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新经济 区块链新经济蓝图及导读

皕利分享 163 0

本篇文章主要给网友们分享区块链新经济的知识,其中更加会对区块链新经济蓝图及导读进行更多的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记得关注本站!

如何通俗的理解区块链经济?

区块链的原理区块链新经济: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记账系统

区块链技术的核心是所有当前参与的节点共同维护交易及数据库区块链新经济,它使交易基于密码学原理而不基于信任,使得任何达成一致的双方,能够直接进行支付交易,不需第三方的参与。

?

从技术上来讲,区块是一种记录交易的数据结构,反映区块链新经济了一笔交易的资金流向。系统中已经达成的交易的区块连接在一起形成了一条主链,所有参与计算的节点都记录了主链或主链的一部分。一个区块包含以下三部分:交易信息、前一个区块形成的哈希散列、随机数。交易信息是区块所承载的任务数据,具体包括交易双方的私钥、交易的数量、电子货币的数字签名等;前一个区块形成的哈希散列用来将区块连接起来,实现过往交易的顺序排列;随机数是交易达成的核心,所有矿工节点竞争计算随机数的答案,最快得到答案的节点生成一个新的区块,并广播到所有节点进行更新,如此完成一笔交易。

1.1 什么是区块链

区块链(BlockChain)是指通过去中心化和去信任的方式集体维护一个可靠数据库的技术方案。该技术方案主要让参与系统中的任意多个节点,通过一串使用密码学方法相关联产生的数据块(block),每个数据块中包含了一定时间内的系统全部信息交流数据,并且生成数据指纹用于验证其信息的有效性和链接(chain)下一个数据库块。

?

通俗一点说,区块链技术就指一种全民参与记账的方式。所有的系统背后都有一个数据库,也就是一个大账本。那么谁来记这个账本就变得很重要。目前就是谁的系统谁来记账,各个银行的账本就是各个银行在记,的账本就是阿里在记。但现在区块链系统中,系统中的每个人都可以有机会参与记账。在一定时间段内如果有新的交易数据变化,系统中每个人都可以来进行记账,系统会评判这段时间内记账最快最好的人,将其记录的内容写到账本,并将这段时间内账本内容发给系统内所有的其他人进行备份。这样系统中的每个人都了一本完整的账本。因此,这些数据就会变得非常安全。篡改者需要同时修改超过半数的系统节点数据才能真正的篡改数据。这种篡改的代价极高,导致几乎不可能。例如,比特币运行已经超过7年,全球无数的黑客尝试攻击比特币,但是至今为止没有出现过交易错误,可以认为比特币区块链被证明是一个安全可靠的系统。

?

1.2 为什么会有区块链创新

人类在活动的过程中需要交流,而交流是以信息为基础的,以前信息流通不够便利,无法满足市场参与者对信息的需求,因此中介、中心随之诞生。这种中心化体系存在高成本、低效率、价值分散、“信息孤岛”以及数据存储不安全的问题。但由于技术和环境因素导致这种体系仍然持续运营多年,直到互联网的出现。第一代互联网的起点是TCP/IP协议,就是执行一个网络上所有节点统一格式对等传输信息的开放代码,把全球统一市场所需要的自由、平等的基本价值观给程序化、协议化、可执行化。互联网消灭了价值低、成本高的中间链条,去中心化的实现了全球信息传递的低成本高效率。

?

但是,第一代互联网没有解决信息的信用问题。互联网上能去中心化的活动一定是无需信用背书的活动,需要信用做保证的一定是中心化的、第三方中介参与的活动。因此,无法建立全球信用的互联网技术就在前进中遇到了很大的阻碍——人们无法在互联网上通过去中心化的方式参与任何价值交换活动。人们要实现价值交换,还是需要基于信用而存在的第三方中介(如银行、清算、交易所)。全球中心化信用体系仍然存在运营成本高、效率低、易受攻击破坏等问题。例如各国法币,信用价值不同,清算体系也各不兼容,给全球贸易增加了很大成本。

?

