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主要给网友们分享中云贵都区块链的知识,其中更加会对贵州中云置业有限公司进行更多的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记得关注本站!
十块钱四把向日葵,为何昆明的鲜花这么便宜?
昆明是云南的省会城市,被人们称之为是春城。因为到了春天的时候鲜花从来没有间断过,因此也吸引了许多的游客前来观赏景色。这座城市拥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经过了时间的沉淀,也为人们留下来了许多文化的宝藏。居住在昆明或者是去过昆明旅游的人都有过这样的印象,那就是昆明的鲜花十分的便宜,这其实和昆明的地理环境,气候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首先昆明的地理环境十分的优越,位于云贵高原的中部,从地理位置来进行分析的话,这片区域是纬度低海拔高的区域。因此不论是阳光还是雨水都十分的充沛,气候一年四季都像是春天一样,温暖而且潮湿,被誉为春城也是实至名归。这样的环境就十分适合鲜花的生长,因此在昆明种植鲜花的话就,就能够收获到巨大的产量,当产量上升的时候,价格自然也就会有所下降。
其次就是由于市场环境的影响,因为在昆明有着许多鲜花的种植户,这样就形形成了一项关于鲜花的产业链。种植护户比较多,在售卖鲜花的过程当中也会产生巨大的竞争压力。在行业压力的驱使之下,也就使种植户们不得不被迫降低价格来获取更高的销量。为了赢得市场,获得更多售卖鲜花的店家,因此价格也就十分的便宜了。
而且在昆明也有着专门的鲜花市场和批发市场,在这些市场当中,有许多的商户和店家都在贩卖鲜花,为了获得客人的驻足,因此就只能在价格上花些心思了。对于客人们而言,自然是会货比三家,因此在市场上的价格都普遍偏低,只有这样才能够赢得更多的销售量,通过薄利多销的方式来获得利润。
秦巴-云贵中山高原地质环境区矿山环境地质问题
该区包括四川攀枝花-西昌地区、滇中地区、滇东地区、黔西地区和黔东地区,区内发育岩溶地貌。大地构造位置属于扬子地台西部边缘地区和华南构造带的北部。区内成矿条件好,工作程度高,矿产资源丰富,开发程度亦高,西南地区约有60%的矿山企业、65%的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分布在该区。开发的矿产有铁、铜、铅锌、锰、铝、锡、金、镍、磷、煤、稀土以及大量的非金属矿产。形成的矿山环境地质问题主要有汞污染、砷污染、氟污染、硫污染、磷污染以及滑坡、泥石流、崩塌、矿坑突水、占压破坏土地资源和景观资源、水土流失等环境地质问题,现按5个区块分述。
(一)滇中地区矿山滑坡、泥石流、崩塌和地裂缝环境地质灾害
该区包括昆明市、玉溪市、楚雄州,是云南省经济最发达的区域。该区矿产资源丰富,现主要开采磷、铜、铁、煤、建筑用砂等矿种,中型以上矿山企业较多。区内有各类矿山地质灾害159个,因灾死亡371人,是地质灾害较严重的区域(表3-23)。主要灾害类型有滑坡、泥石流、崩塌和地裂缝。昆明市的磷矿、铜矿和建筑用砂石开采,玉溪市的铜矿开采对地质环境影响较大。由于磷矿山多分布于滇池沿岸,对滇池水质有较大影响。昆明市区周边挖砂采石引发的崩塌和滑坡造成的死亡问题较突出,如西山采石场崩塌、孙家箐采砂场滑坡,都造成人员死亡。昆明市东川区的铜矿开采历史悠久,对地质环境影响大,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频繁发生,是云南省地质灾害最严重的区域之一。玉溪市的易门矿务局,由于采矿不当及自然条件较差,泥石流、崩塌、滑坡及泉水干涸等矿山地质灾害破坏严重,如凤山矿和狮山矿的崩塌物堆积于菜园河中,将河床填高20~40m,造成数千万元的经济损失。
表3-23 滇中地区矿山地质灾害分布情况统计
(二)滇东地区矿山滑坡、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矿坑突水环境地质灾害
