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数字货币现状 区块链和数字货币未来

皕利分享 164 0

今天给大家聊到了区块链数字货币现状,以及区块链和数字货币未来相关的内容,在此希望可以让网友有所了解,最后记得收藏本站。

中国的区块链现状是什么?

区块链投资热度有所缓和

2016-2018年投融资频次及额度剧增,截至2018年10月,中国区块链公司/项目融资数量达349笔,融资总额高达170.78亿人民币。2019年融资事件数量为149笔,同比下降50%,融资金额为34.9亿元,同比下滑75%,资本方对区块链公司的投资逐渐趋于理性。进入2020年后,资本对于区块链的投资热情进一步下降,2020年全年区块链行业融资事件共计114笔,融资金额为65亿元。

2020年区块链相关企业数量已超6万家

在企业数量方面,2020H1我国提供区块链专业技术支持、产品、解决方案等服务,且有投入或产出的新增区块链企业数量达303家,同比增长274.07%。截至2020年末,我国共有区块链相关企业64062家,同比增长52.88%。

当前,与区块链相关的应用及公司,包括但不限于:

金融领域是区块链下游最大应用领域

根据《中国区块链发展白皮书(2020)》的披露,随着区块链应用落地加快推进,“区块链+”业务已经成为互联网骨干企业进军区块链行业的发展重点,在金融业务之外,积极部署互联网、溯源、供应链物流、数字资产、政务及公共服务、知识产权、法律、医疗等多领域的应用。其中,金融是区块链技术应用场景中探索最多的领域,在供应链金融、贸易融资、支付清算、资金管理等细分领域都有具体的项目落地。

2020年市场规模达5.61亿美元

2016-2018年,大型IT互联网企业纷纷布局区块链,初创企业进入井喷模式,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根据IDC的数据,中国区块链行业经历了从2017年的0.85亿美元级别市场规模,到2020年的5.61亿美元级别产业规模的改变。

——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区块链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数字货币的前景和未来

加密货币种类超过1.6万个

2022年1月1日,据Finbold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2021年1月1日,全球加密货币种类数量为8153个,截至2021年12月31日,数量为16223个,相比1月增加约98.98%。Finbold数据显示,2021年加密行业创造出8070种新Token,平均每天约有21种新加密货币在市场上推出。另一项数据显示,2021年1-10月加密市场总计新增约5000种加密货币,而11、12月有超过3000种加密货币进入市场。

加密货币用户规模持续扩大

据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6月,全球加密货币用户数已达到2.21亿,其中从1亿用户增加到2亿用户仅花费了四个月的时间。2021年1月和2月开始的用户数增长更多是由比特币推动,但5月以来则是得益于山寨币的采用,使用户数从4月底的1.43亿增加到6月的2.21亿,激增近8000万新用户,其中大部分新用户都是对ShibaToken(SHIB)和Dogecoin(DOGE)等代币感兴趣。进入2021下半年,用户规模增速有所放缓,截至2021年12月29日,全球共有2.95亿加密货币用户,相比2021年初增长了178.30%。

数字货币交易规模迅速增长

根据CoinGecko《2020年度数字资产行业年度报告》,2020年,全球前九大去中心交易平台和前九大中心化交易平台交易总额增长明显,由2020年初的1313亿美元上升至2020年底的5347亿美元。

注:前九去中心化交易所Uniswap、Curve、SushiSwap、0x、Balancer、KyberNetwork、1Inch、dYdX、PancakeSwap,前九中心化交易所Binance、OKEx、Huobi、Coinbase、Kraken、Bitfinex、Bitstamp、Gate.io、Gemini

中心化交易所Binance领先

为用户提供账户体系、实名认证、资产充值、资产托管、撮合交易、资产清算、资产兑换等业务服务平台,我们称其为中心化交易所。用户在买卖加密货币时,需要将加密货币或者发币充入交易所,交易所提供流动性,并进行撮合交易、结算等流程。

