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k区块链 rsk项目

皕利分享 194 0

今天给大家聊到了rsk区块链,以及rsk项目相关的内容,在此希望可以让网友有所了解,最后记得收藏本站。

网桥成本什么意思

作为一个社区团体,往往对链下协议作为扩展网络的方式感到无比兴奋。它允许大多数交易从第1层区块链转移至链外系统,从而摆脱第1层区块链上的高网络费用和延迟问题。

但是,什么是网桥(Bridges)?

在本文,我将探讨所有链下协议的基本知识。一个经常被忽略但对评估资金安全性至关重要的基本组成部分rsk区块链

网桥负责将资产保存在第1层区块链上,同时,相同的资产在另一(和外部)服务上发布。它定义rsk区块链了谁来托管资金,以及在解锁资产之前必须满足的条件。

简而言之,每当像以太坊这样的第1层区块链连接到任何其rsk区块链他系统时,都会使用一个网桥。所有网桥都会触发以下功能:

存款(或称为入金)。用户可以将资金存入网桥,另一个系统将发行资产的某种表现形式。

帐户余额更新。通知网桥有关新帐户余额的信息,这可用于辅助取款过程。

取款(或称为出金)。用户可以根据其在另一系统上的余额从网桥中取出资产,已发行的代币同时在另一系统上被销毁。

最常见的桥接类型(人们在使用却很少意识到的)是单一组织:

编辑

大多数加密货币交易所(不是全部)提供的是与服务相连的单一组织网桥。

如果我们仅考虑网桥而不是其他任何东西,那么我们可以称加密货币交易所是链下协议。用户可以将资金锁定到服务中,交易时避免了网络费用和延迟,并最终将其资金提取至第一层区块链。

除了单一组织网桥外,还有两种其他类型的网桥依赖一组托管方:

多组织网桥,固定数量的一组独立组织(N中的K个)拥有被锁定资金的托管权。

加密经济学网桥,组织是可变化的、数量由资产权重决定,行使对资金的托管权。

一个关键点是,第1层区块链上的所有三个网桥都无法验证来自另一个系统的账户余额是否正确(或者另一个系统中的负债是否超过了网桥中的资产),是否所有提款都按照另一个系统进行处理由托管方确定,他们最终决定资金是否可以被释放以及谁应该接收。

侧链和网桥是独立的

到目前为止,我们讨论了用于登陆诸如加密交易所托管服务的网桥。网桥越来越流行的用例是将一个区块链连接到另一个区块链(这就是术语“侧链”的起源)。

编辑

有一些场景下的网桥用例:

WBTC:将BTC解锁到以太坊的单一组织网桥。

流动网络或RSK:一个多组织网桥,拥有硬件安全模块(HSM)的各方联盟从BTC锁定/解锁资金到另一个区块链。

Polygon桥:加密经济学网桥,其中锁定在桥梁中的2/3 1权益会定期就Polygon上所有用户的账户余额达成协议,用户可以使用此协议在以太坊上提取资金(实际上,Polygon最终是由小的多签合同控制的,但是在这里我们着眼于其长期目标)。

Rainbow网桥:加密经济学网桥,网桥合同是可以验证其他区块链进展的轻客户端。它不检查另一个区块链的有效性,资金的安全性最终取决于另一个区块链的持续进展(通过加密经济学来保证)。

至关重要的是,每个网桥都有自己的安全模型,并且独立于区块链网络。我们可以举一个简单的案例–WBTC来进一步阐述:

BitGo Trust托管着锁定在比特币中的资金,他们负责在以太坊上发行相同数量的WBTC。以太坊上的智能合约会跟踪WBTC所有转账的账户余额。BitGo被信赖的是,它跟踪并遵守智能合约中记录的帐户余额。

WBTC示例中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考虑。

单一托管方。WBTC网桥依赖于单个托管方来保证其完整性。他们可以在以太坊上发行比锁定比特币更多的WBTC,并且他们可以决定不兑现任何WBTC到比特币的兑换行为。

独立的安全模型。以太坊拥有自己的独立于比特币的安全模型,网桥拥有自己的安全模型,该模型又独立于两个区块链网络。

以太坊在这个例子里充当一个侧链,交易已从比特币移到以太坊区块链上。

这三种网桥类型的共同点是它们不检查侧链的完整性,并且如果托管方(或侧链)脱机,没有自动触发的应急计划来保护资金。他们只是基于自身的安全模型运行,而不是网桥所处的第1层区块链。

那第2层协议呢?

