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gram区块链群,以及gram币行情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区块链是什么?想进VX区块链交流群?
广义来讲,区块链技术是利用块链式数据结构来验证与存储数据、利用分布式节点共识算法来生成和更新数据、利用密码学的方式保证数据传输和访问的安全、利用由自动化脚本代码组成的智能合约来编程和操作数据的一种全新的分布式基础架构与计算范式。
区块链技术可以实现如下三个方面的功能:
第一,保证链上数据不可篡改、不可伪造,提高数据的公信力和可信性;
第二,实现交易的追溯,做到溯源监管和责任追踪;
第三,智能合约可以基于契约自动执行,从而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区块链社区和区块链论坛一样么?
简单来说吧,区块链社区就是一个群体,加入区块链社区就是加入了信仰区块链的群体。
因为中本聪当初在发布比特币白皮书的时候就是在论坛上发布的,我记得是p2pfoudation论坛吧。
后来对比特币和区块链感兴趣的朋友们就经常通过网络论坛来进行交流,再后来大伙儿就自觉的在各个论坛上开辟新的区块链话题和频道,逐渐将新技术推广出去。
以前,我们在网络上会把这些个不同的话题分别归入各个“网络社区”,用户就像社区里的居民,大家一起完善“社区”。所以这些在区块链论坛和话题里活跃的人,就被归入了“区块链社区”里。
这是区块链社区,它指的是一个群体。
区块链论坛,是专门交流区块链信息和知识的网络论坛。它是一个发布网络留言的地方。
区块链社区和区块链论坛,两者概念不一样。
也有些区块链论坛把自己叫做“XXX区块链社区”的,本质上它还是一个论坛。它只是为区块链社区的人提供了一个网络讨论的地方。
而那些对同一个区块链项目,例如以太坊,有着共同信仰的区块链爱好者,他们自发组成的群体,就被成为“以太坊区块链社区”,简称以太坊社区。
区块链社区没有固定的组织形式,可以在线上,也可以在线下;也没有特定的领导人,谁都可以是社区里的主导者,只要你可以获得大多数人的认可;也没有固定的地点展开交流,可以在线上也可以在线下。
从区块链看未来之——社群(一)
“本文由币乎(bihu.com)优质内容计划支持”
08年我在互联网上加入了第一个兴趣爱好gram区块链群的社群gram区块链群,当时的载体主要是论坛、论坛搭建的SNS平台gram区块链群,加上QQ群和歪歪语音,来完成整个社群的运营。当时也出于纯粹的兴趣成为了论坛版主以及一些活动的组织者。从13年起我开始加入各种各样的付费社群,也参与了一些社群活动。17年起,由于接触区块链,我又加入了非常多的区块链社群。
我自己的这段经历概括为原生态的社群——有运营意识的付费互联网社群——区块链相关主题社群。在这里,第三个类别似乎是有点突兀的,因为区块链在这里是一个主题,而不是一种新的形态。我之所以这样分,是因为认为这是三个完全不同的社群发展阶段,只不过社群的第三个形态我认为会从区块链相关主题中产生,目前区块链在这些社群中只作为主题而不是形态,是因为还处在初生期的状态,以及大多区块链主题的社群还没有真正开始思考区块链+社群的价值和意义。
区块链+社群的基本构成,我认为核心有这几部分构成:
我放话: 所有代币都必须形成自己的社群才可能真正落地 ,同时, 互联网社群必将开始逐渐代币化, 又因为几乎没有比区块链更好的代币发行技术, 社群的下一个发展形态必然是区块链社群。
同时,社群的区块链化并不会只体现在代币层面,其分布式特征也会愈加明显,因为小而美的中心化社群很难 涌现 出群体作为一个新型类生物体的完全不在一个层面的价值。我认为社群会走向不同的方向,一种是灵魂人物背书的中心化社群,另一种是由机制or基础协议本身形成共识基础的分布式社群,另外还有一种,可能是灵魂人物作为冷启动的共识基础,最后却由基础协议来实现 多中心的分布式 社群。
