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中托管平台的吞币 区块链的吞吐量

皕利分享 105 0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区块链中托管平台的吞币,以及区块链的吞吐量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git和区块链的区别

一、相似性

分布式

Git 确保每个代码仓库在本地保留完整的项目库,而不仅仅是自己在工作的这个分支和自己的提交历史。

同时也保留了最近这次 pull 下来后的所有快照和索引信息。

区块链上,每个节点在本地保存完整数据库,而不仅仅是自己的交易信息。

可追溯性

Git mit 链上,每个 mit 对象都包含父级对象(上一次 mit 的对象,除了第一个 mit ),对之前的记录全部可追溯。

区块链上,每个区块都包含前一个区块的索引(除了创世区块),可以追溯之前所有有效交易。

不可篡改

Git 的 mit 链中,每个对象本身在存储前都计算校验和,然后以校验和来引用。

一旦修改,校验和就会不对, 这意味着不可能在 Git 不知情时更改任何文件内容或目录内容。

Git 用以计算校验和的机制叫做 SHA-1 散列( hash,哈希)。

这是一个由 40 个十六进制字符( 0-9 和 a-f )组成字符串,基于 Git 中文件的内容或目录结构计算出来。

SHA-1 哈希看起来是这样:

24b9da6552252987aa493b52f8696cd6d3b00373

区块链中,每个区块包含上个区块 ID,本区块 ID 两个 SHA-256 散列,这两个散列都是基于区块内容计算出来。

一旦修改内容,则散列将变化,和其他节点的链不一致,最终不能加入到最长链中,因此无法真正篡改内容。

二、差异性

集体共识和中央节点意志: 1 - 区块链是基于集体共识( POW/POS)来 merge,形成最长链,最长链即为主链。

2 - 而 Git 体系里,通过仓库托管平台来进行多节点合作时,是平台项目的管理者掌握了 merge 的权力,体现的是中央节点的意志。

密码学

1 - 比特币区块链中,密码学主要用到了以下方式

在比特币区块链的整个体系中,大量使用了公开的加密算法,如 Merkle Tree 哈希数算法,椭圆曲线算法、哈希算法、对称加密算法及一些编码算法。

各种算法在比特币区块链中的作用如下:

a)哈希算法

比特币系统中使用的两个哈希函数分别是:1.SHA-256,主要用于完成 PoW (工作量证明)计算; 2.RIPEMD160,主要用于生成比特币地址。

b)Merkle 哈希树

基于哈希值的二叉树或多叉树,在计算机领域,Merkle 树大多用来进行完整性验证处理,在分布式环境下,其进行完整性验证能大量减少数据传输和计算的复杂程度。

c)椭圆曲线算法

比特币中使用基于 secp256k1 椭圆曲线数学的公钥密码学算法进行签名与验证签名,一方面可以保证用户的账户不被冒名顶替,另一方面保证用户不能否认其所签名的交易。

用私钥对交易信息签名,矿工用用户的公钥验证签名,验证通过,则交易信息记账,完成交易。

d)对称加密算法

比特币官方客户端使用 AES (对称分组密码算法)加密钱包文件,用户设置密码后,采用用户设置饿密码通过 AES 对钱包私钥进行加密,确保客户端私钥的安全。

e)Base58 编码

Base58 是比特币使用的一种独特的编码方式,主要用于产生比特币的钱包地址,其类似于古典密码学里的置换算法机制,目的是为里增加可读性,把二进制的哈希值变成了我们看到的地址“ 177rNLTxYAaXqTrrJPRsQNxvR9a1gF5P3K ”。

2 - Git:主要用了 SSH 秘钥来进行远程登录验证,用了 SHA-1 来进行代码内容校验和。

SSH 是 Secure Shell 的缩写,由 IETF 的网络工作小组( Network Working Group )所制定,是一种专为远程登录会话和其他网络服务提供安全性的协议。

利用 SSH 协议可以有效防止远程管理过程中的信息泄露问题。

SSH 传输的过程如下: (1)远程主机收到用户的登录请求,把自己的公钥发给用户。

(2)用户使用这个公钥,将登录密码加密后,发送回来。

(3)远程主机用自己的私钥,解密登录密码,如果密码正确,允许用户登录。

金融业对区块链必须有足够认识

普华永道2017年4月中旬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中国的金融从业人员尚未对金融科技有足够的重视程度,在运用已经较为广泛的区块链技术中,有30%的受访者表示完全不知道区块链技术,有40%的受访者仅在新闻中读到过区块链技术,这说明金融科技的普及程度仍然较低。

我经常说,以余额宝诞生为标志,中国互联网金融风起云涌,领先于潮头,让世界各国刮目相看。但是,由于对互联网金融本质认识不足,传统金融界守旧思想极力反扑,监管部门如临大敌、守旧思维支配下的监管,最终使得这一业态近乎被扼杀掉。

在中国掀起一轮又一轮针对互联网金融的整顿监管“运动”时,欧美发达国家趁机加大投入力度,大力发展科技金融。人工智能投资顾问,区块链技术支撑的数字货币,各种人工智能金融服务包括人脸识别、指纹加密、智能语音等技术都开始运用到金融领域。

科技金融发展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世界大型资产管理公司、保险公司等在智能投顾上从研发到生产,现在已经开始投入运用了;区块链数字货币的比特币在日本、加拿大等开始进入结算手段领域了,美国已经将区块链运用到石油市场交易之中了。