该区包括昭通市、曲靖市、文山州、红河州。其中昭通市、曲靖市位于北部,区内矿山开发的历史悠久,开采矿种主要有煤、铜、铅锌,是云南省的主要产煤区。由于历史上采矿不考虑保护环境,加上当地不利的地质因素,由采煤引发的地质灾害严重,造成的破坏问题突出。区内有各类矿山地质灾害191处,因灾死亡83人(表3-24)。主要灾害类型有滑坡、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和矿坑突水。
文山州和红河州位于该区南部,是云南省以锡为主的有色金属基地,锡矿开采的历史十分悠久,是云南省大中型矿山最多、矿业发达的区域。开采矿种主要是锡,除此之外还有铜、锰、铅、煤、石灰石。该区域矿山开发产生的地质灾害和环境污染问题均非常突出。区内有各类矿山地质灾害193处,因灾死亡674人,是地质灾害最严重的区域。主要灾害类型有滑坡、地面塌陷、地裂缝和泥石流。1962年9月26日个旧新冠采选厂火谷都尾矿库溃坝,形成泥石流,造成死亡171人;1996年发生的老金山“5.31”和“6.3”滑坡,数天之内共造成372人死亡或失踪(表3-24),是最严重的灾害事例。该区尾矿及选洗矿水产生量很大,年产尾矿总量1505.97×104t,年产选洗矿水3991.45×104t。历史上曾发生锡矿污水排入个旧湖,造成数千人砷中毒和尾矿库塌陷污染地下水的事件。
表3-24 滇东地区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统计
(三)黔西地区矿山地面塌陷、地裂缝、滑坡、崩塌、环境污染、氟中毒、砷中毒环境地质问题
贵州省大致以南北向黔渝铁路为界,将其划分为黔西和黔东两部分。
黔西地区的北部习水、六盘水一带,以产煤为主,有煤矿山2394个。区内地形地貌山高坡陡,煤层埋藏一般较浅,开采方式为井下开采,采空区面积大,煤矸石堆积如山,煤产量高,年产煤7424×104t。形成的主要矿山环境地质问题是采空区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滑坡和崩塌等矿山地质灾害以及矿坑突水,占压、破坏土地资源、环境污染等。据不完全统计,年产出矿山废水718841×104m3,年排放量625559×104m3,年处理量121971×104m3,年循环利用量35892×104m3,综合利用率4.99%;矿山废渣年处理量12239×104m3,年排放量9069×104t,年处理量6534×104t,年循环利用量4741×104t,综合利用率38.37%;能源矿山占用土地面积28606hm2,其中采矿场17446hm2,排土场(含煤矸石占地)2193.4hm2,尾矿库占地1084hm2,地面塌陷占地7882.1hm2;发生各类矿山地质灾害432处,人员伤亡239人;破坏地下水均衡系统和造成水污染的矿山数量为285个。
黔西地区的中南部清镇、兴义、晴隆、贞丰和丹享等地,以铝土矿、金矿、铅锌矿和锑矿为主,有各类矿山企业500余个,引发的矿山环境地质问题主要为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以及环境污染和土地资源占压和破坏。占用土地面积约800hm2,年排放废渣430×104t,年排放废水220×104m3。
(四)黔东地区矿山水资源破坏、环境污染、汞中毒环境地质问题
黔东地区包括开阳、遵义、瓮安、丹寨、铜仁、万山、松桃、务川等地,有锰矿、磷矿、汞矿以及各类非金属矿山约2000余个。主要矿山环境地质问题是汞污染、磷污染以及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和地下水均衡系统破坏、土地资源占压和破坏。据不完全统计,矿山年排放矿山废水400×104m3,年排放矿山废渣1245.64×104t,占压、破坏土地资源2126.75hm2,发生各类矿山地质灾害25处,死亡28人。
该区汞中毒问题非常严重。目前有不同规模汞矿床46处,矿点约120处,矿化点50处。汞异常主要分布在万山汞矿、铜仁汞矿、务川汞矿、丹寨汞矿等,汞矿石中汞的含量为0.1%~0.5%。对环境造成危害的汞主要以自然汞和汞蒸气形态出现,如三都-丹寨、万山-铜仁汞矿带内,土壤、水体、空气中都出现自然汞异常,汞中毒疾病都较流行,该区是贵州省内较典型的汞异常区。汞矿投入开发后,在采掘、选冶过程中又使环境中的汞含量增高,加重了汞污染,发病率往往大幅度上升。以往对矿山环境保护重视不够,没有对选冶矿渣进行规范堆存与保管,直接倾倒于山谷中,无防护设施。矿渣中的汞含量在0.2%~0.3%间,受地表水和雨水淋滤冲刷,污染环境。特别是在汛期,废渣随洪水流入河道与农田,对河水和农田造成污染。在采用火法炼汞流程中,不同程度地向大气中排放含汞废气,导致大气中汞含量增高。另外洒落在地面的金属汞挥发,也不同程度排出含汞气体,这些废气通过人体的口、呼吸道及皮肤吸入体内,对人体造成危害,有的汞生产车间汞浓度达到0.65mg/m3,是国家卫生标准允许浓度的64倍。
