被警方盯住了。图为澳大利亚联邦警方与税务人员搜查了怀特的住所与办公地点,后者的比特币相关业务存在税务方面问题。据媒体报道,神秘人物“中本聪”手握100多万个比特币,按照目前每个15000元人民币来算,他的身价超过150亿人民币。而按照最初的严格设计,比特币的总量被限制在2100万枚,目前已有1400万枚左右被开采出来。图片:路透社
中本聪,不知他真身
区块链有什么误区?
误区一:区块链和比特币是一回事
谈到区块链,很多人都会想到比特币,甚至认为比特币是唯一的区块链体系,把两者混为一谈,可以说这是一个非常普遍的误区。区块链在除了在加密货币领域还有这更为广泛的应用。
误区二:区块链=绝对安全
正如DAO黑客案所示,区块链完全有可能被入侵。为了应对此类黑客行为,以太坊发布了一份fork以还原交易记录; 在一些可变区块链中,只要得到所有参与者的同意,则交易完全可以被撤销。在能够更为轻松得使全部参与者达到共识的情况下,这种元素显得更为有用,比如私有链。
误区三:区块链适用于全行业
对于区块链,有人把它理解为第四次工业革命,也有人看作是对互联网发展缺陷的弥补。但是无论怎么理解,这终究是技术发展的大进步,凝聚在这技术上的价值也有待探索。但是短期来看,区块链并不适用于所有的行业。在当前的市场条件下,区块链应用还尚未到达井喷期,项目开发成本大,人才数量和质量远远不够,资金只会往收益更好的方向走。
误区四:只有犯罪分子才使用区块链
由于比特币的匿名性,比特币确实在“网络毒贩”群体当中大受欢迎,尤其是在“丝绸之路“地下市场当中。而席卷全球一时的“勒索病毒”,也使用比特币作为支付赎回,但请记住,与其它所有货币一样,比特币也仅仅只是一种交换价值的方式。这一误区主要源一些媒体的狂热炒作,特别是对丝绸之路及其它犯罪案件广泛使用比特币的针对性报道。
误区五:区块链只与金钱相关
虽然区块链诞生之初就是用于支持加密货币比特币,但是区块链技术的应用领域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货币与金融领域了。现如今,区块链正被应用于包括构建智能合约、数字身份验证、云存储,产品溯源,投票系统甚至于航班安全服务等等。区块链并不关注其分布式账本中实际存储的数据类型,因为本质上,区块链只是记录列表。
我想,人们之所以会误认为区块链只与金钱相关,是因为区块链最受欢迎也最具知名度的应用就是比特币,而人们经常会把区块链和比特币这两个术语混在一起。
误区六:区块链会暴露私有数据
在公有链中,人们会往往抱有这样的误解,即其中所有交易细节都是公开的,且不具备任何隐私保护机制,但实际情况却不是这样的。公有链中的“公有”一词颇具误导性,这可能也是此项误区的存在根源。
2020年比特币行情比特币计算的东西有什么用
比特币挖矿不是在算什么,而是很多比特币系统里的记账员,在不断地扔硬币,争夺每10分钟一次
的比特币记账权。
谁抢到了这段时间的记账权,把这段时间发生的比特币交易记了下来,并把记录广播给其它比特币
用户,谁就能按系统规则,获得一定的比特币奖励(包括初始币奖励+发交易用户付的交易手续
费)。
这个记账获得奖励的过程,以及比特币整个发行机制,和黄金挖矿很类似,都是消耗一定的资源和
成本来获得货币。所以大家形象地把记账员比作 “矿工”,把记账员争夺记账权的过程称为 “挖
矿”。
比特币的一些用途:
1、支付和货币属性
这里病毒勒索者要比特币支付,而不是平时我们使用的人民币,美元,欧元等。可以看到比特币是可以作为"钱"来使用的。那么勒索者为什么不要美元,欧元?而是要用比特币呢?这就是比特币另一个重要属性
2、比特币的去中心化属性