因此,第二代互联网必须突破的是:怎样去中心化的建立全球信用?让价值传递也低成本高效率进行。我们需要在互联网中创造一种技术,这种技术在无法保证人们互相信任的前提下,还可以从事价值交换的活动,从而做到真正的去中心化、去第三方中介,实现从信息互联网到价值互联网的转变。

1.3 区块链应用

布比区块链已经应用于股权、供应链、积分等领域,并正在与交易所、银行开展试验和应用测试。

数贝荷包做为布比区块链上的一款积分应用已于近期上线,对区块链技术在各行业中的落地应用是一个很好示范作用。

1.4 为什么金融行业需要区块链

信任是金融业的基础。为维护信任,金融业的发展催生了大量的高成本、低效率、单点故障的中介,包括托管、第三方支付、公证人、银行、交易所等。区块链技术使用全新的加密认证技术和去中心化共识机制去维护一个完整的、分布式的、不可篡改的账本,让参与者在无需相互认知和建立信任关系的前提下,通过一个统一的账本系统确保资金和信息安全。这对金融来说具有重大的意义。所以全球金融巨头纷纷探索区块链应用,这一方面是为了防范被颠覆的风险,另一方面也是“为我所用”,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从而巩固、优化并扩大既有势力。

?

第一,区块链能够降低信任风险。区块链技术具有开源、透明的特性,系统的参与者能够知晓系统的运行规则,验证账本内容和账本构造历史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确保交易历史是可靠的、没有被篡改的,相当于提高了系统的可追责性,降低了系统的信任风险。例如,区块链可以规避当前互联网金融P2P的跑路、欺诈等事件。

?

第二,区块链能够提高支付、交易、结算效率。在区块链上,交易被确认的过程就是清算、交收和审计的过程。区块链使用分布式核算,所有交易都实时显示在类似于全球共享的电子表格上,实时清算,效率大大提升。例如,美国证券结算制度为T+3,区块链却能将效率提升到分钟级别,这能让结算风险降低99%,从而有效降低资金成本和系统性风险。

?

第三,区块链能够降低经营成本。金融各个业务系统与后台工作,往往面临长流程多环节。现今无论Visa、Master还是都是中心化运营,货币转移要通过第三方,这使得跨境交易、货币汇率、内部核算、时间花费的成本过高,并给资本带来了风险。区块链能够简化、自动化冗长的金融服务流程,减少前台和后台交互,节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这对优化金融业务流程、提高金融的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西班牙银行认为,到2022年,区块链技术帮助金融行业降低200亿美元的记账成本。

?

第四,区块链能够有效预防故障与攻击。传统金融模型以交易所或银行等金融为中心,一旦中心出现故障或被攻击,就可能导致整体网络瘫痪,交易暂停。区块链在点对点网络上有许多分布式节点和计算机服务器来支撑,任何一部分出现问题都不会影响整体运作,而且每个节点都保存了区块链数据副本。所以区块链内置业务连续性,有着极高的可靠性、容错性。

?

第五,区块链能够提升自动化水平。由于所有文件或资产都能够以代码或分类账的形式体现,通过对区块链上的数据处理程序进行设置,智能合约及自动交易就可能在区块链上实现。例如,智能合约可以把一组金融条款写入协议,保证合约的自动执行和违约偿付。

?

第六,区块链能够满足监管和审计要求。区块链上储存的记录具有透明性、可追踪性、不可改变性的特征。任何记录,一旦写入到区块链,都是永久保存且无法篡改的。任何交易双方之间的交易都是可以被追踪和查询。

?

除了以上对现有系统和商业模式的积极作用外,区块链还能够驱动新型商业模式的诞生。一方面区块链技术的特点让它能够实现一些在中心化模式下难以实现的商业模式,另一方面区块链通过源代码的开放和协作极大地鼓励了全社会的创新和协作。当然,区块链在金融应用中会存在很多问题和挑战,文中在具体应用中也进行了思考。

区块链技术的工作原理并不难去理解,我们着力于具体的区块链技术的应用研究就可以发现这种区块链技术的工作原理无所不在。

2021年了,未来我国区块链技术发展趋势怎么样?

