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区块链立法草案,以及区块链条例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硬科技:物联网、区块链与数位货币 长达4年的国际标准之争底定
各位在网路打滚多年的科科,或多或少,都可以亲身感受到「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的历史轮回。
每隔一段时间,就有排山倒海的业者、分析师和媒体,拼命炒作看似虚无飘渺,但绝对挂保证和商业投机紧紧挂勾的话题,别的不说,像本世纪初的网格运算、刀锋伺服器、云端运算、物联网、机械学习、雾运算、边缘运算、直到最近因众人疯狂炒作数位货币而火红的区块链等等想必各位绝不陌生的关键字,莫名其妙的占据了大量媒体版面之后,不知不觉中,就被更耸动的技术行销名词淹没,「还没开始就结束了」,仅在Google等搜寻引擎,遗留供后人凭吊的历史陈迹。
说穿了,万变不离其宗,近代资讯科学的发展轨迹,受限于单一运算容器终究有其极限,总脱离不了支撑巨量服务的分散式运算,诸多琳琅满目的技术行销名词,事后回顾,仅为瞎子摸象的一隅,被人类的痴愚贪念,蓄意包装后的加工化合物。
「物联网(IoT)」和「区块链(Blockchain)」就此在历史的舞台上站稳的脚跟,几乎无人敢否认,「万物互联」与「去中心化」将构成「NewInter」的基础,只是碍于诸多因素,这2种技术的应用等级,迟迟没有达到世人最初的期待。但当这两者合而为一,那就将开辟另一个崭新的应用领域,足以改变人类的生活与未来。
物联网喊了这么多年,大规模推广却看似原地踏步
物联网热潮并非短短几年的事情,然而始终未普遍见于你我身边。这因素很复杂,同时兼具「技术门槛」和「商业模式」的层面,让我们迟迟看不到科幻小说般描述的物联网世界。
技术门槛是什么?
物联网不外乎布署大量智慧化的终端装置,但这些终端收集到的资料,最终还要为人类服务,这就引发了人和设备之间的互信疑虑:人类要如何信赖设备,设备要如何取信人类,设备和设备之间如何彼此确认资料是正确、而且不会被窜改。
物联网的资料传递与交换,一出乱子,可是会搞出很多人命的,相信不会有人希望自己家中的物联网装置被骇客入侵乱搞而且「被自杀」,例如晚上睡觉窗户全关所有家电浴室瓦斯炉热水器都开到最大活活搞死你的荒谬场面。
为何需要商业模式?
接着,通过物联网取得数据之后,例如我家现在的温度是多少,农地里面的农作物现在生长状况如何,从资料采集、资料分发、资料转化为有意义的资讯,一路到多个主体之间分享资料,就涉及了「所有权」、「使用权」、「价值的分配」,衍生出一系列「信用」和「价值」的议题。
收集到一大堆资料是一回事,你要如何让这些资料产生相对应的价值,并有信用基础、商业模式和生态系统去推动其运行,那又是另一回事。难道这几年下来,做好放在那边却长期乏人问津的「IoT平台」还不够多吗?