第2层可扩展性的承诺是将交易吞吐量从第1层区块链移至另一个链下系统,这时我们需要网桥来保存在其他系统上发行的资金。

但是,与本文探讨的所有其他桥接类型不同,第2层协议致力于以与1层区块链相同的安全性来保护资金,并且它不能依赖一组托管方(或其他链下系统)保护资金。

它需要一种新型的网桥:

第2层网桥(桥接器)。第1层区块链拥有资金的托管权,桥接器必须确保第2层协议没有被破坏。在最糟糕的情况下,网桥将自动为第二层协议赋能,直到所有资金都可以提取。

第2层网桥是所有网桥中功能最强大的。

它不依靠一组托管方来保护资金。取而代之的是,在释放资金之前,必须让网桥确保脱链系统完整且运行良好。如果出于某种原因,网桥确认脱链系统受到威胁,则该网桥可以直接忽略另一个网络。

编辑

几家公司正在专注于第2层桥接,并从根本上构建全新的区块链网络。

这就是第二层协议如此令人兴奋的原因,新兴公司花了几年时间才提出解决方案。第2层协议市场的竞争主要集中在如何部署和实现安全的第2层桥接器(而不一定是如何部署其他区块链网络)。

这是进一步探讨技术问题和定义的好机会。我们前面提到过,必须确保第二层协议没有被破坏,被破坏的情况可以分为四种:

数据可用性。网桥如何确认另一个区块链网络的所有数据都是公开可用的,以便用户可以独立地重新计算第2层数据库?

状态转换的完整性。如何使网桥确认第二层网络的所有状态转换都格式正确且有效?

提款的完整性。如果第二层网络受到威胁,该网桥如何保证所有合法用户的资金都能被提取?

协议活跃度。桥接器如何保证在第2层协议停止或脱机时仍可以执行交易?

必须解决以上问题,同时桥接合同比链下系统具有显著更少的计算资源,否则,它不是可扩展解决方案。

解决以上问题可以使我们陷入困境。这是链上挑战、欺诈证明、有效性证明、将交易数据发布到第1层区块链(Rollups)和链外的复杂世界。

尽管本文没有重点介绍解决方案,但我们强调所有解决方案都不相同。一些即将部署的第2层协议将无法满足上述安全目标。由于缺少第2层网桥,因此不能说它们是第2层协议。

四个网桥都没有“错”

正如我们在整篇文章中所看到的,有四种类型的桥,它们允许将资金锁定在一个区块链中,并允许资金在另一个链外系统(很可能是另一个区块链)中表示。

托管桥。前三个网桥关注的是哪一组托管方控制了锁定资金。托管方的作用是在允许从桥中撤出任何资产之前验证脱链系统是否正确。假设前提是链外系统的完整性是客户端的问题,并且托管方有足够的计算资源来处理它。尽管可以减轻托管方的权重并引入加密经济激励措施以鼓励托管方遵循协议,但桥接协议无法完全约束托管方。曾经有几个丢失用户资金(例如MtGo)的案例,这是因为网桥的完整性最终取决于人类的信任。

第2层网桥。该网桥取代了托管方的角色,他们负责保管资金并检查链下系统的完整性。问题的核心是,必须确信链下系统不会受到损害,但是它缺乏独立检查每笔交易的计算资源(否则,它不是可扩展性解决方案)。除了带来更高的技术挑战外,它也不是免费的。要让第1层区块链确认链下系统的确结构合理且是完整的–需要持续的财务成本。 但是,网桥最终拥有资金托管权,而不是链下系统运营商。

总体而言,对于用户是否真的在乎第2层桥接以及是否应将以太坊的安全模型扩展到链下系统,尚无定论。 就像生活中的所有事物一样,我猜想所有四个网桥都将保留下来,因为它们对于用户采用至关重要。

我唯一的建议是要小心考虑您喜欢的协议所使用的网桥类型,才能更好地了解您的资金如何免受不良行为的影响。

展开

什么是跨链技术?

