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聊到了区块链工作量证明,以及区块链 工作量证明相关的内容,在此希望可以让网友有所了解,最后记得收藏本站。
区块链中的公有链的信任机制是
区块链中的公有链的信任机制是工作量证明。工作量证明表现了工作能力,更值得别人信任。公有链的信任是一种人类信任协作的新形态,它有着最为广泛的信任范围。正如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KevinWerbach在其论述区块链信任的专著中所述,为所有的使用者提供最为一般化的信任(信用)服务是公有链最为核心的价值,它使得人类首次在达成全球范围内自发性信任。区块链信任的基础在于各方在平权、分散的网络中,独立地记账、验证过程。各个参与者在公有链无门槛、自由出入、多方持有、多方维护的公共账本上独立地记录、验证每一笔交易及合约。在共识机制的作用下,每一个网络参与者都有可能成为会计(记账人),而在交易确认验证的机制下,每一个网络(全节点)都是审计人。因此,公有区块链是一个全球记账、全球审计的网络。
工作量证明机制你真的都了解吗?
工作量证明机制你真的都了解吗?
工作量证明(Proof Of Work,简称POW),简单理解就是一份证明,感觉就是老板用来确认你干多少活?
我们都知道直接监测工作的整个过程通常是很低效的,而直接对工作的结果进行认证来证明完成了相应的工作量,则是一种非常高效的方式。
比如我们现实生活中的毕业证等等,也是通过毕业设计或者毕业论文,当然,也是主要看你修没修够学分。
学校通过检验结果的方式(或者通过相关的考试)所取得的证明。
而工作量证明(POW)这个名词,则是Markus Jakobsson 和Ari Juels在1999的文章中提出。
工作量证明系统(或者说协议、函数),它要求发起者进行一定量的运算,也就意味着需要消耗计算机一定的时间。
PoW被认为是一种多劳多得的模式,算力高,花费的时间多,我们能够获得的数字货币也就越多。
PoW有点像是把钱存进银行或者是余额宝。
它是通过持币而产生利息,对节点进行奖励,持币越多,收益越多。
于是人们说: PoW是按劳分配,PoS就是按资分配。
工作量证明机制就是对于工作量的证明,是生成要加入到区块链中的一笔新的交易信息(即新区块)时,必须解出比特币网络出的工作量证明的迷题。
而这道题关键的三个要素是工作量证明函数、区块及难度值。
工作量证明机制构建的区块链网络中,节点通过计算随机哈希散列的数值争夺记账权。
求得正确的数值解来争夺记账权,求得正确的数值解以生成区块的能力是节点算力的具体表现。
工作量证明机制优点
工作量证明机制的优点是具有完全去中心化,在以工作量证明机制为共识的区块链中,节点可以自由进出。
比特币网络就是应用工作量证明机制来生产新的货币。
工作量证明(PoW)有啥缺点呢?
一是在私有网络中挖矿获得共识有没有意义的可能
二是处理能源中心化的担忧,尤其是在私有或者联盟链
三是挖矿费电还要使用非常昂贵的硬件
四是节点总是能够带来外部处理能力,反而在私有链中会有更高的价值转账
双花
我们之前也有分享过如何避免支付包交易中出现的双花问题。
“双花”的意思是这份钱只够买苹果,而你却不仅拿着买了苹果还买香蕉。
“双花”意味着有一边非法得到了你的钱,而你失去了这份钱。
那么,骗子怎么的搞手脚呢?
那我们就继续在区块链摆摊卖水果,这天,小B和我说,看我们家水果老新鲜了,想要买5斤苹果和5斤香蕉。
我说好啊,我给了他地址,他给我转来50块人民币(这是我瞎编的,你别信啊!)
但是,我还是太傻太天真了,小B使用的是化名。接着,他就毫无人性地清空了自已钱包。
然后,他又在别家买了同样价钱的水果,也把钱给了别人。
而我也没有等到这次转账完成并永久保存在区块链上。
我就直接把水果给了小B,小B当然就走人了。
一般情况下,我们需要等待至少有12个区块都有这次的转账信息,才不会害怕出现被链重组分叉影响。
也就是说小B给别人转的钱将会先被承认,并且交易信息会永久在区块链上保存下来。
而给我的钱就会由于链分叉而被拒绝掉,心好塞!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有关区块链工作量证明的小知识,希望对你有些许帮助!
想要了解更多有关区块链小知识,记得留意我们的最新动态!
区块链共识机制之一:POW工作量证明机制
区块链可以理解为一个不可篡改区块链工作量证明的公共账本区块链工作量证明,所有参与者都能验证交易并进行记账区块链工作量证明,即为分布式账本。那到底由谁来记账?又如何保证账本的一致性、准确性呢?也就是区块链的共识机制是如何的?