当今数位货币的荒谬之处
很幸运地区块链就是踢开这2块挡在路上石头的最佳解答,确保资料的可信度与安全性,并赋予资料价值,将其转变为可计价的数位代币(Token),让物联网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产出的巨大资料,成为此代币的信用基础,而不是仅浪费地球资源虚耗庞大的「挖矿」电力,而且除了数位货币之间的兑换,还没有可以交易的「商品」可买,完全违背了货币本质「降低交易成本」的初衷,这真是数位货币最大的荒谬。
很多技术宅往往对「商业」嗤之以鼻,抱持不屑一顾的轻蔑态度,但请动脑想想,今天像日本动漫画产业与同人商品如此风行全球,背后支撑其发展的,绝对不是关在家里的御宅族,而是推波助澜的「商业化」,天底下所有产业的兴盛,也同样有迹可循,要理解这么简单的道理,真的一点也不难。
区块链技术的4个发展阶段
现在谈到区块链,大多数人只会想到比特币和乙太币,但区块链并没那么简单,虽众说纷纭,大致上可定义为以下4个发展阶段。
区块链1.0:对北极熊不太友善的比特币。区块链2.0:乙太坊的智慧合约。区块链3.0:实现炼和炼之间的融合与互通,进而进行跨炼合约。区块链4.0:打造物联网区块链,数位资产来自实体世界的数据,区块链建立物联网底层的互信,填补资讯使用的信任机制。一方面建立物联网生态,另一方面建立商业模式和经济型态。创造可信任的物联网区块链生态体系。 成功的产品绝非只靠技术就能跃进
融合区块链之后,物联网的发展就从此一帆风顺?当然不是,世上任何推广成功的产品与应用,从来就不是单单仰赖「技术」即可功德圆满。
假使三十年前没有OSI七层模型,网际网路的演进,根本不可能如此迅速。缺乏「框架(Framework)」,也就是所谓的国际技术标准,大家都在「多样少量」,没有经济规模,再多的新创公司都会壮烈牺牲。毕竟物联网覆盖了整个世界的资讯交换需求,如果没有一个联盟或生态体系,大家都在单打独斗,无法集中资源,确实的落实应用,只会让深奥幽玄的技术,停滞于天马行空的想像。
少了框架,就像少了设计图的房子,空有砖块和水泥,你还是无法万丈高楼平地起的盖起一栋稳固的高楼。
国际间长达4年的规格之争
历经长达4年多的规格战争,2017年底由中国推动、德国与瑞典协助的ISO/IEC30141「IoT参考架构」(IoTReferenceArchitecture),通过了国际标准草案投票(DIS),也正式将中国的「六域模型(six-domainml)」国家标准GB/T33474-2016,拱上了物联网区块链的浪头。而六域模型就扮演着类似三十年前OSI七层架构的角色,对物联网未来的重要性不言可喻。
这种「国际标准」究竟如何成形,美国日本韩国如何拼命阻挡中国的提案,背后暗藏了多少大国私下角力与权力斗争的「国际战争」,很可怕,不要问。
那已经有相对应的实作?
2017年五月启动专案、十月通过中国国家工信部区块链技术测试的「SDChain(Six-DomainChain)」是ISO/IEC30141全球第一个实作,基金会设置于新加坡,其数位代币SDA(Six-DomainAsset)在2018年1月8日开放交易。
ISO/IEC30141定义的「六域模型」和SDChain打造的「六域炼」,前者是物联网与各行各业融合的方法论,后者提供更强固的去中心化公有炼底层,并建立实际的应用与社群。
至于SDChain项目发起人与ISO/IEC30141规格制定主编辑那「神奇的巧合」,请自行跪求Google大神,在此不便撰述。
物联网的共识演算法,真的非得要区块链不可吗?
这是一个高度争议性的话题,尤其当「无区块分散帐本」的IOTA受到众人关注后,区块链与DAG(DirectedAcyclicGraph,有向无环图)之间的优劣,一直不断的被众人关注并评论著。
从帐面上来看,相较于区块链,DAG不受制于区块体积与工作量证明(POW),免交易费,较能节省频宽与耗电,理论上有更强的规模延展性,但也有双重支付确认与缺乏传统意义上的「共识」等疑虑,而被取消的交易费,在实务领域也被视为提升区块炼安全性的重要环节,因此这些特性可能限制其应用范围。历史的教训已经证明,如果学术上已存在争论,那实际应用上问题只会更多,这些都有待时间证明。
此外,受到炒币歪风的不良影响,这年头的舆论已经被扭曲成「谁看起来比较炙手可热,谁的数位货币价格比较高,哪种技术就一定比较先进」,但重点是生态,而不是货币,应由应用场景决定共识算法,能不能「挖矿」就更不值一哂,这对人类一点贡献也没有。
物联网正处于迎接黎明前的黑暗
从物联网概念被提出,一路到区块链因比特币而爆红,区块链逐步展现了可解决物联网宿疾的潜力,直到国际标准问世,提供可遵循的总体架构框架,足以帮助各行各业真正厘清物联网是什么,就这样,足足耗费了近二十年的光阴。
看的更远,从三十年前的OSI模型,直到今天的六域模型,这三十年过程是「沟通自动化」转型到「执行自动化」的时代,人和物、物和物之间将会自动沟通,互通有无。我们可预期的「一万亿」联网设备,如何管理?如何改善生活?如何创造财富?这才是当代最大的挑战。
此时此刻踏入物联网产业,并有能力提供完美解答的企业,将有机会成为未来的科技巨头。各位科科也许将有幸躬逢其盛,亲眼见证到物联网改变你我的生活,以及新科技霸权的诞生,在踏出黑暗、准备迎接黎明的当下,值得拭目以待。
最高法对区块链电子证据的司法应用有哪些结论?