在九大中心化交易平台中,Binance依旧保持领导地位,Huobi和OKEx的成交量占比相较2019年有所下降。自2020年1月以来,中心化交易平台的成交量年内增长了3740亿美元,至12月,已达5051亿美元的历史最高记录,其中,Binance的贡献最大。12月与1月相比,Binance成交量增加了1890亿美元,Huobi成交量增加了610亿美元,Coinbase增加了400亿美元。年内,Binance增长趋势最明显,12月以成交量占比45%的优势领先;OKEx则在下降了50%,从成交量占比28%降低至14%。

去中心化交易所Uniswap占据主导地位

去中心化交易所,不负责托管用户资产,用户对自己资产有绝对的控制权。去中心化交易所负责提供流动性,撮合交易由智能合约来完成,交易的结算、算清在区块链上完成。

在去中心交易平台领域,Uniswap依旧保持领先优势,但是新上线的协议抢占了Kyber和dYdX的市场份额。

2020年,去中心化交易平台交易量从1月的1.63亿美元增长至12月的290亿美元,增长了180倍。Uniswap的成交量全年保持领先,至12月依旧保持55%的占比。Kyber和dYdX的占比分别减少了42%和15%。

综合来看,全球数字货币市场发展火热。数字货币作为金融科技的重要创新产物之一,对整个金融业及其监管领域都带来了较为深远的影响。数字货币最初以私人数字货币的形式出现,这些私人数字货币改变了传统货币的形态、流通方式及支付方式,并根据其设计的不同产生了不同的内在价值。在私人数字货币发展的同时,一方面,各国中央银行也纷纷试水主权数字货币,在降低发币成本的同时,实现了便捷性和安全性的要求,提高了支付和清、结算的效率,提升了供给和流通控制力;另一方面,各国监管当局面对数字货币带来的安全问题,完善了监管规则,细化了监管要求,也与时俱进地引入了新型监管理念,以应对数字货币对监管的挑战。

——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数字货币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区块链的未来发展前景

1.区块链成为全球技术发展的前沿阵地,开辟国际竞争新赛道。区块链将成为进一步提速数字经济发展的新型关键基础设施,引领全球新一轮技术变革和产业变革,成为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的“策源地”。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将进一步对区块链技术的关注度,密集出台相关政策规划,加大产业扶持引导,提升本国区块链技术和产业的竞争力。

2.数字货币泡沫逐步冷却随着区块链技术概念的传播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将认识到比特币并不等同于区块链,各种空气币将逐步被淘汰,区块链技术创新将回归到更加理性的轨道。去中心化、多方协同、防算改等技术特征将受到相关行业领域的高度重视,部分创新能力较强的行业结合行业特征改造后的区块链应用将不断涌现。

2021年全球区块链产业发展现状从全球视角和国内视角两个角度出发

作为新兴的信息技术,区块链在2021年继续深入发展,在监管政策和应用上均有所延续和突破,与之相关的NFT、元宇宙以及央行数字货币等层面迎来爆发。

在数字经济时代下,把握 区块链 的发展及发展趋势尤为重要。本文将从全球视角和国内视角两个角度出发

(一)全球视角:区块链产业跨步式增长,新兴领域赛道火热

1.区块链成为多国战略,加密货币政策两级分化

2.区块链支出规模增长,银行业支出领先

区块链和其他分布式账本技术在提高业务运营效率和创造新的价值交付方式方面表现出极大的潜力,各行业和公司正在实施这些技术并将其集成到现有的基础设施和产业规划中。根据statista数据,2021 年全球在区块链解决方案上的支出预计将达到 66 亿美元。预测表明,未来几年区块链解决方案的支出将继续增长,到 2024 年将达到近 190 亿美元

3.NFT、加密货币、元宇宙赛道火热

2021年,基于区块链的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在《柯林斯词典》公布的2021年度热词中,NFT获评热词榜首名,而元宇宙(Metaverse)、加密货币(Crypto)词汇同样入围该榜单。