勒索者不用法币(美元,欧元等),因为使用法币很容易会露出马脚。被查到然后吃牢饭。但是比特币不一样,比特币支付只有一个钱包地址。并没有其他的属性,你不需要身份证,也不需要护照。只有一个地址【相当于银行卡号】。别人根本查不到这个地址的使用者是谁。因为比特币是去中心化的,没有一个组织或个人对其拥有控制的权利。从这里我们又可以看到比特币的另一个属性
3、世界货币
比特币目前已经担当了一部分世界货币的作用,这里你不得不承认。如果你有比特币你可以在任何国家买到你想要的东西。房子,车子,甚至是军火。而且使用比特币不会被某些国家制裁到,也不会被冻结。你也可以轻松的把比特币兑换成各个国家的法定货币。
4、比特币和黄金
比特币和黄金很类似。黄金为什么值钱?黄金本身并没有多大的价值,但是早期大家为了在交易中解决物物交易的麻烦问题,而找到了黄金,因为黄金是有限的,在大家的共同认可下,黄金就有了价值。比特币也一样,比特币的数量是有限制的,大概是2100万枚。而且比特币比黄金更好保存,更容易支付。
5、金融属性
比特币有很多衍生品。目前比特币有专门的交易所,可以进行比特币的交易。有合约,期货,杠杆等衍生品
6、郁金香属性
炒作投机
黄金,郁金香,比特币其实早期都是类似的。但是郁金香却有个致命缺点,就是郁金香不是有限度的。提到郁金香是引申他的一个属性,炒作投机。而比特币和郁金香却有很大的不同,比特币有数量限制,且可以方便交易,而且是去中心化的。这是优点,也就更增加了它的炒作投机属性。而且比特币确实有很大的作用,比如上面写到的几点。这就又有了炒作投机的基础。
7、区块链与智能合约
比特币的基础就是区块链。而目前区块链有个很大的作用就是智能合约。其中的代表就是ETH以太坊。开发者(程序员)可以创建自己的智能合约从而做出一种不同于目前app的另一种软件【dapp】,dapp的主要属性就是去中心化,数据可查。这就导致了目前的dapp主要还是博彩类游戏。
比特币(Bitcoin)的概念最初由中本聪在2008年11月1日提出,并于2009年1月3日正式诞生。
根据中本聪的思路设计发布的开源软件以及建构其上的P2P网络。比特币是一种P2P形式的数字货币。比特币的交易记录公开透明。点对点的传输意味着一个去中心化的支付系统。
与大多数货币不同,比特币不依靠特定货币机构发行,它依据特定算法,通过大量的计算产生,比特币经济使用整个P2P网络中众多节点构成的分布式数据库来确认并记录所有的交易行为,并使用密码学的设计来确保货币流通各个环节安全性。P2P的去中心化特性与算法本身可以确保无法通过大量制造比特币来人为操控币值。基于密码学的设计可以使比特币只能被真实的拥有者转移或支付。这同样确保了货币所有权与流通交易的匿名性。比特币其总数量有限,该货币系统曾在4年内只有不超过1050万个,之后的总数量将被永久限制在2100万个。
勒索病毒赎金,比特币与我们的世界(上)
黑客与赎金
美国当地时间5月15日华特迪士尼公司CEO鲍勃·艾格在ABC的纽约员工大会上揭露比特币勒索病毒区块链,目前迪士尼影业有一部即将上映的电影成片(加勒比海盗5)被黑客盗走。黑客要求迪士尼支付高昂的赎金,并且要以比特币的方式支付。
加勒比海盗5剧照(图片来自网络)
这不禁让人联想起了几天前那场突然爆发,在短时间内就蔓延至全球150多个国家的勒索病毒,中毒的机器也被黑客要求支付价值300美元的赎金,同样,以比特币的方式支付。
还未上映的美国大片、被加密的毕业论文、不能加油的加油站还有网上铺天盖地的关于比特币的新闻……我想,许多同学大概和我有了一样的感觉,那就是原本只出现在新闻中,价值逾万的虚拟商品,仿佛突然从虚拟世界走进了我们的生活。
科幻小说里关于虚拟货币的脑洞就要变成现实了吗,比特币会是我们的下一代“人民币”吗,比特币真的已经可以像别的小钱钱一样用来花了吗?~
要搞清楚这些问题,我们就先来看看为什么黑客啊、毒贩啊、洗钱啊各种听起来非常可怕的违法行为会如此青睐比特币呢?