跨链rsk区块链,简单来说就是信息从一条链到另一条链。

从互联网的角度来理解,我们可以理解为信息从一个内网转移到另一个内网上。对于互联网来讲,由于互联网已经有了标准化的底层输出协议,因此,信息的传输比较容易。但是对于区块链来讲,由于不同的主链具有不同的共识机制,且它们之间是互不信任的,因此,信息的传输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说信息传输,现在的区块链还没有达到很成熟的水平,我们觉得很陌生。不过,说数

字资产兑换,比方说用比特币兑以太坊,大家肯定不陌生,这其实也属于信息交换的一种。

那可能有人会问,我现在可以通过交易平台,轻轻松松地实现资产兑换啊。的确可以,但是你使用的交易平台大多是中心化的,本质上相当于你数字资产的托管机构,并没有实现真正的信息传输。

但是,如果区块链技术想要真正地应用落地,主链与主链之间的信息传输始终是绕不开的话题。

试想一下,如果某个DAPP的不同模块部署在不同链上,那么如果它需要调用其rsk区块链他链上的模块,让不同链上的模块进行交互,该怎么办?

这就需要跨链了,所以我们说,如果DAPP想要大规模落地,那么跨链始终是一个绕不过的话题。

目前,区块链圈对于跨链的呼声也比较高。我们今天为大家介绍几个主要的跨链手段rsk区块链:侧链技术、见证人机制、中继技术。

一、侧链技术

侧链技术本质上是一种跨链方案。侧链技术提出了“双向锚定”这个概念,通过双向锚定,可以实现暂时将数字资产在主链中锁定,同时将等价的数字资产在侧链中释放。同样,当等价的数字资产在侧链中被锁定的时候,主链的数字资产也可以被释放。

也就是说,通过双向锚定,你的数字资产可以从A区块链中转移到B区块链,之后,又可以从B区块链中转回到A区块链中。在这个过程中,A区块链可以被称为主区块链或者主链,而B区块链可以称为侧链。

说白了,侧链技术就是想通过双向锚定,允许不同种类的数字资产在主链和侧链之间相互转移。设想一下,你可以用比特币在以太坊系统上购买以太坊的Gas,你用比特币就可以使用以太坊的智能合约,侧链技术想要实现的就是这样的一个场景。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支持侧链技术,假如侧链技术成熟了,那么,成熟的去中心化交易所便呼之欲出,除此之外,一旦数字货币的政策放开,金融机构普遍承认数字货币,那么侧链技术还能够扩展来支持传统金融的行业,譬如:股票、债券,将真实世界的法币和数字货币充分结合起来。

二、见证人机制

见证人机制也是一种跨链方案,不过,实现跨链要通过“见证人”这样的第三方。

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公证处,一些重要的合同或者文件呢,也需要去公证一下。对于区块链来讲,有些人也提出了建立一个这样的第三方“见证人机制”来实现跨链。

在区块链领域,见证人机制,有时候也被称为公证人机制,顾名思义,就是选择一个见证人,也就是一个第三方,来监听目标区块链上的事件和状态,比如说在这条区块链上进行资产转移。

瑞波早前便建立了这样一种“见证人机制”,瑞波的Interledger协议中,两个不同的记账系统(也就是区块链,不过瑞波主要是to b的,主要服务于一些银行和金融系统,所以这里的区块链可能是联盟链这种类型),它们之间可以通过第三方的“连接器”或者

“验证”机器来实现数字货币的转移。

在这个协议中,采用的是密码学手段来为两个记账系统创建资金托管,当所有参与者都对资金量达成共识时,就可以实现互相交易。

三、中继技术

中继技术是通过在两个链中加入一个数据结构,使得两个链可以通过该数据结构进行数据交互,并通过在一个链上调用数据结构的API,实现监听并验证另一个链上的交易。

如果这个数据结构是一个链式结构,那么它就具备侧链的形式,被称作:中继链。

在区块链中什么是侧链和主链?