2021年3月开始,NFT出现爆发式增长。NFT全称为Non-Fungible Token,中文表示为非同质化通证。NFT是存储在区块链上的数据单元,将照片、视频、音频和其他类型的数字文件等作为底层资产,并支持检验底层资产真实性和唯一性。

4.全球 90% 以上的经济体正在 探索 央行数字货币

(二)国内视角:区块链产业稳中前进,数字人民币成绩喜人

1.助力区块链技术发展,整顿虚拟货币交易、“挖矿”活动

2.区块链注册企业数量持续攀升,产业即将迎向“稳步爬升复苏期”

3.数字人民币全面开花,三大挑战有待突破

区块链发展趋势如何

行业主要企业:中国平安(601318)、东港股份(002117)、信息发展(300469)、远光软件(002063)、博思软件(300525)、飞天诚信(300386)、四方精创(300468)、工商银行(601398)、顺丰控股(002352)

本文核心数据:中国区块链市场规模、中国区块链招标数量、中国区块链企业数量

行业概况

1、定义

狭义来讲,区块链是一种按照时间顺序将数据区块以顺序相连的方式组合成的一种链式数据结构,并以密码学方式保证的不可篡改和不可伪造的分布式账本。

广义来讲,区块链技术是利用块链式数据结构来验证与存储数据、利用分布式节点共识算法来生成和更新数据、利用密码学的方式保证数据传输和访问的安全、利用由自动化脚本代码组成的智能合约来编程和操作数据的一种全新的分布式基础架构与计算方式。

区块链并不是一项单一的技术,而是一个新技术的组合。其中每项技术都各司其职,解决了不同难题,组合在一起形成了区块链。区块作为区块链的基本结构单元,由区块头和包含了交易数据的区块主体两部分组成。

2、产业链剖析:下游行业涉及范围广

区块链产业链的上游主要是底层的技术及基础设施。底层技术包括核心基础组件、协议和算法。以比特币、莱特币、以太坊为代表,搭建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分布式算法、数字秘钥、数据存储、P2P网络协议、共识机制等网络环境、交易规则及矿工加入网络节点的奖励机制,代表性企业有小蚁、量子链、万象区块链等;基础设施则主要是矿机。

中游则是平台层,主要是面向开发者提供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应用,是在底层技术的基础上提供智能合约、信息安全、数据服务等产品化服务,提高开发者在平台层开发应用的便捷性和可拓展性。

下游则是垂直行业应用层。表现为核心应用组件,包括智能合约、可编程资产、激励机制、成员管理等。

行业发展历程:正处于区块链3.0时代

从全球区块链的发展历程来看,2008年,署名为“中本聪”的匿名人士发表论文《比特币:对等网络电子现金系统》,最初期望是推出一种可以自由流通的点对点电子现金,比特币的发行代表了区块链技术的开端;之后在2013年以太坊的推出,直接推动区块链进入到2.0时代;2017年底,稳定币的流行以及及MakerDAO上线,推动区块链进入3.0时代,到2019年6月,Facebook发布Libra白皮书,引起全球各界的关注与讨论,各国监管部门先后发声,显示出区块链技术在重塑全球金融基础设施方面的巨大潜力。进入2021年后,基于NFT的标识技术兴起,率先在艺术领域展开应用。

行业政策背景:推动区块链全方位发展

2016年,国务院发布《“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首次将区块链列入新技术范畴并作前沿布局,标志着我国开始推动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发展。此后国家个地方接连出台区块链相关政策,为区块链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2019年2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的《区块链信息服务管理规定》正式施行,规范了我国区块链行业发展所发布的备案依据。出台《规定》旨在明确区块链信息服务提供者的信息安全管理责任,规范和促进区块链技术及相关服务健康发展,规避区块链信息服务安全风险,为区块链信息服务的提供、使用、管理等提供有效的法律依据。本次“管理规定”的出台也意味着我国对于区块链信息服务的“监管时代”正式来临。