当前区块链新经济,全球科技创新正处于空前密集活跃区块链新经济的时期区块链新经济,数字经济正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区块链新经济,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区块链技术发展与产业应用,正在引领全球商业模式、组织形态,甚至思维方式的全方位变革。

工信部原党组成员、中国绿色供应链联盟理事长金书波在致辞中表示,我国将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并在今年将区块链纳入新基建范围,表明区块链正式升级为国家战略,必将为正在转型升级的中国经济带来强劲新引擎。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宋显珠在发言中表示,区块链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正在不断与5G、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融合,推动我国由信息互联网向价值互联网迭代升级。“重庆市高度重视区块链技术创新和产业布局,在多个方面已走在全国的前列,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将继续加强区块链的研究工作,引领国家区块链发展的新风向。”

抓住风口:提升区块链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

本次峰会邀请了三位院士进行学术观点分享。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山表示,要抓住区块链作为新基建的风口,不断提升区块链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创新能力,加速区块链与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发展,推动建设区块链与新型智慧城市的融合运用,提升城市管理的智能化水平,“区块链正在链接未来,而未来正在发展链路。”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鲸在《站在全球视野高度谈谈大数据深度应用带来的挑战与思考》的主题演讲里表示,数据是与物质、能源一样重要的战略资源,数据的采集和分析涉及每一个行业,是带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技术。从硬技术到软技术的转变是当今全球性的技术发展趋势,而从数据中发现价值的技术正是最有活力的软技术。

挪威工程院院士容淳铭在《基于区块链重新设计互联网服务》的主题演讲里说,“5G时代,共享数据是一个很大的难题,现在的区块链就能帮助我们把这个问题解决,做到网络就是我的计算机。从网络计算机到我的计算机,这一个跨步是很大的,它能真正为我们带来一个全新的模式、全新的平台、全新的生态和全新的商业等各种应用。”

联盟揭牌:成立联盟,就是一种“区块链”

目前,区块链已经成为全球各国竞相布局的前沿科技产业,美国、德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正加速打造以区块链为核心的新兴经济形态。据统计,我国从事区块链技术创新和服务的企业接近1500家,围绕政务、民生、能源、金融、供应链等领域,披露的案例累计超过了1000例,全球领先。

在此背景下,重庆市科技局批复成立了重庆市区块链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下简称“联盟”)。由联盟发起并主办本次峰会。

峰会上举行了联盟成立揭牌仪式。重庆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熊雪,工信部原党组成员、中国绿色供应链联盟理事长金书波,为重庆市区块链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揭牌;重庆市委网信办主任文天平为联盟理事长单位重庆赛迪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有限公司授牌;相关领导为联盟单位授牌。

随后举行的中国区块链协会联盟战略合作签约仪式,采用了区块链技术进行“链”上签约。签约文件同步存证于易保全电子数据存证保全中心、公证处、司法鉴定中心、互联网法院等联盟区块链节点上,实现了司法机构同步公证与监督,即时固化内容,有效防篡改、防抵赖,保证签约文件的真实有效性。

“成立联盟,就是一种‘区块链’”。目前联盟已集聚优势区块链企业100余家,加速推动重庆区块链产业发展,在核心技术突破、产业园区建设、生态环境打造等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重庆市区块链数字经济产业园管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罗林表示,重庆2017年率先发展区块链,在西部地区处在一个优先发展的地位。据数据统计显示,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三大经济圈用全国2.8%的土地聚集了约18%的人口,贡献了约38%的GDP,而整个西部地区占据71%的国土面积,GDP仅占全国的20%左右,西部地区发展空间越大,机遇更多。