2020年随着在线诉讼机制的推广以及互联网法院对区块链电子证据应用的推动,涉区块链电子证据判例数大幅增长。一线互联网公司和各行业头部企业因为对新技术的敏感度,在日常法务工作中普遍大量使用区块链电子证据服务。最高人民法院共设立14项重大课题,其中,《互联网时代电子诉讼规则研究》课题调研组重点围绕“电子诉讼的基本原则;线上立案、在线庭审、电子送达的条件、范围和方式;电子化材料的效力以及裁判生效标准”等重大问题,研究形成完整系统的电子诉讼规则草案,为最高法制定司法政策、出台司法解释等提供建议。
自2018年起,随着互联网法院的成立以及电子证据平台机构紧跟区块链技术发展,随着联盟链技术的发展完善,部分创新电子证据平台企业率先将区块链技术应用到电子证据领域,比如易保全等区块链电子证据平台。
易保全被最高法调研组纳入“区块链电子证据平台典型案例”,标志着易保全的区块链技术和存取证证据广受司法认可。而在此之前,易保全就已被内蒙高院、无锡中院纳入“区块链知识产权典型案例”,被法律名家讲堂选入“区块链平台典型案例”,被中商情报网选入“2020中国区块链企业投资图谱”,资质实力备受认可。
区块链电子证据绝不是简单的“使用了区块链技术就是区块链电子证据”的法律逻辑和理论框架。利用区块链技术保障电子证据在上链前、上链时到上链后的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才能保证把普通的电子数据转换为司法可信的区块链电子证据。
在技术层面,采用区块链、CA、时间戳、加密算法等技术,对平台用户进行实名认证,对用户签署数据进行区块链存证,从而形成记录全过程关键细节的全证据链,生成不可篡改的HASH加密文件,从而保证数据上链前的真实可靠和上链时的完整不被篡改。
上链后,易保全通过保全链开放平台,把相关数据同步存储到公证处、仲裁委、互联网法院、版权保护中心、司法鉴定所等机构的服务器上;还可在公证处、仲裁委、司法鉴定所、首都知产协会等官网进行可视化区块链查验。确保全流程可溯源,全数据可核验,全链路可信举证。
有争议的美国制裁条例草案要求对数字货币进行研究
美国国会上个月刚刚通过的一项对俄罗斯、伊朗和朝鲜实施制裁的议案引发了很大的政治争议,但该法案也值得区块链和数字货币爱好者关注,因为它提到为了打击非法融资,需要对数字货币进行研究。该法案可能有利于国会更进一步地了解数字货币,也会对该行业产生一定影响。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签署的一项外国制裁法案包括一些不太引人注意的数字货币条款。
美国国会在上个月晚些时候通过了对俄罗斯、伊朗和朝鲜实施制裁的议案。鉴于目前正在调查俄罗斯对2016年美国总统选举的干涉且特朗普政府当局反对立法,该议案存在政治争议。
特朗普最后在上周签署了该法案,但在随附的签署声明中严厉地批评了这一措施。
然而,对于区块链行业来说,这一法案值得关注的地方在于它包括一个国家安全战略命令,旨在“打击恐怖主义资助和有关的非法融资”。
一个重点研究“非法融资趋势”的条款提到应把数字货币看作一个研究领域。
该条款写道:
“关于非法融资趋势的讨论和数据,包括不断变化的价值转让形式,例如所谓的数字货币,其他基于计算机、通讯或互联网的方法,网络犯罪或国务卿可能会指出的其他威胁。”
根据法案内容,起草的战略草案将由国会在明年执行,美国金融监管机构、国务院和国土安全部等将参与。
在某些方面,新法案与5月份提交的另一份法案相呼应,是国土安全部更为广泛的立法计划的一部分。
正如CoinDesk当时所报道的那样,这一措施要求研究恐怖分子可能利用数字货币的情况。像国土安全部的法案一样,该制裁法案并不构成政策转变,只是表明国会正在采取步骤更密切地探讨这一问题。
美SEC主席:将与国会合作以规范加密货币交易所