前些年,有关单位对汞矿生产单位和附近居民进行调查,抽查率占20%,结果轻度汞中毒的人数约占10%,中度汞中毒的占1%,以汞加工和汞冶炼工人最多,其比例分别占调查人数的32%和50%。由此可以看出,在汞异常区,汞污染对区内居住的人群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危害。
(五)四川攀枝花-西昌地区矿山滑坡、泥石流环境地质问题
四川攀枝花-西昌地区是重要的矿集区,有著名的攀枝花钒钛磁铁矿、会理天宝山铅锌矿、会东大梁子铅锌矿、冕宁牦牛坪稀土矿、会理拉拉铜矿以及星罗棋布的中小型矿山。大型矿山开采方式以露采为主。形成的矿山环境地质主要问题是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质灾害以及地下水疏干、环境污染和占压、破坏土地资源等。据初步统计,该区年产废水11960×104m3,累计堆放矿渣量39089.3×104t,占压、破坏土地面积3528.2hm2。太和钒钛磁铁矿山采场和排土场均存在边坡失稳,尾矿库有形成泥石流隐患;泸沽铁矿排土场遭破坏,大量弃渣堆放在盐井沟中,有暴发泥石流隐患;攀枝花宝顶煤矿,采空区造成大面积塌陷、开裂,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煤矸石堆积在沟谷和山坡,引发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和环境污染;攀枝花钒钛磁铁矿山,采矿废渣堆积成人造山体,汛期形成泥石流、滑坡地质灾害,尾矿库占地8km2,地表水、地下水都受到污染;会理、会东地区星罗棋布的铜铅锌矿山,采场形成多次滑坡,废渣堆有泥石流隐患,地下水疏干,地表塌陷,环境受到污染。特别是该区的铅锌矿床,含镉较高,对水、土壤和生物链都造成污染。
云南将建4个中心城市,构建一主三辅的发展格局,实现均衡发展
云南省,位于我国西南地区,是我国通往东南亚、南亚地区重要的陆上国际大通道,同时也是全国边境线最长的省份之一,有八个州市的25个边境县分别与老挝、越南、缅甸交界。全省常住人口4721万,总面积39.41万平方公里,境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其中高原山地占了总面积近90%,虽然云南地形地貌较为复杂,但并不影响其作为边境省份拥有的独特区位优势。
近年来,云南作为西部地区,后发优势明显,经济增速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2020年云南实现经济总量24522亿元,人均GDP51942元,总量位于全国第18位,人均第23位。人均GDP更多体现的是 社会 经济发展质量,而云南虽然人均靠后,但进步明显,已经超过了河北、山西、吉林、黑龙江等省份,其中包括了一些沿海省份。
根据云南省“十四五”规划,将进一步提升云南经济总量,特别是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中等收入群体比重与全国差距逐步缩小,实现云南与全国一道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 社会 。将重点围绕铝材、硅才、新材料、新能源、人工智能、先进装备制造、大数据、区块链、生物医药等领域开展创新、研发与合作。
按照发展方向,将形成“一圈一核两群一带”空间格局,即建设昆明都市圈,打造滇中城市群,建设滇西城镇群和滇东北城镇群和一个沿边城镇发展带。不过,根据国土空间规划,未来云南将重点培育四个都市圈,打造四个中心城市,有望形成“一主三辅”的发展格局,下面跟着我一起来看这四个中心城市吧!