中国在科技金融发展上显然已经落伍了。从以上普华永道对银行员工的调查就可以略见一斑。目前在中国商业银行中开展的区块链研究与使用都是浅层次概念化的。

2017年1月初,邮储银行推出了基于区块链的资产托管系统,资产托管系统以区块链的共享账本、智能合约、隐私保护、共识机制等四大机制为技术基础,选取了资产委托方、资产管理方、资产托管方、投资顾问、审计方等五种角色共同参与的资产托管业务场景,实现了托管业务的信息共享和资产使用情况的监督。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区块链解决方案实现了信息的多方实时共享,免去了重复信用校验的过程,将原有业务环节缩短了约60%-80%

工商银行董事长易会满在2016年年报业绩发布会上也表示,“对于区块链技术,我行的研发应用非常顺利,预计2017年将投入实际应用。我们完成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金融产品交易平台原型的系统建设,这个系统在传统交易模式基础之上,为客户提供点对点的金融资产转移和交易服务,预计不久就能够跟大家见面”。

光大银行已经将区块链技术运用到实际业务中,其科技创新实验室已经成功孵化出用于该行“母亲水窖”公益慈善项目的区块链公益捐款系统。光大银行信息科技部李璠总经理表示,金融科技时代新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科技创新带来新的变革力量,对慈善基金来源和使用进行更加有效的监管,提升了公益捐款透明度,有助于推动慈善公益事业的健康发展。从银行的角度来说,将公众的爱心安全可靠的传递给慈善机构,提升了银行的社会形象和公信力。

招商银行董事长李建红也在2016年业绩报告上透露,该行每年在IT上投入50亿元,已经领先同业,但仍要从2017年开始,每年将利润的1%用来投入金融创新和金融科技。

对于科技金融最重要组成部分的数字货币,区块链技术异常重要。区块链技术有可能重构金融行业底层架构,区块链有降低信任风险、架构灵活、降低运作成本、实现共享金融等优势,可以广泛运用与点对点交易、登记、确权、智能管理等业务当中。对此,不容有任何怀疑。

必须站在更高领域来认识区块链技术。全球未来趋势是去中心化。这个大势所趋金融机构必须把握。而区块链是金融去中心化的核心技术,谁掌握谁主动。

为何说全球未来趋势是去中心化呢?我们需要从全球互联网领域最受欢迎的“预言家”—凯文?凯利(Kevin Kelly)伟大预言谈起。KK在1994年出版的《失控》一书中提到的很多未来技术,如WEB2.0、比特币、P2P、社交媒体等均被一一实现。目前的大众智慧、云计算、物联网、虚拟现实、敏捷开发、协作、双赢、共生、共同进化、网络社区、网络经济、共享经济等等都来自《失控》一书。

KK认为,未来网络最好还是均匀分布,也就是说,网络的连接是个体与个体之间的自由连接。这样当网络受到攻击时,基本不会遭受大的影响,甚至可以说,这样的网络无法击垮。但是以上是基于理想的状态下的,就目前而言,互联网并不是那么的发达,可以让一个个体(小集体中心亦是)产生如此多的连接。其次,均匀分布的网络使得个体访问一个节点的路径赠长。如果网络不够发达(比如现在),网络的响应就会很慢。

反向看来,网络如果集中在某些大节点上,只要保护好这些大节点,网络的稳定性就不会受太大影响。在个体看来,就是只要我上的去谷歌、百度,网络对我而言就没有瘫痪。

不过,去中心化的趋势会一直在。网络会从目前的几百个大节点变成几百万个大节点,把每个小网络看作一个节点,节点之间的连接将四通八达。比如中国与美国这两个大网络之间的连接将不再是可以数得清的海底光缆,而是无数的链路,是计算不出来的拓扑,到时候墙恐怕就做不起来了。

而区块链技术一个特征就是点对点的去中心化。这个世界在不断地从科层制之中去中心化。我们已经见证了很多技术和商业领域去中心化的过程,可以认为,这一趋势将会在未来20年中继续发生。

只要还有一些中心化的东西存在,我们就可以讨论如何将其去中心化。比如说,银行业。银行一直是非常中心化的一个行业,于是我们可以来谈论一下,如何将金融服务去中心化,变成分享经济模式,同时又分享影响力。

对去中心化进程的一个回应是分享。分享是去中心化进程的动词表达,这是我们之所以有很多分享社区的原因。我们可以分享数据、进程、影响力、信息,去中心化的结果即是分享行为的增加。过去的专家并不会分享金融信息。如果要研究人们现在开始分享的原因,我们就必须强调“分享”的特质和能力。

回到区块链技术支撑的数字货币上,去中心化的交易是一种技术的变革,用户可以凭借授权码在此平台上交易,这样就会发生个体与个体进行的交易,P2P贷款等行为。银行将不再存在。比特币是一种很有潜力的电子货币,但它有很多不被认可的问题,比如安全问题,但还是应该对它进行关注,因为货币的去中心化也是未来的趋势。KK认为,这个领域有很大潜力。

我们无论如何都要相信KK这类预言家的预言。中国科技金融不能起个大早赶个晚集啊!