主链:即正式上线rsk区块链的、独立的区块链网络。可以这样说rsk区块链,区块链的存储数据的实体,一般认为是主链网络本身。比如BTC主网、ETH主网和EOS主网都是主链。

侧链:首先,侧链协议的本质属于一种跨区块链的解决方案。简单的说,通过此方案可以让数据信息在两条区块链之间实现转移。侧链最初的提出是基于实现比特币和其他数字资产在多个区块链间的转移。

通俗来说,侧链就像是一条条通路,将不同的区块链互相连接在一起,以实现区块链的扩展。侧链完全独立于主链,但是这两个账本之间能够“互相操作”,实现交互。

侧链协议——侧链协议是指(以比特币为例):可以让比特币安全地从比特币主链转移到其他区块链,又可以从其他区块链安全地返回比特币主链的一种协议。这里将比特币换成以太币或者其他区块链也是同样的道理。那请问,我们为什么需要侧链,或者侧链有什么好处呢?

主链缺乏的功能,侧链来提供。

比如比特币网络没有智能合约的功能,但可以通过侧链来实现这一功能。

如果主链的运行效率低下,可以将主链部分功能转移到侧链来实施。

比如主链的转账速度很慢,没有办法满足日常支付需求,我们可以开发闪电网络来作为侧链满足日常的支付。同样是因为性能低下,以太坊没有办法支持大型商业级的DAPP(去中心化应用),可以通过侧链开发来实现。

如果抛开技术上的严谨性,可以采用另外一种更为简单的方式来理解侧链,一切为原来的主网络提供支持或者服务的网络都可以叫做侧链,不用在乎这个侧链是否采用区块链技术。比如:

第三方支付网络(支付宝/微信),可以把银行网络想象成为主链,而第三方支付就是一种侧链。

加密货币交易,把比特币等虚拟货币等自由的网络看成是主链,那交易所可以看成一个侧链。

      RSK 和Loom,他们分别是针对比特币和以太坊主链单独开发出来的侧链。

第一种应用,里面的主链和侧链都是中心化的

第二种应用,主链是去中心化,侧链是中心化的

第三种应用,主链是去中心化,侧链也是去中心化随着区块链技术的深入,我们可以看到人类的价值交换活动,会慢慢的从第一种应用逐步过渡到第三种应用。

链乔教育在线旗下学硕创新区块链技术工作站是中国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开展的“智慧学习工场2020-学硕创新工作站 ”唯一获准的“区块链技术专业”试点工作站。专业站立足为学生提供多样化成长路径,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产学研结合培养模式改革,构建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

什么是RSK智能合约?

RSK智能合约是基于比特币区块链的智能合约平台 RSK(rootstock)自提出概念时就是一项令人瞩目的开发平台。本质上,RSK是打造类似以太坊一样的去中心,图灵完备智能合约平台。但RSK是基于比特币生态系统而不是基于独立的区块链。具体实现方式是采用侧链技术。这种方式既有挑战,也有极大的利处。

智能合约平台:

智能合约是当下研究的热点。Nick Szabo于20年前提出该想法。总的来说是可以基于触发条件自动执行的电子合约。智能合约是各种商业环境中实现自动化执行的下一代产品,有可能颠覆现有商业模式. 比如按需经济,例如按照每次旅途定制的保险合约,到达设定行程终点或者编写程序确定,然后保险合约终止。这种保险模式甚至可以接入到P2P模式,使传统保险公司无用武之地。这些简单的例子都有可能通过RSK智能合约平台实现。

RSK的好处:

RSK有很多创举。首先是图灵完备虚拟机,兼容以太坊虚拟机。以太坊合约可以在RSK虚拟机运行。RSK目标是首发时达到20秒区块时间,每秒300次转账交易(tps),可扩展至1000tps。完全达到了Paypal水平,但还没有达到信用卡网络吞吐量。相较于其他平台,RSK最大的好处是个比特币合并挖矿,安全级别等同于比特币网络。但这也需要说服矿工执行。RSK透露他们会让矿工有利可图,执行合约转圈手续费会让矿工获利丰厚。很有可能RSK平台大受欢迎,合约执行量达到稳定水平。