区块链的共识机制就是解决由谁来记账(构造区块),以及如何维护区块链的一致性问题。目前区块链项目采用的共识机制有多种,如:POW工作量证明机制,POS权益证明机制,DPOS股份授权证明机制等等。本文说明POW工作量证明机制。
区块链的第一个成功应用比特币系统采用的POW工作量证明机制。即以比特币系统为例说明POW机制,首先比特币系统有一套激励机制让所有参与者竞争记账的权利,即谁拥有记账权谁将获取构造新区块的比特币奖励(目前奖励为12.5比特币),同时获取新区块内所有交易的手续费作为奖励。
参与者如何竞争记账权利呢?参与者通过自己的算力计算一道数学难题,谁先计算的结果,谁就拥有了记账的权利,也就可获得构造新区块的奖励。这道数学难题就是寻找一个随机数Nonce,使得对区块头的哈希计算的结果小于目标值,Nonce本身是区块头中的一个字段,所以通过不断的尝试Nonce的值,以满足区块头的哈希计算结果小于目标值。通过动态调整目标值,即可调整计算的Nonce值的难度。
关于哈希计算Nonce的过程通常类比为掷筛子游戏,基于参与游戏的筛子的个数通过调整掷得筛子的点数可调整游戏的难度。例如:100个人参与掷筛子,总共有100个筛子,要求掷得点数为100为赢,则100个人谁先掷得点数100即为胜利者,即拥有了记账权。如果发现大家掷出100点的时间太快,则可增加难度,要求掷得点数为80为赢。如果又有100个人参与游戏,则游戏中增加了筛子数,如:筛子数增加为200个,同样通过设置掷得点数来调整游戏的难度。
筛子类似于比特币网络的算力,掷得点数类似于比特币网络可动态调整的目标值。
区块链以最长的链条视为正确的链条,如果存在同时出现两个区块,会暂时并行记录两个区块,后续再生成的区块基于其中的某一个区块,将会形成的最长的链条作为一致性的链条,另外一个区块将会被丢弃,比特币是基于6个区块的确认,所以被丢弃的区块将不会获得比特币系统的奖励,也就是白白将竞争记账权的算力(电费)浪费了。基于工作量的激励,参与者必然尽最大能力构造正确的区块,也就是满足区块链的一致性。即全网的所有用户可以达成唯一的一致性的公共账本。
目前比特币系统全网算力已达到惊人的24.75EH/s,其中1E=1000P,1P=1000T,1T=1000G,1G=1000M,1M=1000K,1K=1000,H/s为每秒一次哈希计算(哈希碰撞),也就是每秒进行24.75E次哈希计算,且仍有持续的算力加入比特币系统。比特币记账权的竞争,提供算力的硬件从CPU,GPU,专业矿机,矿池。目前单机版的专业矿机已无法竞争到记账权,必须由多台矿机组合为矿池才能竞争到记账权。
区块链中PoW是指什么?
区块链PoW就是区块链上区块链工作量证明的一种共识机制区块链工作量证明,目前区块链上的共识机制的种类是有很多的区块链工作量证明,PoW只是其中的一种,它的意思是工作量证明机制,其它的共识机制还有POS(权益证明机制)、DPOS(股份授权证明机制)、DAG(有向无环图)、PBFT(实用拜占庭容错)等很多种。
POW的全称为ProofofWork,翻译过来就是“工作证明”或者“工作量证明”。
比特币、狗狗币和莱特币等都是基于POW模式的数字货币。就是说挖矿获得多少货币奖励,取决于挖矿贡献的有效工作,也就是说,矿机的性能越好、挖矿时间越长,所获得的货币奖励就越多。
工作量证明的重要意义在于区块链工作量证明:它迫使货币的产生,需要付出一定的工作量和成本,这就赋予了货币一定的商品属性,使得自由市场这只无形的手能够通过“价格机制”自发地调节货币供应,保证了货币具有稳定的价值,从而使得货币能够获得人们的信任。
区块链挖矿工作量证明是什么?
POW区块链工作量证明的拼法是Proof of Work(工作证明)。简单说就是需要干非常多的苦力区块链工作量证明,才能获得相对优厚报酬的工作模式。
矿工们在挖一个新的区块时,必须对SHA-256密码散列函数进行运算,区块中的随机散列值以一个或多个0开始。随着0数目的上升,找到这个解所需要的工作量将呈指数增长,矿工通过反复尝试找到这个解。
最先算出正确答案的矿机可获得当前区块的记账权,同时获得新发行比特币的奖励。理论上来说,算力(力气)越大,算(搬)得越快,收益值就越高。这个区块链工作量证明你们应该看得懂的说,POW 的意思就是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目前,币界老大哥比特币、现在的二哥以太币等都是这种模式。
写到这里,本文关于区块链工作量证明和区块链 工作量证明的介绍到此为止了,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如果你还想更加了解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标签: #区块链工作量证明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