成果发布:重庆区块链发展位居全国前列

重庆市垫江县人民政府县长贾晖,就地方政府在区块链与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发挥,发表了主题演讲。垫江作为一个农业大县,在100天内“换道超车”,已取得瞩目成效。100天内,破零实现600多家辖区企业同上一张网、3万多台设备同上一朵云;采集140余万条工业数据,为数据资源化打下了有利基础。重庆垫江,这块数智实验田,值得企业和资本的深度关注。

赛迪区块链研究院院长刘权,在峰会上发布了《2020年中国区块链发展现状与展望(上半年)》《2020年上半年中国区块链企业发展报告》《2020年中国区块链典型企业名录》《公有链、联盟链安全技术指南》。

2020年以来,多地印发了区块链专项扶持政策,探索区块链产业发展路径。截止到2020年6月底,已有湖南、贵州、海南、上海、北京、南京、长沙、广州、福州、宁波、泉州、重庆等12个省市印发区块链专项政策。重点省市区块链产业竞争越发激烈。

从产业发展现状来看,新成立企业8000余家,分布于四大聚集区:环渤海聚集区、长江三角洲聚集区、珠江三角洲聚集区,以及以重庆、四川为主的湘黔渝聚集区。

具有投入产出的企业303家,同比增长274.07%。其中北京、广东数量不相上下,以300多家企业位居第一梯队;上海、山东、江苏、浙江、四川、重庆企业数量超40家以上,属第二梯队;其他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以及东北地区数量明显较少,属第三梯队。上半年仅8家获得投融资,初创企业融资困难问题依旧突出。

对下半年区块链发展趋势展望,赛迪区块链研究院院长刘权认为,在新基建背景下,区块链基础设施建设将不断加快,与工业互联网等新技术融合趋势渐显,有望推动数据要素流通,赋能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更加深入。

权识生态哪会爆发

权识化产业塑造区块链新经济,大有云钞科技

 

大有云钞科技区块链新经济,以数字经济、数字贸易、DC/EP国际化、数字化及可监管技术为研究方向,并以新时代科技发展动力为蓝图,利用新丝绸之路契机,保障科技、创新先行为基础,发挥中国在全球自由贸易区块链新经济的关键作用。

 

深化合作开创权识生态

 

2021年8月数金链和大有云钞科技公司在信息资源、市场、数字化转型等多个领域进行合作,并在数金链上开发映射符合中国国情区块链新经济的合法数据价值积分体系,建设数据价值转换生态,以数字经济数字贸易、DC/EP国际化及可监管技术为研究方向,结合数金链健全的公链生态,构造当代社会实体资产的确权体系,开创权识生态,标的新一代科技知识谱系。

 

数金链开源与权识体系构建

 

数金链V4升级全面开源,通过兼容EVM大生态,融入BSC,ETH等主流链生态,支持EVM的DAPP都可以在数金链上运行,跨链调用链资产,以此为背景,完善的数金链生态对权识体系的构建,将起到丝缝无漏的强辅助功能,以数金链生态为基准的商业模式将加速促进权识体系的落地和应用,对应用区块链、创新区块链技术,构建智力资产,起到积极的促成作用,真正解决实体经济痛点,开源跨链生态系统将是权识体系构建的助推剂。

 

权识是区块链产业核心要素体现区块链新经济

 

革新老经济社会剩余价值减式循环,以区块链新经济加式循环,创新新社会经济,加快区块链和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前沿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推动集成创新和融合应用。权识融合功能拓展、产业细分的契机,发挥区块链在促进数据共享、优化业务流程、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协同效率、建设可信体系等方面的作用。推动区块链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解决无形资产确权问题。进而探索数字经济模式创新,为打造便捷高效、公平、稳定透明的营商环境提供动力,实现各行业供需有效对接提供服务,最终推陈出新,完成数字时代的蜕变。

熵概念与人工智能的区别

正是在这一理论原则指引下区块链新经济,顾学雍教授向作者韩锋推荐了《区块链新经济蓝图》作者Melanie Swan撰写的一篇论文,讲人工智能和区块链。单纯看这个题目,我很难想象区块链和人工智能有什么关系区块链新经济