昆明市,云南省会,是我国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和滇中城市群、昆明都市圈核心城市,同时昆明也是一座优秀的国际 旅游 城市。全市常住人口846万,2020年实现经济总量6733.8亿元,人均GDP79596元,虽然昆明市综合实力在全国不靠前,经济总量也暂未超过一万亿元,但昆明在西部地区也算是出类拔萃,经济总量仅次于重庆、成都和西安,位居第四位。
根据规划,将支持建设昆明都市圈,不过都市圈构想提出时间不是很长,并不是十分成熟,根据国土空间规划,昆明都市圈以昆明中心城区为中心,包括滇中新区、晋宁区、安宁市、富民县、嵩明县、寻甸县、宜良县、弥勒市、石林县、红塔区、澄江市等区域范围,形成一小时通勤圈,加快推动昆明、玉溪及都市圈范围内城市一体化进程。进一步做大昆明核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到2025年GDP突破一万亿元大关,人均GDP大幅提高,将昆明市由西南大门打造成为国际门户城市。
曲靖市,位于云南省东部,是云贵桂交汇区域中心城市,同时也是滇中城市群中心城市之一。全市常住人口577万,是西南地区少有的几个人口较多的中心城市,2020年实现经济总量2959.4亿元,人均GDP51289元,是全市第二经济大市。根据规划,曲靖将重点发展绿色能源和制造产业、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和绿色食品产业等5个千亿级支柱产业和7个百亿级优势产业。
“十四五”期间,曲靖将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300元,年均增长8.5%左右,人均GDP超过一万美元。根据规划,未来将曲江打造成为世界“光伏之都”、全国综合性交通物流枢纽、区域先进制造业中心以及西南地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区域中心和省域副中心,经济总量进入全国地级市70强。同时,还将支持培育建设曲靖都市圈。
楚雄市,位于云贵高原中部,楚雄州首府,是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城市和西部综合实力百强城市。楚雄州常住人口242万(楚雄市63万),2020年实现1372.2亿元(楚雄市485亿元),人均GDP56702元(楚雄市80642元),综合来看,楚雄州是云南经济总量第5大州市,其中楚雄市作为首府,经济实力较强,发挥着核心引领作用。
根据规划,未来楚雄州产业发展将形成“一区四带十园”产业空间布局,“一区”:建设楚中经济区,包括楚雄市、南华县城、牟定县城、双柏县城及禄丰广通镇等地区;“四带”:建设楚昆产业带、永双产业带、永武经济带和禄武产业带;“十园”:形成楚雄、禄丰、双柏、牟定、南华、姚安、大姚、永仁、元谋、武定等10个工业园。根据全省国土空间规划,未来还将培育建设楚雄都市圈,发挥楚雄市区域中心城市引领作用。
蒙自市,位于云南省东南部,红河州首府,是滇南中心区核心城市,也是我国西部百强县。红河州常住人口448万(蒙自市59万),2020年实现经济总量2417.5亿元(蒙自390.85亿元),人均GDP53962元(蒙自人均GDP66700元)。从红河州整体经济实力来看,经济总量位居全省第3位,而且红河州常住人口较多,未来发展潜力非常广阔。
从红河州区域内部发展来看,各县市发展水平有所差异,县域经济实力较强的是弥勒、蒙自、开远、个旧、河口等市县,其中经济总量最强的是弥勒市,GDP442亿元,人均GDP最强的是河口县,达到10.8万元,不过综合来看,红河州最有发展潜力的是弥勒和蒙自两市。
弥勒市,撤县建市时间不久,生态气候、 旅游 以及烟草等产业实力较强,未来发展前景广阔;蒙自市是红河州首府,城镇化率较高,城市建设水平较高,根据七普统计,蒙自是全州唯一一个人口增长的市,人口吸引力较强;根据规划未来蒙自将建设红河(蒙自)都市圈,积极打造区域中心城市,可以看出蒙自潜力大于弥勒。
关注我,分享更多精彩,一起去评论区为云南发展建言献策!
世界的六块大陆是,中国呢?(都要最大的!)
非洲大陆 北美洲大陆 南美洲大陆 澳洲大陆 南极大陆 亚欧大陆 亚欧大陆最大 中国在亚欧大陆
中国的大陆?似乎没这一说的
4大高原:青藏高原 云贵高原 内蒙古高原 黄土高原
3大平原:华北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东北平原
4大盆地:四川盆地 柴达木盆地 吐鲁番盆地 塔里木盆地
4大丘陵:辽东丘陵 山东丘陵 东南丘陵
希望可以帮到你一点点
三国演义里的蜀魏吴国各相当现在的哪三块地域?
蜀国中云贵都区块链:
以四川为中心中云贵都区块链,西藏、云南(前有孟获,后孔明七擒七纵收服!)、重庆、贵州、甘肃省等周围。
魏国:
以约北京为中心,河北、山东、东北三省、湖北等地
吴国:
以约福建(古称建业)为中心,江苏苏州一带、到珠江地区与云南接壤,成了孔明所谓的三足之势
缺少一块都是不完整的中国,中国传统的疆域是怎样的?