余丰慧

普华永道2017年4月中旬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中国的金融从业人员尚未对金融科技有足够的重视程度,在运用已经较为广泛的区块链技术中,有30%的受访者表示完全不知道区块链技术,有40%的受访者仅在新闻中读到过区块链技术,这说明金融科技的普及程度仍然较低。

我经常说,以余额宝诞生为标志,中国互联网金融风起云涌,领先于潮头,让世界各国刮目相看。但是,由于对互联网金融本质认识不足,传统金融界守旧思想极力反扑,监管部门如临大敌、守旧思维支配下的监管,最终使得这一业态近乎被扼杀掉。

在中国掀起一轮又一轮针对互联网金融的整顿监管“运动”时,欧美发达国家趁机加大投入力度,大力发展科技金融。人工智能投资顾问,区块链技术支撑的数字货币,各种人工智能金融服务包括人脸识别、指纹加密、智能语音等技术都开始运用到金融领域。

科技金融发展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世界大型资产管理公司、保险公司等在智能投顾上从研发到生产,现在已经开始投入运用了;区块链数字货币的比特币在日本、加拿大等开始进入结算手段领域了,美国已经将区块链运用到石油市场交易之中了。

中国在科技金融发展上显然已经落伍了。从以上普华永道对银行员工的调查就可以略见一斑。目前在中国商业银行中开展的区块链研究与使用都是浅层次概念化的。

2017年1月初,邮储银行推出了基于区块链的资产托管系统,资产托管系统以区块链的共享账本、智能合约、隐私保护、共识机制等四大机制为技术基础,选取了资产委托方、资产管理方、资产托管方、投资顾问、审计方等五种角色共同参与的资产托管业务场景,实现了托管业务的信息共享和资产使用情况的监督。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区块链解决方案实现了信息的多方实时共享,免去了重复信用校验的过程,将原有业务环节缩短了约60%-80%

工商银行董事长易会满在2016年年报业绩发布会上也表示,“对于区块链技术,我行的研发应用非常顺利,预计2017年将投入实际应用。我们完成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金融产品交易平台原型的系统建设,这个系统在传统交易模式基础之上,为客户提供点对点的金融资产转移和交易服务,预计不久就能够跟大家见面”。

光大银行已经将区块链技术运用到实际业务中,其科技创新实验室已经成功孵化出用于该行“母亲水窖”公益慈善项目的区块链公益捐款系统。光大银行信息科技部李璠总经理表示,金融科技时代新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科技创新带来新的变革力量,对慈善基金来源和使用进行更加有效的监管,提升了公益捐款透明度,有助于推动慈善公益事业的健康发展。从银行的角度来说,将公众的爱心安全可靠的传递给慈善机构,提升了银行的社会形象和公信力。

招商银行董事长李建红也在2016年业绩报告上透露,该行每年在IT上投入50亿元,已经领先同业,但仍要从2017年开始,每年将利润的1%用来投入金融创新和金融科技。

对于科技金融最重要组成部分的数字货币,区块链技术异常重要。区块链技术有可能重构金融行业底层架构,区块链有降低信任风险、架构灵活、降低运作成本、实现共享金融等优势,可以广泛运用与点对点交易、登记、确权、智能管理等业务当中。对此,不容有任何怀疑。

必须站在更高领域来认识区块链技术。全球未来趋势是去中心化。这个大势所趋金融机构必须把握。而区块链是金融去中心化的核心技术,谁掌握谁主动。

为何说全球未来趋势是去中心化呢?我们需要从全球互联网领域最受欢迎的“预言家”—凯文?凯利(Kevin Kelly)伟大预言谈起。KK在1994年出版的《失控》一书中提到的很多未来技术,如WEB2.0、比特币、P2P、社交媒体等均被一一实现。目前的大众智慧、云计算、物联网、虚拟现实、敏捷开发、协作、双赢、共生、共同进化、网络社区、网络经济、共享经济等等都来自《失控》一书。

KK认为,未来网络最好还是均匀分布,也就是说,网络的连接是个体与个体之间的自由连接。这样当网络受到攻击时,基本不会遭受大的影响,甚至可以说,这样的网络无法击垮。但是以上是基于理想的状态下的,就目前而言,互联网并不是那么的发达,可以让一个个体(小集体中心亦是)产生如此多的连接。其次,均匀分布的网络使得个体访问一个节点的路径赠长。如果网络不够发达(比如现在),网络的响应就会很慢。

反向看来,网络如果集中在某些大节点上,只要保护好这些大节点,网络的稳定性就不会受太大影响。在个体看来,就是只要我上的去谷歌、百度,网络对我而言就没有瘫痪。

不过,去中心化的趋势会一直在。网络会从目前的几百个大节点变成几百万个大节点,把每个小网络看作一个节点,节点之间的连接将四通八达。比如中国与美国这两个大网络之间的连接将不再是可以数得清的海底光缆,而是无数的链路,是计算不出来的拓扑,到时候墙恐怕就做不起来了。

而区块链技术一个特征就是点对点的去中心化。这个世界在不断地从科层制之中去中心化。我们已经见证了很多技术和商业领域去中心化的过程,可以认为,这一趋势将会在未来20年中继续发生。

只要还有一些中心化的东西存在,我们就可以讨论如何将其去中心化。比如说,银行业。银行一直是非常中心化的一个行业,于是我们可以来谈论一下,如何将金融服务去中心化,变成分享经济模式,同时又分享影响力。

对去中心化进程的一个回应是分享。分享是去中心化进程的动词表达,这是我们之所以有很多分享社区的原因。我们可以分享数据、进程、影响力、信息,去中心化的结果即是分享行为的增加。过去的专家并不会分享金融信息。如果要研究人们现在开始分享的原因,我们就必须强调“分享”的特质和能力。

回到区块链技术支撑的数字货币上,去中心化的交易是一种技术的变革,用户可以凭借授权码在此平台上交易,这样就会发生个体与个体进行的交易,P2P贷款等行为。银行将不再存在。比特币是一种很有潜力的电子货币,但它有很多不被认可的问题,比如安全问题,但还是应该对它进行关注,因为货币的去中心化也是未来的趋势。KK认为,这个领域有很大潜力。

我们无论如何都要相信KK这类预言家的预言。中国科技金融不能起个大早赶个晚集啊!