一个区块链下的社群其实本质真的跟一个虚拟国家很像,非常推荐有志于这一块的同学研究一下 政治系统、经济系统以及网络游戏 。
【关键字一:共识】
共识其实是所有社群的基础,一定程度上也是壁垒。它一方面为社群成员提供了基础的 价值认同 ,从而也明确了所有成员的自愿前提;另一方面也带给了社群成员明确的参与其中的 具体目标 ,从而社群成员自然会调整gram区块链群他们的参与度。(能明确具体目标非常非常重要)
(BTW,其实这也是为什么我认为目前而言几乎所有纯代币都没有任何价值——几千种虚拟币中,BTC/BCH作为单纯的加密数字货币已经有了共识基础;ETH/EOS等作为基础链大家对于它们也有共识,甚至已经有很多围绕他们的社区已经形成;BTS这种已经落地在应用虽然价值可能尚未被充分挖掘的也已经获得了相应的共识;但大多数只发了白皮书,也没有任何用户/社群基础的代币,其实真的只是空气币而已)
【关键字二:基础协议】
或者说,规则。
从宏观角度而言,基础协议是使得成果得以涌现的根本原因 。蚁群、雁阵中每一只蚂蚁和大雁都不需要知道整体会如何发展、每一个人要怎么安排,而只要知道类似距离身边每一只同伴多少距离、怎样的距离就会自然涌现出整体的形态。
从微观角度而言,基础协议/规则让每一个社群成员明确了自己在这个社群中实现目标的路径 。就像游戏里游戏玩家对于如何实现游戏目标有了规则上的限制,整个游戏也就有了可玩性,玩家也开始有自己的策略思维、探索未知的可能空间。
也因此,这套基础协议的设计会相当考验工夫,如何极简而同时让自利与利群一致——请不要把它简单理解为群规。
【关键字三:代币】
社群结合代币,会有三个完全不同于以往的结果—— 成员身份二重性帕累托改善加速反馈机制。
所谓 成员身份的二重性, 指的是消费投资的合二为一——社群成员既是这个社群产品的用户,又是这个社群的投资人。此时每一个成员再也不是单纯的消费者思维,而会有股东思维,会有真正的主人思维,从而,他的每一项决策、每一项社群内的沟通和交易,都会有不一样的策略和行为逻辑,最后会形成完全不同于消费者逻辑构建的社群。社群成员的粘性、参与度、良性互动甚至产出价值依托于这个逻辑也将有机会达到不一样的高度。
所谓 帕累托改善 ,指的是不减少一方的权益时,改善整体的权益总值。这类改善的加速发生是由于 权益流通爆炸 形成的。社群内外基于代币的价值流通便利(此处必须以该代币有二级市场为前提),形成交易频繁的状态,从而增强整个社群的活性和价值创造密度。之前的文章里讲过,任何的交易必然是双方认为于自身权益的一次优化提升,所以交易频繁意味着整体权益的提升(另,交易本身是否创造价值学术上也有讨论,此处按下不表)。结合社群成员身份的二重性,成员不仅成为消费者,同时又是投资人,这导致了两个结果:1、交易量将比单纯的只有消费没有投资更加频繁,从而更加优化整体的权益值;2、人们对待投资比对待消费更审慎,从而该交易对于社群整体权益值的优化程度会比消费达到更高的水准。总之,请相信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也请考量代币机制对于社群内外这片市场的影响。
所谓 反馈机制 ,是由代币的量化决定的。反馈机制有多重要,每一个资深游戏玩家必然都深有体会,它给了人持续玩下去的动力和刺激。(其实这也是一些人觉得创业比打工好玩的原因——创业也是可以量化并给出相对实时的反馈的,这体现在创业是由一条进度条的,估值多少、涨了多少、排名多少、市场占有率多少等等,而个人工作即使获得了某些方面的突破也很难量化,更难获得实时反馈,如果指望工资收入来反映更是遥不可及。)在社群里,代币的高度可量化使得实时反馈成为可能。而代币本身的权益属性和二级市场可流通属性决定了这跟一般社群以积分等形式去做反馈的刺激强度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如果整个社群能有这样的反馈刺激,那么社群活力跟火爆的各类网络游戏比很可能有过之而无不及——这可是代币,不是Q币啊!