读Melanie Swan这篇文章几遍后,多少觉得从经济学角度来讲有些道理,但是我很困惑作者并没能对“人工智能”这个感念有明确的定义。后来我问了世界级的人工智能专家吴韧,他的回答居然也是:“没有权威的说法。”

我才明白了: 人工智能学科的范式还在形成过程中。

根据顾学雍教授的说法, 一个笵式,成熟的标志是自洽的语言系统。大家不要小看这个定义,其实非常多的学科没有达到这个标准。而真正的最高水平的人在努力达到这个标准,而且一旦达到,将面临巨大的突破。其实回想一下,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意义》,这本书写得太好,其中的很多智慧都有很震撼的感觉。说穿了,牛顿力学到爱因斯坦的时候发展了三百年了,关于时间和空间实际上没有自洽的语言系统,是说不清楚的。实际上人类的思维很懒惰,大部分时候关于时间空间是什么,自己并不清楚。如果让一个人下定义,很大可能会发现那人张口结舌,不知道怎么说。爱因斯坦无外乎就是把这个概念,用他认为合理的语言自洽地描绘出来。描述完发现,如果站在光速不变的原理下,就一定有一个新的自洽语言的系统:那就是相对论。相对论就是超越牛顿力学学科的利用电磁学为其建立了一套自洽的语言系统。

现在我们超越学科的来看一下“人工智能”和“区块链”。

| 什么是“熵”?

之前在清华我们遇到了一位美国的访问学者,Steven Young。我问他什么是人工智能,他的回答是:“三十年人类如果了解大脑以后,我们再回答什么是智能吧!”他的话让我觉得很具有代表性,觉得现在不该定义,理由就是我们现在对大脑没有足够了解。我们知道人类对自己大脑的研究,进展极其缓慢。相应的很奇怪的是,人工智能在飞速发展。所以大家都在等着,要等对大脑有足够了解以后才能定义人工智能。我们认为这实际上是一个巨大的误区:先入为主认为只有生物的大脑才能产生智能,而其他机器计算都是大脑的低劣模仿者!但实际上,我们看了费曼的讲量子计算的那本书讲的麦克斯韦妖以后,得到了巨大的启发,事实并非如此!

为了能理解费曼的思想,我们首先来阐述一下什么是 “熵”?

“熵”为什么是一个成熟的语言系统?上节课我们问大家什么是熵?大家基本上都能把意思说出来,代表系统混乱的程度。大家都不是来自物理系,但是基本上在语言概念上没有错,这就说明熵的语言系统已经很成熟。熵其实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作者在大学二年级的时候,抱着一本伯克利编的《统计物理学》,学了整整一学期。那本书从物理统计概念和实验的角度一点点剥丝抽茧讲清楚了熵是什么。

作者曾经和曾蓓聊过,她是清华高研院的高材生,曾在MIT读博士,现在在加拿大当教授。我们在讨论问题的时候,是她脱口而出告诉我,熵是是系统无知的度量。作者关于熵也有自己的语言,好多年前,当时一位UBC的朋友请求给她辅导物理化学。结果很快就碰到了熵这个概念,令作者很头疼。因为这位朋友不是物理系的。只好用比较通俗的语言讲:熵是系统能量耗散均分到最大自由度的数量。作者为了让她懂,讲了一个故事:本来,你从银行取了一万块钱,相当于能量。结果你不小心摔了一跤,然后一阵风把一万块钱吹到了街上。而正好街上的一百人就把你的钱一张一百的捡走了,你也只能去报警。而警察也几乎没有可能把你的钱找回来。这说明,一万块钱的“能量”分散到一百人手里,若想自然逆变化回来,几乎不可能,这就是熵增大原理。所以,熵是什么标度?你这一万块钱分散的标度。如果只分散到一两个人,那熵很小,系统的无知程度也小,那你找回来可能大。但是如果你这一万块钱分散到的人越多,熵越大,你找回的可能越小。所以能量分散到原子的自由度的数量,这是用熵来标度的。

后来作者怕讲错,仔细一想,这也是有根据的。你们学过热力学,知道这个公式么?