什么是区块链概念?区块链究竟是什么?三分钟读懂!

2019年10月25日,新闻联播传递出一个非常重要的信号:国家要大力发展 区块链 。之后,区块链简直就是网红,大街小巷都飘荡着“区块链“的身影。实际上,很多科技企业早已在区块链技术上布局。

尽管说区块链很火,但是很多人对于区块链并不是很了解。

区块链是什么呢区块链中托管平台的吞币

区块链中托管平台的吞币我们先看一下度娘是怎么解释的。百度百科显示:区块链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

区块链为什么会被叫做区块链呢?

区块链是由一个个的区块链接而成,而区块是一个一个的存储单元,记录了各区块节点的交流信息,区块很像数据库的记录,每次写入数据,就是创建一个区块。而随着信息交流的扩大,一个区块与一个区块相继续,形成的结果就叫区块链。

区块链的特点有哪些呢?

区块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去中心化:在区块链的系统中,每一个节点都有同等的权利和义务,这里没有中心管制。去中心化很好的建立了彼此之前的信任联系,尽管没有一个中央管理机构,但是人们之间可以相互协作相互信任。这主要应用了区块链分布式账本技术。

2、开放性:区块链的数据对所有的人是开放的,除了一些加密的信息不被开放之外,所有人都可以在这里查到数据。

3、独立性:整个区块链系统不依赖其他第三方,所有节点能够在系统内自动安全地验证、交换数据,不需要任何人为的干预。

4、安全性:区块链具有一定的安全性,不可篡改性。因为区块链系统中大家手里都是一样的账本,如果有人想篡改的话,那么只有在控制了超过51%的记账节点,才有可能伪造出一条不存在的记录。当然了,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这主要是源于区块链的核心技术:共识机制,共识机制具备“少数服从多数”以及“人人平等”的特点。

5、匿名性:很多人觉得区块链这么开放,这么透明,是不是我们就没有隐私了?其实不是,虽然说在区块链中的交易信息是公开透明的,但是账户的身份信息是被进行加密的,只有得到了授权,才能访问。

现在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区块链。

家里一共三口人,爸爸妈妈和哥哥弟弟。去年的时候,家里的账本是由爸爸来负责的,家里所有的进账以及支出都是爸爸一个人在负责。

然而双十一那天,一向节俭的妈妈想在某宝上给自己买一件漂亮的衣衣,一查账本,发现不对劲儿。按理说除了存银行和 理财 的一些钱,家里的日常消费的的钱的去向都在这个账本上,但是怎么看怎么都不对。有的消费明明没有,却被记录在内。

后来,爸爸主动招供,说是自己忍不住买了一包烟。

后来妈妈改了策略,全家人都记账,每个月的消费支出大家都记在自己的账本上。每当家里产生了一笔交易或者消费的时候,妈妈都会喊一声,记账啦,大家就都把交易记载自己的账本上。这就是去中心化记账模式,人人都是中心,人人手里都有账本。

而之前的爸爸记账模式就是中心化记账,如果爸爸一个人想做手脚,很难有人看得出来,而去中心化记账模式很好的解决了中心化记账的弊端,如果爸爸想篡改账本的话,非常难。

比如说,爸爸如果想从账本里拿点儿钱再偷偷买烟的话,钱的数量是有限的,而想拿钱就得改改账本,但是光篡改自己的账本是不行的,他得把包含他在内的三个人的账本都改掉。而这无疑是比登天还难。

所以,很多次爸爸动了抽烟的念头之后,但是无奈现状如此,只得放弃这个念头。

区块链和 比特币 是不是一回事儿呢?

实际上,区块链和比特币并不是一回事儿,它只是比特币的底层技术,比特币是区块链第一个应用的数字货币而已。

2008年中本聪第一次提出了区块链的概念,随后几年,成为了电子货币比特币的核心组成部分,作为所有交易的公共账簿。而区块链首先被应用于比特币。

区块链的缘起是解决信任问题,而且,区块链最成功的一个应用是数字货币。比特币可以说是到目前为止区块链最成功的一个应用。

区块链的应用有哪些?

区块链的应用其实很广泛,除了数字货币,比特币未来的应用还是非常广泛的,区块链技术目前已在不同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商品溯源、版权保护与交易、支付清算、物联网、数字营销、医疗等,推动不同行业快速进入“区块链+”时代。

1、支付清算:区块链可摒弃中转银行的角色,实现点到点支付,减少中转费用,加速资金利用率。

2、商品追溯:比如我们在某宝上买一件衣服,我们可以看到这件衣服的前世今生。

3、证券交易:传统的证券交易需要经过四大机构协调工作,效率低、成本高。区块链技术可独立地完成一条龙式服务。

4、供应链:将区块链技术引入供应链系统,系统内部同步信息、可做到对各个环节把控,更好的完成分工协作,便于事后追责。

5、知识产权:版权上链,我们的摄影作品、音乐作品、文学作品等都会成为我们的信息,信息所有权将得以确认,成为我们的财产。

什么是区块链?