本文从理论上谈了区块链+社群的意义,那么后续的(二),将要讨论的就是方法论问题——怎样搭建一个这样的区块链+的社群。建议每一个已经有自己的社群基础的社群组织者都可以尽早考虑社群的区块链方向的转型。
欢迎拍砖,欢迎讨论。
gram是个什么虚拟货币
Gram是Telegram基于TON区块链系统的发行通用代币。
相关介绍:
基于Telegram的基础,Gram中端对端加密确保消息只能由接收方读取。通过秘密聊天,我们的服务器上不存储任何内容,您可以自由编写和销毁在两台设备上的消息。团队将官方Gram社区命名为GramSpace,GramSpace是具有沙盒性质、无限拓展的。
用户可以在GramSpace中购买土地、种植作物、搭建建筑等等。最后作为telegram的加强型设计,GRAM提供丰富的接口,可以兼容AR设备和3D打印设备等等。
扩展资料
Gram系统运行的燃料Token也叫GRAM,用户可以使用GRAM在电报空间中享受各种各样的增值服务,提升挖矿效率,也可以直接用来购买其他用户的房屋或地块,扩大自己的电报空间。
GRAM Sugars 可用于兑换GRAM平台的同名代币GRAM,GRAM可以用来进行电报星球的各种活动,也可以通过交易所进行买卖。
代币通常需要以金钱换取,用在商店、游乐场、大众运输工具等地方,做为凭证以使用服务、换取物品等。代币的材质以金属或塑胶为主。
陈伟星:创造经济体链是区块链创业的最大机会
本文由 HiBlock区块链社区 编辑根据三点钟区块链群讨论消息整理而成。
一、加密货币设计的核心-共识
区块链的出现,让自由市场和多货币竞争出现了可能,也让现代金融市场中的估值模型的竞争出现了可能,更让人们的信任共识的竞争出现了可能。而加密技术,让人类保护自己的财产出现了可能,全球化的币币交易,让人类的自由选择出现了可能。所以,人类往美好的方向演化的秩序,有了技术性的可能。技术是可靠的,是明确的,而思想容易成为神话。
产权保护、自由选择、竞争,三者是人类向富足、平等、多样的美好社会演化的前提条件。区块链为这个前提条件提供了可靠强大的技术手段。
凯恩斯的有效需求政策显然失败了,他们并没有消除商业周期。推出布雷登森林体系,形成的金融工程将工人的钱转移给了金融家,金融工程取代了生产力创新(来主要分配财富)。
所谓的“共识机制”,不一定是pow、pos或者其他,而是人们对币的产生规则、基础流通规则、消亡规则等整体的共识,通过数学和程序语言,来做一个trustless的共识。这就是我说的加密货币如何设计的核心,共识是人类合作的前提。
我觉得从加密货币设计的核心目标看,如何让币值得被“储蓄”,和如何让币有足够“流动性”,两者合在一起,我称之为“甲方流动性”,也就是谈判主动的那一方要求对方支付的币而产生的流动性。
要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得理解老百姓的预期和需求,所有的币都应该为百姓的预期和需求而设计,设计出让老百姓信任的币,不同的信任程度,就会出现不同的相对价格。
整个人类协作的需求是非常丰富的,所以币的共识设计也是非常丰富的。
比特币是其中的一种共识机制,通过足够的去中心化、简单、不可操控、安全性,实现了全人类的储蓄和记账的需求。想设计出代替比特币的竞争币,已经没有了天时地利人和,但fork机制,让比特币有了被竞争的可能性。