2019年10月底,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区块链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了第十八次集体学习,中央领导明确强调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这充分表明了区块链技术已上升到了国家高度。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上做讲解的浙江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纯,10月12日在由中国计算机学会主办的2019CCF区块链技术大会上表示,国内区块链产业发展正迎来“春风”,中国区块链技术的研究热点将集中于联盟区块链的关键技术、区块链监管技术两个方面。

行业发展现状

1、2020年市场规模增速超90%

2016-2018年,大型IT互联网企业纷纷布局区块链,初创企业进入井喷模式,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根据IDC的数据,中国区块链行业经历了从2017年的0.85亿美元级别市场规模,到2020年的5.61亿美元级别产业规模的改变。

2、相关企业数量快速增长

在企业数量方面,2020H1我国提供区块链专业技术支持、产品、解决方案等服务,且有投入或产出的新增区块链企业数量达303家,全国同比增长274.07%。截至2020年末,我国区块链相关企业数量达到64062家,同比增长52.88%。

3、区块链金融是最大下游应用市场

根据《中国区块链发展白皮书(2020)》的披露,随着区块链应用落地加快推进,“区块链+”业务已经成为互联网骨干企业进军区块链行业的发展重点,在金融业务之外,积极部署互联网、溯源、供应链物流、数字资产、政务及公共服务、知识产权、法律、医疗等多领域的应用。其中,金融是区块链技术应用场景中探索最多的领域,在供应链金融、贸易融资、支付清算、资金管理等细分领域都有具体的项目落地。

4、区块链招标数量逐年增多

从年份来看,2016-2020年,政府在区块链相关项目上的招标数一直呈指数型增长,一方面得益于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价值日益凸显,另一方面也体现出政府对于区块链的需求和重视程度都有所增加。

行业竞争状况

1、区域竞争:北京广东区块链技术研发相关企业分布最多

在公司分布方面,截至2021年上半年,企业分布阶梯化明显。其中北京、广东分别以348家和341家区块链开发相关企业位居第一梯队,江苏、上海、浙江企业数量分别达164、127、81家。

区块链产业园区作为区块链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载体,各地方政府正在加快推进建设。从产业园的位置分布来看,北京、上海、杭州、广州、重庆、青岛、长沙等城市区块链产业园区数量较多,形成以北京、山东为主的环渤海聚集效应,以浙江、上海、江苏为主的长江三角洲聚集效应,以广东为主的珠江三角洲聚集效应和以重庆、湖南为主的湘黔渝聚集效应。结合产业园的定位发展,均是以为企业服务为前提,打造区块链创新平台和产业高地,这样的定位也为企业的聚集效应提供了基础。

2、企业竞争:阿里巴巴区块链实力最强

2021年3月,在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区块链专业委员会、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研究会数字经济发展研究小组和中国区块链企业百强榜组委会指导下,链塔智库从数千个项目、企业名单中进行筛选、评估,最终发布2020中国区块链企业百强榜。

在2020年疫情爆发的大背景下,2020年区块链百强榜对企业考察的维度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调整,以突出2020年度优秀区块链企业的表现。其中分为五大主要维度,分别是商业经营权重占比25%,技术研发权重占比20%,产品应用权重占比30%,团队组成权重占比15%和市场推广占比10%。

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

1、目前仍旧处于导入期

目前,我国区块链行业正处在导入期,行业呈现出两个主要特点:一是大型行业企业积极应用区块链技术来改进其自身的业务,但仍以尝试为主,主要的应用场景也都为行业中的非核心业务。如中国平安、中国银联、蚂蚁金服等企业在区块链应用探索中仅限于非核心业务;二是以区块链技术服务为主的企业的业务发展大多处在起步阶段,产品技术体系和商业模式还不够成熟,需求方对区块链的认识还有待提高。区块链在司法存证、政务管理、民生服务、食品溯源、供应链管理等场景中已经形成了一些应用案例,但还有待进一步优化和完善。