中国,最初的意思是国都,后来转为中原之意,也可以代称中原王朝。到了清朝,中国正式成为了一个国名。我们以清朝的疆域版图为基础,在稍微的做一些改动,就能够得到一幅中国传统的疆域地图,这幅地图包括中原、南方、东北、蒙古、西域、青藏六大地区。其中中原和南方属于农耕文明地区,其他地区属于游牧地区。中国也就是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为主组合的国家。
中原地区是广义的中原,主要是黄淮海流域地区,其地区北到阴山,西到玉门关和阳关,南到秦岭淮河一线,气候上属于温带季风性气候。这里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地之一,中国最早的几个王朝基本建立在中原地区。中原地区以潼关和晋陕大峡谷为界,分为关东(华北)和关西(河西)两部分地区。关西地区,以关中平原为重心,西北有有河西走廊、宁夏平原、河套地区作为抵抗游牧民族的缓冲地带,东边有潼关、函谷关、武关等扼守通往关东的咽喉,南边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秦岭。这里可谓是四塞之国,独以一面制诸侯。因此,长期以来,关中长期被选为古代的建都之地。关东地区孕育了夏商两代文明,也是六国的主要活动地区。由于这里拥有肥沃的华北平原,因此长期是中国古代的经济重心,重要的粮食产地。古代早期的王朝最初基本以关中平原作为政治中心,于是将经济重心选择在了关东的洛阳,一是可以控制关东地区,二是可以获得足够的粮食支援。
南方地区总处于秦岭淮河以南,中南半岛以北,横断山以西,总体上属于长江和珠江流域。该地区是中华文明诞生地之一,不管是长江的上游,中游还是下游,这里都产生了早期的文明。不过由于古代南方地区气候炎热,地势崎岖,江湖密布,森林广布,也导致南方大部分地区难以开发,因此发展水平十分不均衡。随着人口的南迁,南方不断被开发出来,从唐朝后期开始,南方逐渐成为了全国的经济重心。南方在具体上可以分为巴蜀、云贵、华中、华东、岭南五大地区。其中巴蜀。华中、华东开发最早。而云贵开发最晚。
蒙古地区,东到大兴安岭,西到阿尔泰山,南到阴山或者长城,北到贝加尔湖以北的安加拉河一带,古代称为大漠。蒙古高原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十分严寒,终年干燥。该地区的植被稀疏,沙漠广布,生活在这里的基本都是游牧民族。由于游牧民族迁徙不定,生产也不稳定,因此常常以武力掠夺周边,“其俗,宽则随畜田猎禽兽为生业,急则人习战攻以侵伐,其天性也。”因此该地区往往成为中原王朝的大敌,和中原战争不断。古代以戈壁滩或或者阴山为界,将大漠分为了漠北和漠南两部分,漠南是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争夺的地区。在清朝时期,漠南成为了内蒙古,漠北成为了外蒙古。
西域地区,位于玉门关以西,阿尔泰山以南,昆仑山以北,葱岭和巴尔喀什湖以东,因为地处中国最西部而被称为西域。西域同样也是大陆性气候,不过相比于蒙古高原,西域的自然环境要优越一些。这里有冰雪融化的水有利于农业生产,因此这里的居民基本过着半农半牧的生活。虽然西域自然条件不优越,但是西域却是处于中华文明、印度文明、波斯文明、阿拉伯文明、欧洲文明、斯拉夫文明的交界之处,这里往往是各大文明和文化交流和传播的地方。
东北地区,也可以称为“满洲”,范围南到山海关,北到外兴安岭,西到大兴安岭,东到库页岛,为“白山黑水”之地。东北地区气候严寒,但是水量充足,地势平坦,物产丰富。东北地区总体可以分为三部分,其中黑龙江流域古代气候严寒,是渔猎民族生活的地区,古代的肃慎、扶余、靺鞨、女真等民族从这里发源。辽河流域上游一带,气候较为温暖,但是降雨量不足,因而是游牧民族的活动地区,历史上的鲜卑族、契丹等民族从这里兴起。辽东地区,是东北最佳的农耕地区。因此,古代中原王朝一般都只能到达辽东一带,想管理东北,必须先控制辽东。
关于中云贵都区块链和贵州中云置业有限公司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标签: #中云贵都区块链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