黑客通过网络进行比特币交易(图片来自网络)
先让我们举个栗子:如果黑客对比特币勒索病毒区块链你说,把赎金汇到我在建行北京分行五道口支行开设的账号上来,那么他的结局大概就是,你的赎金还没汇到,他可能已经被朝阳群众押送到派出所了。所以,不能被追踪到痕迹的交易方式,是几乎所有违法交易都梦寐以求的,而比特币恰好具备了这一特性。
这还要从比特币所使用的区块链技术说起。
区块链技术,也叫分布式账本技术,是分布式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技术在互联网上的一种创新应用模式。简单来说,比特币会将它的账本(交易记录)放在所有安装了比特币应用的客户端(比特币钱包)上,同时通过哈希算法等加密手段来保证每个客户端交易的安全性和私密性,通过全网内超过50%的客户端对账本的审计来确认交易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在目前的交易体系中,交易双方的信息和交易链路均保存在交易处理中心,监管方可以较为轻松的获取交易双方的信息(图片由作者绘制)
与目前的交易体系不同,基于全网记账的模式,交易双方不需要建立起彼此清晰的交易链路,只需要支付方在互联网上发布一条“我要付给某人1个比特币”的交易信息,无论互联网上如何传递这条消息,只要接收方收到了这个信息,并且得到了大多数客户端的认可,那么这1个比特币就从支付方的钱包扣除,并出现在接收方的钱包里。在整个交易流程中,交易链路仿佛变成了一个不透明的云团,交易的一方向云团中扔进去一个比特币,云团就会向另一方抛出一个比特币,而所有的监管和追踪手段,望着由无数信息交织而成的硕大云团,也只能是望而生畏了。
在比特币交易体系中,由于没有交易处理中心的存在,交易链路隐藏在整个互联网世界中,目前的监管手段无法对整个网络进行有效跟踪(图片由作者绘制)
显然,比特币无法被有效追踪的优势只对于某些怀着“不可告人”目的的人才有意义。对于奉公守法的我们来说,自然不会觉得政府、银行还有那些金融机构看着我用比特币买西瓜有什么不妥。比特币之所以会得到许许多多的人支持,也肯定不仅仅是因为这么一个原因。接下来就让我们看看比特币还有哪些过人之处。
几个关于比特币的脑洞
由于每一个比特币钱包都自动记录着整个交易市场的全部交易数据(简称总账),而且基于彼此间的共识机制就可以确定交易的真实准确。可以说,每一个比特币钱包都是一个具有完整的交易处理和核算功能的交易处理中心,因此由比特币交易体系也就不再需要银行、证券交易市场等平台来承担交易处理中心的作用,这便是许多比特币支持者津津乐道的“去中心化”。
它带给我们的好处显而易见:由于彼此就能认证交易的真实准确,以后汇款不用找银行了,也不再有手续费;发行和流通不再受政府控制,不用担心某国政府的货币宽松政策让大家口袋里的钱贬值;所有的比特币交易都在网络上公开,这能有效的防止非法活动;以及,躲开监管的另一大好处——逃税。
但是,如果比特币真的成为了未来世界的全球统一货币,我们的生活真的会变得那么美好吗?接下来我们不妨也开一开脑洞——如果比特币真的变成了我们现在花的小钱钱,我们会遇到什么问题呢?
1、钱包太大,裤兜塞不下。
我们不需要中心,因为我自己就是中心!
这种完全独立,抛开了政府监管和干预的交易体系有许多优势,比如避免政府滥发货币,去除中介后交易的高效以及自己就能通过网络自动验证交易的真伪等等。但就我们日常使用而言,比特币钱包却有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那就是数据冗余量巨大。
原因正是出现在“去中心化”的每一个比特币钱包都拥有的总账身上。一旦比特币成为脱离国家和政府而独立存在的全球统一的虚拟货币,那么按照现有的比特币交易体系,每一个比特币钱包都要拥有一个包含了全球交易的账本。这与我们目前习惯使用的支付宝、微信支付等客户端不同——它们的账本全部保存在各自的交易处理中心中,而比特币钱包的账本要保存在本地,如果真要记录全球的全部交易信息的话,大概……我们每个人家里都要装一台专门放账本的存储服务器了。
在当前的交易体系里交易数据均保存在服务提供商的服务器中(图片由作者绘制)
全世界的交易数据需要每个比特币钱包都具备海量的数据存储空间(图片由作者绘制)
而且,每当比特币钱包进行一次交易,理论上,全球的比特币钱包就都要对这笔交易进行记账。这就好像,我去商场买件羽绒服这件事,要在非洲酋长的账本上留下痕迹,甚至于,需要他对这笔交易进行确认,而他这辈子可能连羽绒服都没见过。一旦比特币交易涉及到股票、证券这种全民参与有属于全民日常的应用场景,每一个人的每一次股票买卖、每秒钟的每一只股票的价格变动都需要遍历一次全网与此相关的客户端,以目前的比特币交易系统来说很难满足这些领域对交易系统性能的要求。
2、把所有的鸡蛋放在全部的篮子里!