我个人认为fork bch,实际上是为比特币引入了竞争的可能性,好比一个在野党,每个人都可以组建在野党。当比特币在天时地利人和上足够完美,实际上bch几乎没有希望上台,除非有人恶意地想要控制btc当人们的竞争的预期,是的,bch依然有自己的价值。而eth,开创了blockchain建立智能生态的先河。
类似eth、qtum、eos这样的基础链,我们把它们称之为community的生态商业模式。类似我们互联网时代的market place,往往是最大的机会。它们的核心竞争力和核心门槛,是如何让自己链上的生态币形成网络效应。我们可以把任何一条基础链看成是建设城市社群。链的底层功能,好比这个城市的马路、河道、水电煤;链上的token,好比这个城市的产业。如果这个城市的产业,有了上下游的关联锚定,就有了产业的集群效应,于是就产生了这个城市的竞争门槛。
当然这个城市的品牌也是很好的竞争门槛,所有先发者在品牌上,产业引入、建立产业互动等方面,有了自己的优势;另外基础链的基金会,也是一定的优势(当然也有不好的地方);基金会可以比作这个城市的招商引资基金,可以吸引生态成员入驻这个基础链。从这个角度看,如果早先高估值的基础链,如tron、量子链、eos、eth等等,即使吹了很多牛,还有很多不靠谱,但已经有了很强的先发优势。那些有基金会的链,只要创始人不发神经或者不被政府消灭肉身,基本就是与区块链同运了。
现在基础主链的最大问题是缺少治理机制,也缺少了链上生态协同的机制,基金会缺少透明度,当然基础的技术性能特别是安全性,都有很大的挑战。好比一个城市,人群聚集了,但没有警察、没有城市治理秩序、产业布局混乱。
这里我要回过头来,再普及一个经济学常识。人类的财富,实际上分成两种:一种叫做信用财富,比如货币、友情、亲情、信任、承诺等,可以用以获取人类需要享用的东西;一种是实际财富,就是直接可以给人类带来享用的东西。实际财富在数字时代发生剧烈的变迁,任何实际财富,都是人类用时间组合能源、原子(物质)、比特(数字)三者而形成的。
我们可以把人类的财富分为四类:
1、基于物质的商品
2、基于物质的服务
3、基于数字的商品
4、基于数字的服务
未来的世界中,这四种实际财富的比例类似1:2:3:4,后者可能还会不断增加。所谓商品的定义,是提前能准备好的人们需要的东西;所谓服务的定义,是实时准备提供的人们需要的东西。
所以区块链上,先把技术数字的商品和服务上链,就是最大的机会!未来70%的实际财富,是基于数字的商品与服务,我们要快速把这些实际财富上链,就能更加快速的锚定“信用的价值”。
信用财富是间接创造实际财富的东西。只要我们正确地劳动了,创造了,这个世界就多了很多财富。哪怕我们是为讨好身边的一群人,用灿烂的微笑使得他们开心,实际上也是创造了实际财富。如果没有了信用,我们就不愿意去创造财富,甚至消灭财富,一句恶语,一次打架,一次战争,都是因为没了信用。所以信用是非常重要的,让这个世界充满爱,充满信用,充满友情,就能让更多人愿意去劳动和创造,实际财富就会不断增加,人们也会因此而更加幸福。
区块链就是一种创造信用的机器,任何一个人,讲一个故事,就可以创造出各种特点(共识机制)的信用,随着故事的不断演进和实现,信用就会越来越高。这些信用不断的激励人劳动和创造,正确的劳动和创造不断带来更高的信用,正向循环不断创造信用财富和实际财富。如果劳动和创造得不对,或者产生了欺诈,信用就降低甚至消失。
我们通过竞争,让年轻人不断地去发现机会、去尝试,我们先去相信他,然后逐步来看是提高信用还是降低信用。所以我并不担心现在的泡沫,反而越大的泡沫会吸引更多的更优秀的竞争者进来,来实现更好的信用财富与实际财富的正向循环。在区块链世界,竞争才是调整的最好手段。