数字货币与法币之间的桥梁币问题研究

本文由【区块链研习社】优质内容计划支持,更多关于区块链的深度好文,请点击[区块链研习社]()

看到有关黄世亮写的标题为" 给支付宝一点压力——我们需要一种稳定和法币有效锚定的加密数字货币"写的好,我就信用如下:

第0章 引言

我注册有两个支付宝账号,前天都被马云爸爸限制了收款功能,180天内我身份证下任何一个支付宝账号都无法收款,连抢红包功能都被禁止了。客服给的理由是我这个账号参与了虚拟货币交易。我问客服要来执法依据,客服给了一个支付宝服务协议,叫我看哪一条,不过我没看。

今天看到微信朋友圈,有人微信收款功能被限制30天。

这种情况会严重影响我们的生活,我希望有一个去中心化的第三方法币支付系统来和支付宝微信支付竞争。

第1章 我们没做坏事封我们的卡是不对的

首先要知道的是我们买卖比特币这不是干什么坏事,相反我们是在做伟大的事,我们是在探索人类文明的边疆,是在推动人类往更高级文明进化。银行、支付宝、微信支付这些因为我们参与了虚拟货币的交易就封我们的账号这是不对的,是他们犯了错误。

我们是好人,它们是坏人。支付宝他们在欺负我们好人。需要有人来主持正义。

第2章 我们需要一种什么样的价格稳定的数字货币?

我们先给这种和法币有效实现价格锚定的加密数字货币称为“稳定币”。

稳定币要能有效和法币(如人民币)进行1:1锚定,价格波动不能超过0.5%。

稳定币是一种去中心化的货币,不需要担心服务器会被关掉,不依赖于某个机构的自律。

稳定币的矿工费等损耗越低越好,每次转账不应该超过0.1¥,最好能做到0.01¥。

稳定币可以安全地使用手机钱包。

稳定币的转账要非常快,最好能实现秒到。

购买稳定币要能很容易,要实现和现在购买比特币这样级别的便利性。

稳定币的流动性很高,比如日交易量达到千亿美元。

如果能实现以上目标的话,那我们平时就可以直接将部分工资变成稳定币了,以后买虚拟币什么的都直接使用稳定币就好了。

有没有可能实现呢?让我们先来看下现在的这一类锚定法币的数字货币的解决文案。

第3章 锚定美元的USDT

目前和法币价格稳定的数字货币,被使用的最广泛的就是USDT了。

USDT实现和美元1:1锚定的原理是非常简单的,就是每发行1USDT则将1$存入银行。只要发行USDT的这家公司Tether老老实实做生意,有多少美元抵押就发行多少USDT,那大体上USDT就能稳定价格。

但USDT这种是实现不了“稳定币”的要求的。首先USDT需要信任Tether这种公司,我们时刻要担心Tether会不会倒闭,会不会作恶超发。我们不可能将真正的美元换成USDT长期存着。

USDT和美元的锚定大体上还算是成功的,但还达不到+-0.5%的目标。

USDT的矿工费也是非常高的,因为USDT是寄生在BTC网络上的,实际上就是比特币的矿工费,目前来说是非常高的。

USDT的转账时间太长了。

获得USDT太难了,直接向Tether公司买需要严格的KYC,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是无法做到的。

。。。。

反正USDT虽然是目前最好用的“稳定币”,但离“好用”实在是差的太远了。

第4章 锚定人民币的bitcny

比特股这套系统提供了一套去中心化的实现锚定法币的文案,抵押BTS来发行锚定法币的数字货币。bitcny就是和人民币理论上1:1锚定的数字货币。

bitcny的原理也很简单,任何人都可以拿BTS去比特股钱包里抵押发行bitcny,每发行1bitcny,需要至少抵押价值为1.75¥的BTS,这个1.75倍已经是最低保证金比例。

bitcny的实际运行的结局是锚定失败的,bitcny动不动就要溢价10%。

bitcny的好处就是如果你持有bitcny,只要比特股区块链不出问题,你就不用担心你手里的bitcny会有多大的损失,基本上是可以保证你想换真正的人民币时是可以保本的。

bitcny的缺点也很明显,锚定失败就是最大的缺点。其它的都免谈了,最重要的目标你都实现不了。

第5章 bitcny的改进型

bitcny锚定失败的最大根源在于BTS本身的市值太小,流通量小,价格波动大。BTS在数字货币市场份额排名中要排到30名以后去了,目前在38名,实在是太落后了。本身比特股的锚定设计其实也不科学,属于经济学没学好的人设计出来的,只要设计者稍为思考下房产抵押贷的实际运作方式就能够有所改善。