区块链有两个含义:

1、区块链(Blockchain)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所谓共识机制是区块链系统中实现不同节点之间建立信任、获取权益的数学算法。

2、区块链是比特币的底层技术,像一个数据库账本,记载所有的交易记录。这项技术也因其安全、便捷的特性逐渐得到了银行与金融业的关注。

狭义来讲,区块链是一种按照时间顺序将数据区块以顺序相连的方式组合成的一种链式数据结构,并以密码学方式保证的不可篡改和不可伪造的分布式账本。

广义来讲,区块链技术是利用块链式数据结构来验证与存储数据、利用分布式节点共识算法来生成和更新数据、利用密码学的方式保证数据传输和访问的安全、利用由自动化脚本代码组成的智能合约来编程和操作数据的一种全新的分布式基础架构与计算方式。

区块链入门108个知识点

1、什么是区块链

把多笔交易的信息以及表明该区块的信息打包放在一起,经验证后的这个包就是区块。

每个区块里保存了上一个区块的hash值,使区块之间产生关系,也就是说的链了。合起来就叫区块链。

2.什么是比特币

比特币概念是2009年中本聪提出的,总量是2100万个。比特币链大约每10分钟产生一个区块,这个区块是矿工挖了10分钟挖出来的。作为给矿工奖励,一定数量的比特币会发给矿工们,但是这个一定数量是每四年减半一次。现在是12.5个。照这样下去2040年全部的比特币问世。

3.什么是以太坊

以太坊与比特币最大的区别是有了智能合约。使得开发者在上边可以开发,运行各种应用。

4.分布式账本

它是一种在网络成员之间共享,复制和同步的数据库。直白说,在区块链上的所有用户都有记账功能,而且内容一致,这样保证了数据不可篡改性。

5.什么是准匿名性

相信大家都有钱包,发送交易都用的钱包地址(一串字符串)这就是准匿名。

6.什么是开放透明性/可追溯

区块链存储了从 历史 到现在的所有数据,任何人都可以查看,而且还可以查看到 历史 上的任何数据。

7.什么是不可篡改

历史 数据和当前交易的数据不可篡改。数据被存在链上的区块上,有一个hash值,如果修改该区块信息,那么它的 hash值也变了,它后边的所有区块的hash值也必须修改,使成为新的链。同时主链还在进行交易产生区块。修改后链也必须一直和主链同步产生区块,保证链的长度一样。代价太大了,只为修改一条数据。

8.什么是抗ddos攻击

ddos:黑客通过控制许多人的电脑或者手机,让他们同时访问一个网站,由于服务器的宽带是有限的,大量流量的涌入可能会使得网站可能无法正常工作,从而遭受损失。但区块链是分布式的,不存在一个中心服务器,一个节点出现故障,其他节点不受影响。理论上是超过51%的节点遭受攻击,会出现问题。

9.主链的定义

以比特币为例,某个时间点一个区块让2个矿工同时挖出来,然后接下来最先产生6个区块的链就是主链

10.单链/多链

单链指的是一条链上处理所有事物的数据结构。多链结构,其核心本质是公有链+N个子链构成。只有一条,子链理论上可以有无数条,每一个子链都可以运行一个或多个DAPP系统

11.公有链/联盟链/私有链

公有链:每个人都可以参与到区块链

联盟链:只允许联盟成员参与记账和查询

私有链:写入和查看的权限只掌握在一个组织手里。

12.共识层数据层等

区块链整体结构有六个:数据层,网络层,共识层,激励层,合约层,应用层。数据层:记录数据的一层,属于底层技术;网络层:构建区块链网络的一种架构,它决定了用户与用户之间通过何种方式组织起来。共识层:提供了一套规则,让大家接收和存储的信息达成一致。激励层:设计激励政策,鼓励用户参与到区块链生态中;合约层:一般指“智能合约”,它是一套可以自动执行,根据自己需求编写的合约体系。应用层:区块链上的应用程序,与手机的app类似前分布式存储研发中心

13.时间戳

时间戳是指从1970年1月1日0时0分0秒0...到现在的当前时间的总秒数,或者总纳秒数等等很大的数字。每个区块生成时都有一个时间戳,表明生成区块的时间。

14.区块/区块头/区块体

区块是区块链的基本单元,区块头和区块体是区块链的组成部分。区块头里面包含的信息有上一个区块的hash,本区块的hash,时间戳等等。区块体就是区块里的详细数据。

15.Merkle树

Merkle树,也叫二叉树,是存储数据的一种数据结构,最底层是所有区块包含的原始数据,上一层是每个区块的hash值,这一层的hash两两组合产生新的hash值,形成新的一层,然后一层层往上,-直到产生一个hash值。这样的结构可以用于快速比较大量的数据,不需要下载全部的数据就可以快速的查找你想要的最底层的 历史 数据。

16什么是扩容

比特币的一个区块大小大约是1M左右,可以保存4000笔交易记录。扩容就是想把区块变大,能保存更多的数据。

17.什么是链

每个区块都会保存上一个区块的 hash,使区块之间产生关系,这个关系就是链。通过这个链把区块交易记录以及状态变化等的数据存储起来。

18.区块高度

这个不是距离上说的高度,它指是该区块与所在链上第一个区块之间相差的区块总个数。这个高度说明了就是第几个区块,只是标识作用。

19.分叉

同一时间内产生了两个区块(区块里的交易信息是一样的,只是区块的hash值不一样),之后在这两个区块上分叉出来两条链,这两条链接下来谁先生成6个区块,谁就是主链,另外的一条链丢弃。