在众议院拨款委员会举行的监督听证会上,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主席Gary Gensler对民主党国会议员Mike Quigley表示,有许多加密代币符合证券法要求,我们的机构正在努力执行该法律。但是有成千上万种代币,我们目前仅能执行75项行动。当前还有其他代币不合规。Gensler在其准备的证词中写道,SEC在与市场参与者的沟通中始终保持一致,用ICO募集资金或从事证券交易的人必须遵守联邦证券法。投资于这些资产的资产管理人也可能要遵守证券法。Gensler还重申了与国会合作以规范交易所的意图。Gensler称,最近几周,每天的交易量从1300亿美元到3300亿美元不等。但是,由于代币是在未注册的加密货币交易所交易的,因此这些数字未经审核或报告给监管机构。这只是这些加密资产市场中的许多监管空白之一。
行情
截至发稿,据Huobi global数据显示:
BTC最近成交价39219.27美元,日内涨跌幅+1.19%;
ETH最近成交价2866.78美元,日内涨跌幅+4.47%;
BCH最近成交价760.13美元,日内涨跌幅+3.28%;
BSV最近成交价181.13美元,日内涨跌幅+3.06%;
EOS最近成交价6.38美元,日内涨跌幅+4.57%;
LTC最近成交价198.25美元,日内涨跌幅+2.42%;
DOT最近成交价24.31元,日内涨跌幅+6.23%。
政策
SEC主席暗示加密货币将面临更严厉监督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主席Gary Gensler周三对议员们表示,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和加密货币对政策和投资者保护构成严重问题。他在准备向众议院拨款委员会下属委员会发表的讲话中称:“我期待与其他监管机构和国会合作,填补加密货币市场在投资者保护领域的空白。”他对从加密货币交易所到去中心化金融(DeFi)平台等方方面面都表达了担忧。
美议员提出新法案 要求财政部评估数字美元及数字人民币
美国国会议员French Hill和Jim Himes提出了一项法案,要求美国财政部评估数字人民币、数字美元以及实际美元在全球经济中的作用。该两党法案被称为“21世纪美元法案”,将要求财政部长(珍妮特·耶伦)向参议院银行委员会和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提交一份报告,其中包括“描述主要外国中央银行创建一种正式的数字货币所作的努力,包括中国人民银行,以及这种努力给美国国家利益带来的任何风险。
美联储理事:美联储、OCC和FDIC将对银行对客户持有的加密货币资本收费进行审查
美联储理事夸尔斯:美国货币监理署(OCC)、美联储(Federal Reserve)和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针对加密货币监管的审查包括银行对客户持有的加密货币资本收费的审查。此前消息,OCC、美联储和FDIC正在考虑为了加密货币监管成立一个“跨部门冲刺小组”。
加拿大央行副行长:未看到发行央行数字货币的有力案例
加拿大央行副行长连恩表示,目前没有看到发行央行数字货币的有力案例,但世界发展非常迅速。
前OCC代理署长:美国不会发行数字美元
前美国货币监理署(OCC)代理署长Brian Brooks认为,美国不会发行数字美元。Brook称,在美国,这更是个讨论,而不是现实。他补充说,他相信CBDC“绝不会”在美国推出。
区块链应用
证券时报:数字人民币不会取代第三方支付