热力学系统里熵的变化等于它吸收或者放出热量Q除以温度T。这是热力学的一个著名的公式。下方的分母是温度,温度的物理含义是什么?代表平均分子动能,就是均分到每个分子上的动能(能量)。所以热量除以温度,就是系统的能量(对应你从银行取出的一万块钱)被多少原子均分了,熵正好正比于系统中原子的自由度。这就是你的钱丢了,被均分了。

最后给一点物理专业的回答,什么是熵? 熵正比于系统可到达量子组态的对数。

前面的k是玻尔兹曼常数,是系统量子组态数。这个公式就比较抽象了,但是后面我们会用到,所以给大家介绍下。总而言之,“熵”这个语言体系是自洽的,说法可以更换,所以可以超越学科的用“熵”的语言描述一下后面的“智能”。

| 什么是麦克斯韦妖?

我们就是要用这么一个成熟的语言体系解释下面我要讲的。什么是麦克斯韦妖。本来我在给顾老师讲什么是麦克斯韦妖,结果顾老师给我推荐,讲这个最好的是费曼的那本讲量子计算的书。后来我回过去看那本书,费曼讲得更好。

给大家讲下什么是麦克斯韦妖。大家都知道熵增大原理,就是热力学第二定律。但是搞电磁学的麦克斯韦自己造了一个概念,给已有的热力学语言体系带来了很大的危机。他就提出了一个小妖(Maxwell’s demon,见图1)。

图1

本来热力学系统达到平衡,两边的温度是一样的,但是中间有个隔断,这个妖有一个控制隔断的开关,麦克斯韦妖让超过某个温度以上的原子可以向右放过,而低于这个速度的原子可以向左放过。而在它掌握下的开关,过一会儿会发生什么现象?动能高的原子都会跑到右边,动能低的就会到左边。我们刚才说了,温度代表系统中原子的平均动能,如果这个妖也算是封闭体系的一部分,那岂不是系统自然的就让热量从温度低的流向温度高的?系统等于不需要外加能量的就成了电冰箱,岂不是把热力学第二定律破坏了?因为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封闭系统最终一定要熵最大,这个体系内的温度永远要均衡,能量在各原子自由度上的分布一定要均匀。

别看这么简单一个理想实验,人类探索了一百年。

最终解决这个问题的人是Charles Bennett,他是量子计算机的奠基人之一,来自IBM计算机实验室。我查了他专门讨论这个问题的原始文献。他的这句话很经典:

“From its beginning, the history of the Maxwell’s Demon problem has involved discussions of the role of the Demon’s intelligence, and indeed of how and whether one ought to characterize an ”intelligent being” physically.”(从一开始来说,麦克斯韦妖的讨论包含了妖的智能,关键是怎样物理地把这个“智能”表述出来”)

C.Bennet尝试用物理模型讨论智能,这是自图灵机之后的一大突破。我说过,人类的思想禁区,是只有谈到生物大脑,才敢谈论智能。其他的学科似乎没有资格谈智能。在此之前,只有1950年艾伦.图灵发表了他里程碑式的论文《机器能思考吗?》

其实在Bennett之前,就已经有了铺垫,1961年时也是IBM的Landauer 提出了Landauer原理【7】,甚至更早还有1929年匈牙利的Leo Szilard的单分子热机模型【8】,但是都没有彻底讲清楚。Landauer原理就是:“如果需要不可逆的涂消一个比特的不确定性(系统熵减少,或者说产生一个比特信息),最小需要耗散kT ln2的能量(其中k是玻尔兹曼常数,T是温度)。

解释一下(见图2)。

图2

关于区块链新经济和区块链新经济蓝图及导读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标签: #区块链新经济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