20.幽灵协议

算力高的矿池很容易比算力低的矿机产生区块速度快,导致区块链上大部分区块由这些算力高的矿池产生的。而算力低的矿机产生的区块因为慢,没有存储到链上,这些区块将会作废。

幽灵协议使得本来应该作废的区块,也可以短暂的留在链上,而且也可以作为

工作量证明的一部分。这样一来,小算力

的矿工,对主链的贡献比重就增大了,大型矿池就无法独家垄断对新区块的确认。

21.孤块

之前说过分叉,孤块就是同一时间产生的区块,有一个形成了链,另一个后边没有形成链。那么这个没形成链的块就叫

孤块。

22.叔块

上边说的孤块,通过幽灵协议,使它成为工作量证明的一部分,那它就不会被丢弃,会保存在主链上。这个区块就是下

23重放攻击

就是黑客把已经发送给服务器的消息,重新又发了一遍,有时候这样可以骗取服务器的多次响应。

24.有向无环图

也叫数据集合DAG(有向非循环图),DAG是一种理想的多链数据结构。现在说的区块链大都是单链,也就是一个区块连一个区块,DAG是多个区块相连。好处是可以同时生成好几个区块,于是网络可以同时处理大量交易,吞吐量肯定就上升了。但是缺点很多,目前属于研究阶段。

25.什么是挖矿

挖矿过程就是对以上这六个字段进行一系列的转换、连接和哈希运算,并随着不断一个一个试要寻找的随机数,最后成功找到一个随机数满足条件:经过哈希运算后的值,比预设难度值的哈希值小,那么,就挖矿成功了,节点可以向邻近节点进行广播该区块,邻近节点收到该区块对以上六个字段进行同样的运算,验证合规,再向其它结点转播,其它结点也用同样的算法进行验证,如果全网有51%的结点都验证成功,这个区块就算真正地“挖矿”成功了,每个结点都把这个区块加在上一个区块的后面,并把区块中与自己记录相同的列表删除,再次复生上述过程。另外要说的是,不管挖矿成不成功每个节点都预先把奖励的比特币50个、所有交易的手续费(总输入-总输出)记在交易列表的第一项了(这是“挖矿”最根本的目的,也是保证区块链能长期稳定运行的根本原因),输出地址就是本结点的地址,但如果挖矿不成功,这笔交易就作废了,没有任何奖励。而且这笔叫作“生产交易”的交易不参与“挖矿”计算。

26.矿机/矿场

矿机就是各种配置的计算机,算力是他们的最大差距。矿机集中在一个地的地方就是矿场

27.矿池

就是矿工们联合起来一起组成一个团队,这个团队下的计算机群就是矿池。挖矿奖励,是根据自己的算力贡献度分发。

28.挖矿难度和算力

挖矿难度是为了保证产生区块的间隔时间稳定在某个时间短内,如比特币10分钟出

块1个。算力就是矿机的配置。

29.验证

当区块链里的验证是对交易合法性的一种确认,交易消息在节点之间传播时每个节点都会验证一次这笔交易是否合法。比如验证交易的语法是否正确,交易的金额是否大于0,输入的交易金额是否合理,等等。验证通过后打包,交给矿工挖矿。

30.交易广播

就是该节点给其他节点通过网络发送信息。

31.矿工费

区块链要像永动机一样不停的工作,需要矿工一直维护着这个系统。所以要给矿工们好处费,才能持久。

32.交易确认

当交易发生时,记录该笔交易的区块将进行第一次确认,并在该区块之后的链上的每一个区块进行再次确认:当确认数达到6个及以上时,通常认为这笔交易比较安全并难以篡改。

33.双重交易

就是我有10块钱,我用这10块钱买了一包烟,然后瞬间操作用这还没到付的10块钱又买了杯咖啡。所以验证交易的时候,要确认这10块钱是否已花费。

34.UTXO未花费的交易输出

它是一个包含交易数据和执行代码的数据结构,可以理解为存在但尚未消费的数字货币。

35.每秒交易数量TPS

也就是吞吐量,tps指系统每秒能处理的交易数量。

36.钱包

与支付宝类似,用来存储数字货币的,用区块链技术更加安全。

37.冷钱包/热钱包

冷钱包就是离线钱包,原理是储存在本地,运用二维码通信让私钥永不触网。热钱包就是在线钱包,原理是将私钥加密后存储在服务器上,当需要使用时再从服务器上下载下来,并在浏览器端进行解密。

38.软件钱包/硬件钱包

软件钱包是一种计算机程序。一般而言,软件钱包是与区块链交互的程序,可以让用户接收、存储和发送数字货币,可以存储多个密钥。硬件钱包是专门处理数字货币的智能设备。

39.空投

项目方把数字货币发送给各个用户钱包地址。

40.映射

映射跟区块链货币的发行相关,是链与链之间的映射。比如有一些区块链公司,前期没有完成链的开发,它就依托于以太坊发行自己的货币,前期货币的发行、交易等都在以太坊上进行操作。随着公司的发展,公司自己的链开发完成了公司想要把之前在以太坊上的信息全部对应到自己的链上,这个过程就是映射。

41.仓位

指投资人实有投资和实际投资资金的比例

42.全仓

全部资金买入比特币

43.减仓

把部分比特币卖出,但不全部卖出

44.重仓

资金和比特币相比,比特币份额占多

45.轻仓

资金和比特币相比,资金份额占多

46.空仓

把手里所持比特币全部卖出,全部转为资金

47.止盈

获得一定收益后,将所持比特币卖出以保住盈利

48.止损

亏损到一定程度后,将所持比特币卖出以防止亏损进一步扩大

49.牛市

价格持续上升,前景乐观

50.熊市

价格持续下跌,前景黯淡

51.多头(做多)