5月27日,证券时报刊文“数字人民币不会取代第三方支付”。文章表示,推出数字货币,代表的只是基础货币形式的变化,即从有形法定现币进入无形数字货币,从有现金 社会 进入无现金 社会 ,但原有货币管理系统不会发生太大变动,同时货币的支付渠道和场景也不会出现变异,由此决定了第三方支付与商业银行之间还是合作关系,DCEP作为支付手段依旧是多元化且相互兼容,其流通载体也同样不会全面脱离第三方支付渠道。
欧洲央行的数字欧元可能不会基于区块链技术开发
消息人士称,欧洲央行几乎要完成一份有关数字货币的报告。该报告将提交给欧洲央行管委会,目前已就几个关键的内容达成了一致。欧洲央行有望在7月份的会议上决定相关计划,欧洲央行的数字货币料将被命名为”数字欧元“,欧洲央行希望为该名称注册保护商标。数字欧元可能被存储在欧洲央行控制的常规账户下,个人数字钱包中的现金可能限制,可能的上限为3000欧元。数字欧元可能不会基于区块链技术开发。
加密货币
美国国会议员计划重新引入一系列加密货币及区块链法案
美国民主党众议员Darren Soto正在准备一系列加密立法以引入国会。本周二,Soto在能源和商业委员会面前重新提出了《区块链技术协调法》。该法案旨在在商务部内建立一个新办公室,在联邦政府中管理区块链的使用。Soto团队的成员表示,Soto还计划在本周晚些时候重新引入《数字分类法》和《区块链创新法》。其团队还正在准备重新引入《美国虚拟货币市场和监管竞争力法案》以及《虚拟货币消费者保护法案》。
美SEC开始审查SkyBridge及富达比特币ETF申请
根据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两份文件,SEC已开始正式审查SkyBridge及富达的比特币ETF申请。另外四项比特币ETF此前已在接受审核。
“华尔街之狼”:正研究如何“大规模”进入加密市场
美国亿万富翁、“华尔街之狼”Carl Icahn表示,正在研究如何“大规模”进入加密市场。
英伟达:以太坊转向PoS或减少GPU需求
英伟达表示,以太坊向权益证明(PoS)的转变是对显卡(GPU)产品需求的潜在威胁。
PayPal将允许客户提取加密货币
互联网支付公司PayPal的区块链负责人Jose Fernandez da Ponte周三表示,PayPal将允许用户将加密货币提取到第三方钱包中。目前,PayPal不允许用户将加密货币资产移出该平台。该公司平均每两个月就会发布一次新的开发成果,但尚不清楚何时会提供提款功能。
重要经济动向
美联储6月维持利率在0%-0.25%区间的概率为94%
据CME“美联储观察”:美联储6月维持利率在0%-0.25%区间的概率为94%,加息25个基点至0.25%-0.50%区间的概率为6%;9月维持利率在0%-0.25%区间的概率为94%,加息25个基点的概率为6%。
美联储理事夸尔斯:讨论加息还为 时尚 早
美联储理事夸尔斯表示,讨论加息还为 时尚 早。 预计美国2022年快速增长将放缓至稳健步伐。近期通胀预期上升是受欢迎的。在临时因素的推动下,通胀增长超过2%。如果经济强劲,就在即将召开的会议上开始缩减购债规模的讨论。
以太坊虚拟机EVM: 以太坊在狭义上表示一套协议,这套协议定义了去中心化应用的平台。它的核心是以太坊虚拟机(EVM),EVM可以执行任意算法复杂度的代码。在计算机科学的术语中,以太坊是图灵完备的。开发者可以使用语法上类似JavaScript和Python的编程语言(Solidity)创建运行于EVM上的应用程序。
区块链立法草案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区块链条例、区块链立法草案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标签: #区块链立法草案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