如果将bitcny的抵押品改成BTC,那就会好很多。目前BTC是数字货币里波动性比较小的,至少下跌风险往往是最小的。

如果bitcny的抵押品还可以扩大到其他币,如ETH、BCH这些市值排在前面的币,这样可以让任何持有BTC、ETH、BCH的人都可以去抵押发行bitcny这一类锚定法币的数字货币,那发行量就可以大大提升,流动性也可以大大改善。

目前在技术上实现上述改进应该是可以做到的,最重要的技术是去中心化的交易所、和原子跨链技术。只需要在比特股系统的基础上加上能读懂BTC、ETH、BCH这些抵押币的交易的设计,并能实现原子跨链交易,我觉得就可以实现。

闪电网络这种跨链技术如果成熟,我觉得就离实现这种多币种抵押发行bitcny这一类锚定货币就不远了。

侧链技术也可以做到使用BTC来充值发行bitcny的抵押品,RSK侧链就是一套智能合约平台,可以非常方便实现BTS的去中心化交易所和抵押资产发bitcny的功能。

另外BCH目前在热议的染色币也是可以实现类似的想象,不过目前还有待证实。

不过这只是我在逻辑上的思考,或者上理论上以上技术是可以实现bitcny的更换成BTC等抵押品的,虽然我不懂如何实现这种技术,这需要产品经理。

第6章 使用期货来实现稳定币

在知乎上有个叫许哲的人发表了这一观点。我觉得写的比我能写出来的好多了,直接引用如下:

我先设定一个智能合约,A和B 同时充10个 BTC 到智能合约账户里,然后对赌BTC的价格。这个智能合约的预言机读取的是CME比特币期货的追踪指数(一个代表主流交易所比特币报价的指数,也是CME比特币期货的交割价格)。

(a)比如充入BTC的时候,BTC价值$10000,到期后BTC的价格上涨一倍了到$20000,则A获得5个BTC,而B获得15个BTC。对于A来说虽然BTC少一了一半,但依然是价值$10000的数字加密货币资产。

(b)如果BTC的价格跌了一半,跌到$5000,则A获得10个BTC,B 失去所有BTC,A此时拥有20个BTC。这样BTC价格是下跌了,A的数字货币资产价值依然是$10000。

无论BTC的价格怎么变化,A拥有的BTC价值都恒定$10000。把A的权益做成一个token,允许区块链上交易,我姑且叫 StableCoin 吧。

链接:

第7章 结束语

如果能实现有效的和法币锚定的数字货币,那很多区块链项目就不需要去发代币割韭菜了。

什么叫比特币侧链?

自2014年侧链概念被首次公开讨论以来rsk区块链,这种概念已经获得来自比特币社区的大量宣传。从本质上讲rsk区块链,侧链可以让用户在比特币区块链与其rsk区块链他具有不同功能的区块链之间相互转移比特币。

目前正在开发的侧链包括RSK(Rootstock)rsk区块链,一个以太坊式的更加灵活的智能合约平台;Mimblewimble,一种用于改进比特币区块链隐私和可扩容性的实验性方法;Bitcoin Hivemind,一个基于区块链的预测市场平台。

要将比特币从主链转移到侧链,这些比特币首先将会被冻结在主链上,然后在第二链上激活;这就是双向挂钩(two-way peg)。根据谁或者什么来控制这些被冻结在比特币主链上的资金用于双向挂钩机制,目前有5种著名的解决方案。

 

1.单一保管方

 

 

2.联盟模式

 

 

3.SPV侧链

4.驱动链

 

5.混合链

rsk区块链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rsk项目、rsk区块链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标签: #rsk区块链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