区块链时代,不需要消费信贷,只有鼓励生产的信贷,才能创造财富。永远要回归的萨伊法则(请自行百度了解萨伊法则)去思考问题。
二、关于“经济体链”的投资机会
“经济体链”是我自己定义的,就是特色产业带动的链。所谓特色产业带动的链,或者特色产业带动的community,打法是实现一个产业的优势,因为这个产业本身的网络效益和数据效应(规模效应),来提高community的门槛。但是区块链上的网络效应不是收益的垄断,而是类似“工会”一样的集群,通过平台内竞争来提高生产力。
我觉得任何链都不应该有收入的账户,任何基金会都应该归属于所有的持币者和被持币者决策;过大的基金会,都应该按一定的方式销毁掉。当然,我相信这些“应该”仍然会有竞争和政治博弈来解决。
所以即使特色产业产生了网络效应,造成了“垄断”,依然不用去追求利润,不会造成对消费者的伤害。而对比公司制与资产负债表共识,公司大了形成垄断了,就会不断地追求收入和利润的增长,与“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的使命,也开始产生了矛盾。经济体链,要取消平台的利润,但依然会保证平台创造者的价值激励,可以通过coin的货币效应、权力设计、紧缩机制等方式,使得创造者可以通过早期持有的币增值而获益。
所谓的调整生产关系,就是协调消费者、所有者、劳动者、组织者与创造者这五类人的利益激励。我们要观察交易市场对价格的决定机制,创造性的设计共识,让这五类人在合适的激励下更加努力的工作,来维持币的竞争力,提高相对价格。
刚才讲的治理机制,因为当前的链的资产以及跨链的资产,一方面利于个人保护,另一方面其机制是让群体来决策,这样很多资产的使用、流向等决策权力缺失trustless的机制,使得很容易人为造假。所以国家要监管、要提醒、要整治犯了错的人,因为只能靠人为的机制。
经济体链的发生,关键得有一个带动的产业。比如横店影视城,带动了整个横店的发展,依然是个commucity,但是被特色带动的。
三、公司币改的投资机会
现在提供生产力的组织,绝大部分都是用公司制的形式存在的。这种制度已经超过上百年,虽有改进,但基本是统一框架下的。公司制的核心是有限责任的法人、股权与资产负债表。股权是分配机制,股权证券化以后,资产负债表就是定价的主要共识机制。当泡沫化足够大以后,我们的p/e rates的估值模型,实际上失去了早先的意义,而变成单纯的、被不同股权相对价格,以及进入资本市场的货币量锚定的共识机制。传统金融工程的共识机制是非常单一的,并且被单一货币锚定,机制性的问题蕴含了巨大的债务风险,这些刚才讲了,是个落后的、危险的机制。但是即使这样,在一定时间内,传统的公司,特别基于物质的商品与服务的公司,不会币改。引起币改的原因是“大泡沫”,就和当时大家拆vie回来一样。
当前的环境下,基于数字商品与服务的公司,特别是适合经济体化的公司,进行币改,是最好的机会。如果这个公司,在传统的监管下有一定的灰色,或者国际化特征明显,有不确定性的政策风险,就更适合币改。虽然我们现在的smart contracts还非常原始,但程序员们会不断的改进。即便如此,我相信公司币改是会不断发生的,根源是,在未来的三年内,“大泡沫”会不断的变大!
以下三个原因会不断让不同类型的公司尝试币改。
第一,大泡沫,随着比特币增长的超级大泡沫;
第二,不断创新的共识算法模型可以被参考;
第三,随着区块链技术不断提高后的智能合约和高效性!