2、预计2026年市场容量超160亿美元

区块链技术是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自主创新突破的重点方向,蕴含着巨大的创新空间,在芯片、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创新活动日趋活跃,创新要素不断积聚。区块链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不断深化,将催生大量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新模式。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区块链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我国数字货币发展现状及趋势

数字人民币行业相关上市公司:广电运通、长亮科技、拉卡拉、数字认证等

本文核心数据:数字人民币接口、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

1、国内外央行纷纷开启数字货币布局

从数字货币布局来看区块链数字货币现状,近年来,多个国家开启了对数字货币区块链数字货币现状的研究,部分国家已迈过研发阶段,发行了数字货币。不过,各国发行或计划发行的数字货币具备不同特征,差异性来源于发行机构、应用领域、数字货币采用的技术等。

图表1:2020年以来部分国家数字货币进展

我国数字人民币布局已取得阶段性进展。2014年,我国开始筹备数字人民币,2019年加速推进数字人民币布局,2020年,央行数研所官宣首批试点“四地一场景”,包括深圳、苏州、雄安、成都,加上冬奥会场景,目前试点均已经落地。2021年,第二批数字人民币面向公众的试点包括上海、海南、长沙、青岛、大连、西安六地,“稳妥开展数字人民币试点测试”成为中国人民银行十大重点工作之一。

数字人民币试点地区、场景和形式逐步扩大,支付模式也在不断更新,数字货币在用户端后续可提供贷款、理财、保险等线上金融产品区块链数字货币现状;企业端可提供数字营销、供应链管理等增值服务。“稳妥开展数字人民币试点测试”为2021年中国人民银行十大重点工作之一。

图表2:数字人民币大事记

2、数字人民币兼具金融与科技属性

作为央行推出的数字化人民币,数字人民币兼具金融与科技属性。作为特殊形式的法定货币,数字人民币具有与纸质货币相同的双层运营体系,与传统货币不同的是,数字人民币的定位为对M0的替代,这与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为日常小额支付领域有关。作为电子化的货币,由货币交易产生的巨量数据有助于监管机构对资金进行监控,同时由于兼具拥有法定效力与电子化的属性,数字人民币得以实现“支付即结算”。

图表3:数字人民币特征

3、数字人民币与微信、支付宝的不同点

央行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表示,微信、支付宝与数字人民币的区别在于两者的维度、法偿性等方面:

图表4:数字人民币与微信、支付宝的不同点

4、数字人民币产业链图谱

数字人民币发行、流通与支付场景分别构成数字化人民币的上、中、下游。我国数字人民币发行机构为中国人民银行,此外上游领域还包括数字人民币研究机构与提供基础信息技术支持的企业;目前,共有7家银行可兑换数字人民币。2021年5月10日,数字人民币子钱包再度扩容,国内首批互联网银行之一的网商银行成为第七家参与公测试点的商业银行;数字人民币App“子钱包”已接入美团、京东、B站等以及网商银行接入的饿了么、盒马、天猫平台入口。

图表5:数字人民币产业链图谱

5、数字人民币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数字人民币的推出对宏观经济产生一定影响,其对国内经济、货币政策等层面的影响如下:

图表6:数字人民币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6、数字人民币可能朝有利于推广使用与提升使用便捷性的方向演变

尽管数字人民币已经进入试点测试阶段,但这并不意味着数字人民币真正落地,在正式投放使用前,还需要检验理论可靠性、系统稳定性、风险可控性等多项环节。

数字人民币可能朝有利于推广使用与提升使用便捷性的方向演变,这将有利于数字人民币的广泛应用以及提高公众对数字人民币的可接受性,例如可能的“账户松耦合”的发展趋势有利于没有境内银行账户的群体使用数字人民币,有助于普惠金融。

图表7:数字人民币可能的发展趋势

更多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智慧银行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关于区块链数字货币现状和区块链和数字货币未来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标签: #区块链数字货币现状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