买方,认为币价未来会上涨,买入币,待币价上涨后,高价卖出获利了结

52.空头(做空)

卖方,认为币价未来会下跌,将手中持有的币(或向交易平台借币)卖出,待币价下跌后,低价买入获利了结

53.建仓

买入比特币等虚拟货币

54.补仓

分批买入比特币等虚拟货币,如:先买入1BTC,之后再买入1BTC

55.全仓

将所有资金一次性全部买入某一种虚拟币

56.反弹

币价下跌时,因下跌过快而价格回升调整

57.盘整(横盘)

价格波动幅度较小,币价稳定

58.阴跌

币价缓慢下滑

59.跳水(瀑布)

币价快速下跌,幅度很大

60.割肉

买入比特币后,币价下跌,为避免亏损扩大而赔本卖出比特币。或借币做空后,币价上涨,赔本买入比特币

61.套牢

预期币价上涨,不料买入后币价却下跌;或预期币价下跌,不料卖出后,币价却上涨

62.解套

买入比特币后币价下跌造成暂时的账面损失,但之后币价回升,扭亏为盈

63.踏空

因看淡后市卖出比特币后,币价却一路上涨,未能及时买入,因此未能赚得利润

64.超买

币价持续上升到一定高度,买方力量基本用尽,币价即将下跌

65.超卖

币价持续下跌到一定低点,卖方力量基本用尽,币价即将回升

66.诱多

币价盘整已久,下跌可能性较大,空头大多已卖出比特币,突然空方将币价拉高,诱使多方以为币价将会上涨,纷纷买入,结果空方打压币价,使多方套牢

67.诱空

多头买入比特币后,故意打压币价,使空头以为币价将会下跌,纷纷抛出,结果误入多头的陷阱

68.什么是NFT

NFT全称“Non-Fungible Tokens” 即非同质化代币,简单来说,即区块链上一种无法分割的版权证明,主要作用数字资产确权,转移,与数字货币区别在于,它独一无二,不可分割,本质上,是一种独特的数字资产。

69.什么是元宇宙

元宇宙是一个虚拟时空间的集合, 由一系列的增强现实(AR), 虚拟现实(VR) 和互联网(Internet)所组成,其中数字货币承载着这个世界中价值转移的功能。

70.什么是DeFi

DeFi,全称为Decentralized Finance,即“去中心化金融”或者“分布式金融”。“去中心化金融”,与传统中心化金融相对,指建立在开放的去中心化网络中的各类金融领域的应用,目标是建立一个多层面的金融系统,以区块链技术和密码货币为基础,重新创造并完善已有的金融体系

71.谁是中本聪?

72.比特币和Q币不一样

比特币是一种去中心化的数字资产,没有发行主体。Q币是由腾讯公司发行的电子货币,类似于电子积分,其实不是货币。Q币需要有中心化的发行机构,Q币因为腾讯公司的信用背书,才能被认可和使用。使用范围也局限在腾讯的 游戏 和服务中,Q币的价值完全基于人们对腾讯公司的信任。

比特币不通过中心化机构发行,但却能够得到全球的广泛认可,是因为比特币可以自证其信,比特币的发行和流通由全网矿工共同记账,不需要中心机构也能确保任何人都无法窜改账本。

73.矿机是什么?

以比特币为例,比特币矿机就是通过运行大量计算争夺记账权从而获得新生比特币奖励的专业设备,一般由挖矿芯片、散热片和风扇组成,只执行单一的计算程序,耗电量较大。挖矿实际是矿工之间比拼算力,拥有较多算力的矿工挖到比特币的概率更大。随着全网算力上涨,用传统的设备(CPU、GPU)挖到比特的难度越来越大,人们开发出专门用来挖矿的芯片。芯片是矿机最核心的零件。芯片运转的过程会产生大量的热,为了散热降温,比特币矿机一般配有散热片和风扇。用户在电脑上下载比特币挖矿软件,用该软件分配好每台矿机的任务,就可以开始挖矿了。每种币的算法不同,所需要的矿机也各不相同。

74.量化交易是什么?

量化交易,有时候也称自动化交易,是指以先进的数学模型替代人为的主观判断,极大地减少了投资者情绪波动的影响,避免在市场极度狂热或悲观的情况下做出非理性的投资决策。量化交易有很多种,包括跨平台搬砖、趋势交易、对冲等。跨平台搬砖是指,当不同目标平台价差达到一定金额,在价高的平台卖出,在价低的平台买入。

75.区块链资产场外交易

场外交易也叫OTC交易。用户需要自己寻找交易对手,不通过撮合成交,成交价格由交易双方协商确定,交易双方可以借助当面协商或者电话通讯等方式充分沟通。

76.时间戳是什么?

区块链通过时间戳保证每个区块依次顺序相连。时间戳使区块链上每一笔数据都具有时间标记。简单来说,时间戳证明了区块链上什么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且任何人无法篡改。

77.区块链分叉是什么?