币改的形式也是多样的,是可以和公司股权制并存的,类似ht,bnb。这个大泡沫,我认为是健康的大泡沫,是人类信用的大泡沫,如同爱情、友情,我愿意与你白头偕老还是两肋插刀,这是人的意识形态,只要能与实际财富不断正向循环起来,就能长期不断的增长。
当然,因为比特币的持有者中投机者还很多,没有足够的长期储蓄者,这个泡沫会不断的震荡,强烈的震荡!每一次震荡,都是提高信仰者人数和信心的过程。每一次震荡的价格底线,基本可以看成是上一次开始回调的点附近,因为每一次回调都是清理投机者的过程。当前的环境下,因为法币通道不畅,会阶段性的被做空者短时间操控,割投机者的韭菜。
四、加密货币的使用
接下来聊聊币的使用是否会引起inflation和deflation,和币到底如何使用。
未来会有无数种币,各种衍生的币,各种“共识机制”下的币,以及一个温水煮青蛙式的计价货币转换和多样化的过程。人类这100年习惯了单一货币与单一货币计价,不太容易习惯一个多货币时代的计价交换模式。但在图灵完备的条件下,任何一个问题,实际上都是一个机会,可以用来创造以获得创造者的财富。
原来单一货币体系下的inflation和deflation,我们认为不好的部分,实际上是因为货币效应引起的inflation和deflation。如果是由于底层劳动力价格上涨或者科技进步生产力提高引起的inflation和deflation,实际上都有有利的。涨价的涨价,使得劳动者劳动回报提高,跌价的跌价,使得老百姓享受科技进步的红利。
但原来单货币体系下,如果经济增长了,货币供给不提高,以及有钱人愿意储蓄,导致外界流通的货币可能减少,形成通货紧缩。这种货币现象会导致老百姓减少消费,和提升投资的隐形成本,所以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如果科技没有突破性的增长,实际上老百姓的财富分配是相对稳定的,储蓄的量不会突然增加,商品供应量也不会突然快速增加,使得在18-19世纪历史也有上很长一段时间,并没有出现恶性的通货紧缩。
在原来单货币体系下,如果货币过度印刷,银行过度放贷,外面流通的货币变多,就会引起通货膨胀。适度的通货膨胀,会促进消费和降低隐形的投资成本。但如果通货膨胀过度,就会伤害经济。
现在区块链时代的多货币体系下,原来单一货币的前提没有了,比特币变成了尺度货币,而不一定是支付货币。货币总量是随着创造者的创新数量,成功和失败来决定的。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制造了6000亿美元的加密货币,事实上,我们任何一个持币者,都可以通过抵押来设计对应法币比如美元价值的token。也就说,只要加密货币不断增长,加密货币体系这些IT屌丝们就可以制造原来的法币对应的token。但是,并不见得会引起通货膨胀,因为实际上我们在支付的时候,我们受到了兑换的流动性影响。
未来加密货币的使用,就是会受到流动性的广泛影响,而流动性的缺失,依然是个机会,会导致众多的衍生品诞生,来提供消费者所需要的一定的流动性。未来大部分token是会有很少的流动性的,但却会锚定一定的价值。而我们设计加密货币的时候,就需要把流动性放在第一位来考虑。
流动性的设计有三个层面:
第一、只多不空的流动性。靠币的价值锚定,然后通过销毁或者锁定的机制,来保证买入后不卖出或者不私自卖出。
第二、使用的流动性。靠生态的支持,生产力组织接受币,并且愿意储蓄一定时间。
第三、交易的流动性。靠社群的人数和交易所的支持(交易对数量)。
现在大部分人都是看中了交易对数量和社群人数的流动性,前两种流动性还很少。但未来的“生产力币”竞争中,前面的流动性更为重要,特别是第一种流动性,会影响到后面两种流动性。而我们日常的使用者,普通老百姓会愿意接受相对稳定的币,比如类sdr的设计;或者自己熟悉的币,比如法币、比特币;或者生产力提供者早前约定的币;或者是接受者相信的币;或者是劳动提供者被动勉强能接受的币。
所以流动性是未来加密货币经济体中最为重要的东西,也是各种量化投资的重大机会。未来大部分流动性是机器人提供的,而不是投机者去炒币!所以我在投资机会中也讲了,量化投资是区块链时代的大投资机会。
最后讲一点:在区块链时代,投资是一种对梦想的消费;库存可以变成可流转的token。这两点,对劳动者与创造者是极大的激励和风险释放,是人类走向富足、平等、多样社会的重要变革。
原文链接
gram区块链群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gram币行情、gram区块链群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标签: #gram区块链群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