我们经常听到一句俗语:“不要把所有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这句话,适用于很多场景,比如数据安全。在当前的“中心化”的系统架构里,数据是彼此隔离的,攻破系统中的某一个节点,只能获取到有限的数据和信息。但比特币的架构却造就了一个神奇的状况,那就是“把所有的鸡蛋放在全部的篮子里。”这看似一个悖论,却因为比特币的创新性模式实现了,而在这个系统里,只要黑客攻破某一个节点,那么他得到的可能就是整个世界。
现有的比特币交易平台已多次被黑客攻破(图片来自网络)
区块链组织The DAO所收集的比特币被黑客劫取,比特币交易平台Bitfienx的比特币被盗等事件,均暴露出目前的比特币交易系统存在技术缺陷,包括智能合约编程漏洞、交易系统漏洞和记账系统漏洞,一旦比特币大规模应用,这些安全风险隐患很可能会给整个交易市场带来较大影响,甚至引发某些行业的系统性风险。
3、亲,你知道安利么?
“你知道安利么?”这个梗已经在网络上流传许久,安利作为一个“著名”的直销公司想必大家都对它有所耳闻。
如果比特币成为全球货币,那么大家遇到的几乎绝大多数的投资平台或金融投资产品都会是以安利公司的直销模型出现。“去中心化”的交易体系为卖家提供了更便捷的规避监管的途径的同时,也让它们的投资人丧失了风险控制的能力。比特币交易体系让目前大多数金融机构的“投资看门人”作用失效,而普通的投资者在没有专业知识和政府监管的金融服务机构的介入下,很难区分市场上金融产品的优劣。
“去中心化”会让普通用户在网络金融诈骗面前失去现有的保护(图片来自网络)
在当前的金融体系中,投资平台都要依托银行建立资金账户,并由相关机构进行资金监管。而在比特币的体系里,账户将不再由某个或某类“中心”集中管理,每个投资平台的比特币都放在自己的钱包里,这就好像全部企业的钱都放在企业老板自己的保险柜里,当他指着保险柜告诉你他有一个亿,你可以把你的钱放在他这里,跟着他一起投资可燃冰开采的时候,你并不知道他真的会去投资,还是去拿这个钱买房子,甚至,你都无法确认他是不是真的有一个亿。
比特币交易体系带来的弱中介化效应,将让投资人保护这一社会问题进一步放大,金融市场的风险会更大幅度的向普通投资者倾斜。
4、人不中二枉少年!
也许你觉得每个人家里多一个巨大的钱包没什么,而且自己也不买股票,更不会买什么乱七八糟的金融产品,但是,你一定给前男/女友买过礼物,说不定还价值不菲。现在,你又一次恋爱了,你和你的爱人彼此敞开心扉,也敞开了彼此的比特币钱包,你希望他/她看到你过去的那些交易记录吗?
它也许就是你老婆见到这东西的账单后,内心的真实写照。
没错,用私房钱也不行!(图片来自网络)
很抱歉,比特币钱包不能删除任何一条已经发生的、真实存在的交易记录。你的爱人会看到你以前购买过的一切,无论是更昂贵的生日礼物,还是尼尔纪元女主角的一比一硅胶模型。话说,也许小时候被爹妈发现本该是补习班上课的时间,比特币的账单上却出现了某某ktv的交易记录,也许就不用考虑以后的事情了……
所谓的自由,不仅仅包括自由市场,不受监管的自由,也包括消费者在某些交易平台上抹去自己交易痕迹的自由,而这一点,与目前比特币交易体系中基于共识机制的不可更改性是难以调和的。
比特币的未来会遇到哪些问题?它究竟能否取代我们现在使用的货币呢?敬请关注《比特币与我们的世界(下)》。
关于比特币勒索病毒区块链和比特币勒索病毒cryptowall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标签: #比特币勒索病毒区块链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