在中心化系统中升级软件十分简单,在应用商店点击“升级”即可。但是在区块链等去中心化系统中,“升级”并不是那么简单,甚至可能一言不合造成区块链分叉。简单说,分叉是指区块链在进行“升级”时发生了意见分歧,从而导致区块链分叉。因为没有中心化机构,比特币等数字资产每次代码升级都需要获得比特币社区的一致认可,如果比特币社区无法达成一致,区块链很可能形成分叉。

78.软分叉和硬分叉

硬分叉,是指当比特币代码发生改变后,旧节点拒绝接受由新节点创造的区块。不符合原规则的区块将被忽略,矿工会按照原规则,在他们最后验证的区块之后创建新的区块。软分叉是指旧的节点并不会意识到比特币代码发生改变,并继续接受由新节点创造的区块。矿工们可能会在他们完全没有理解,或者验证过的区块上进行工作。软分叉和硬分叉都"向后兼容",这样才能保证新节点可以从头验证区块链。向后兼容是指新软件接受由旧软件所产生的数据或者代码,比如说Windows 10可以运行Windows XP的应用。而软分叉还可以"向前兼容"。

79.区块链项目分类和应用

从目前主流的区块链项目来看,区块链项目主要为四类:第一类:币类;第二类:平台类;第三类:应用类;第四类:资产代币化。

80.对标美元的USDT

USDT是Tether公司推出的对标美元(USD)的代币Tether USD。1USDT=1美元,用户可以随时使用USDT与USD进行1:1兑换。Tether公司执行1:1准备金保证制度,即每个USDT代币,都会有1美元的准备金保障,对USDT价格的恒定形成支撑。某个数字资产单价是多少USDT,也就相当于是它的单价是多少美元(USD)。

81.山寨币和竞争币

山寨币是指以比特币代码为模板,对其底层技术区块链进行了一些修改的区块链资产,其中有技术性创新或改进的又称为竞争币。因为比特币代码开源,导致比特币的抄袭成本很低,甚至只需复制比特币的代码,修改一些参数,便可以生成一条全新的区块链。

82.三大交易所

币安:

Okex:

火币:

83.行情软件

Mytoken:

非小号:

84.资讯网站

巴比特:

金色 财经 :

币世界快讯:

85.区块链浏览器

BTC:

ETH:

BCH:

LTC:

ETC:

86.钱包

Imtoken:

比特派:

87. 去中心化交易所

uniswap:

88. NFT交易所

Opensea:

Super Rare:

89. 梯子

自备,购买靠谱梯子

90. 平台币

平台发行的数字货币,用于抵扣手续费,交易等

91. 牛市、熊市

牛市:上涨行情

熊市:下跌行情

92. 区块链1.0

基于分布式账本的货币交易体系,代表为比特币

93. 区块链2.0

以太坊(智能合约)为代表的合同区块链技术为2.0

94. 区块链3.0

智能化物联网时代,超出金融领域,为各种行业提供去中心化解决方案

95. 智能合约

智能合约,Smart Contract,是一种旨在以信息化方式传播、验证或执行合同的计算机协议,简单说,提前定好电子合约,一旦双方确认,合同自动执行。

96. 什么是通证?

通证经济就是以Token为唯一参考标准的经济体系,也就是说相当于通行证,你拥有Token ,就拥有权益,就拥有发言权。

大数据是生产资料,AI是新的生产力,区块链是新的生产关系。大数据指无法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简单理解为,大数据就是长期积累的海量数据,短期无法获取。区块链可以作为大数据的获取方式,但无法取代大数据。大数据只是作为在区块链运行的介质,没有绝对的技术性能,所以两者不能混淆。(生产关系简单理解就是劳动交换和消费关系,核心在于生产力,生产力核心在于生产工具)

ICO,Initial Coin Offering, 首次公开代币发行,就是区块链数字货币行业中的众筹。是2017最为热门的话题和投资趋势,国家9.4出台监管方案。说到ICO,人们会想到IPO,两者有着本质不同。

99. 数字货币五个特征

第一个特征:去中心化

第二个特征:有开源代码

第三个特征:有独立的电子钱包

第四个特征:恒量发行的

第五个特征:可以全球流通

100.什么叫去中心化?

没有发行方,不属于任何机构或国家,由互联网网络专家设计、开发并存放于互联网上,公开发行的币种。

100. 什么叫衡量(稀缺性)?

发行总量一旦设定,永久固定,不能更改,不能随意超发,可接受全球互联网监督。因挖掘和开釆难度虽时间数量变化,时间越长,开采难度越大,所开釆的币就越少,因此具有稀缺性。

101. 什么叫开源代码?

用字母数字组成的存放在互联网上,任何人都可以查出其设计的源代码,所有人都可以参与,可以挖掘,全球公开化。

102. 什么叫匿名交易? 专有钱包私密?

每个人都可以在网上注册下载钱包,无需实名认证,完全由加密数字代码组成,全球即时点对点发送、交易,无需借助银行和任何机构,非本人授权任何人都无法追踪、查询。

合约交易是指买卖双方对约定未来某个时间按指定价格接收一定数量的某种资产的协议进行交易。合约交易的买卖对象是由交易所统一制定的标准化合约,交易所规定了其商品种类,交易时间,数量等标准化信息。合约代表了买卖双方所拥有的权利和义务。

105.数字货币产业链

芯片厂家 矿机厂商 矿机代理 挖矿 出矿到交易所 散户炒币

106.二本是谁?

二本:数字货币价值投资者

投资风格:稳健

建立社群:二本杂谈(高质量价投社群)

107.二本投资策略

长短结合,价投为主,不碰合约,不玩短线

合理布局,科学操作,稳健保守,挣周期钱

108.二本?

欢迎币友,共谋发展

区块链中托管平台的吞币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区块链的吞吐量、区块链中托管平台的吞币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标签: #区块链中托管平台的吞币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