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长区块链法则 区块链条例

皕利分享 127 0

本篇文章主要给网友们分享最长区块链法则的知识,其中更加会对区块链条例进行更多的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记得关注本站!

区块链的安全法则

区块链的安全法则,即第一法则:

存储即所有

一个人的财产归属及安全性,从根本上来说取决于财产的存储方式及定义权。在互联网世界里,海量的用户数据存储在平台方的服务器上,所以,这些数据的所有权至今都是个迷,一如你我的社交ID归谁,难有定论,但用户数据资产却推高了平台的市值,而作为用户,并未享受到市值红利。区块链世界使得存储介质和方式的变化,让资产的所有权交付给了个体。

拓展资料

区块链系统面临的风险不仅来自外部实体的攻击,也可能有来自内 部参与者的攻击,以及组件的失效,如软件故障。因此在实施之前,需 要制定风险模型,认清特殊的安全需求,以确保对风险和应对方案的准 确把握。

1. 区块链技术特有的安全特性

● (1) 写入数据的安全性

在共识机制的作用下,只有当全网大部分节点(或多个关键节点)都 同时认为这个记录正确时,记录的真实性才能得到全网认可,记录数据才 允许被写入区块中。

● (2) 读取数据的安全性

区块链没有固有的信息读取安全限制,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信 息读取,比如把区块链上某些元素加密,之后把密钥交给相关参与者。同时,复杂的共识协议确保系统中的任何人看到的账本都是一样的,这是防 止双重支付的重要手段。

● (3) 分布式拒绝服务(DDOS)

攻击抵抗 区块链的分布式架构赋予其点对点、多冗余特性,不存在单点失效的问题,因此其应对拒绝服务攻击的方式比中心化系统要灵活得多。即使一个节点失效,其他节点不受影响,与失效节点连接的用户无法连入系统, 除非有支持他们连入其他节点的机制。

2. 区块链技术面临的安全挑战与应对策略

● (1) 网络公开不设防

对公有链网络而言,所有数据都在公网上传输,所有加入网络的节点 可以无障碍地连接其他节点和接受其他节点的连接,在网络层没有做身份验证以及其他防护。针对该类风险的应对策略是要求更高的私密性并谨慎控制网络连接。对安全性较高的行业,如金融行业,宜采用专线接入区块链网络,对接入的连接进行身份验证,排除未经授权的节点接入以免数据泄漏,并通过协议栈级别的防火墙安全防护,防止网络攻击。

● (2) 隐私

公有链上交易数据全网可见,公众可以跟踪这些交易,任何人可以通过观察区块链得出关于某事的结论,不利于个人或机构的合法隐私保护。 针对该类风险的应对策略是:

第一,由认证机构代理用户在区块链上进行 交易,用户资料和个人行为不进入区块链。

第二,不采用全网广播方式, 而是将交易数据的传输限制在正在进行相关交易的节点之间。

第三,对用 户数据的访问采用权限控制,持有密钥的访问者才能解密和访问数据。

第四,采用例如“零知识证明”等隐私保护算法,规避隐私暴露。

● (3) 算力

使用工作量证明型的区块链解决方案,都面临51%算力攻击问题。随 着算力的逐渐集中,客观上确实存在有掌握超过50%算力的组织出现的可 能,在不经改进的情况下,不排除逐渐演变成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针对 该类风险的应对策略是采用算法和现实约束相结合的方式,例如用资产抵 押、法律和监管手段等进行联合管控。

区块链世界的鳄鱼法则

鳄鱼,通常不动。它们可以几个月没有食物。在极端的环境下,甚至可以长达3年不吃东西;但一动,必见血。吃饱喝足,静静等待下一个周期。在区块链的时候活得越久,越懒,越知道不动才最好: 像一只鳄鱼一样,没事干就坐享、看书,为将来的某一个节点储备能量,等待猎物到来。

那么,什么时候猎物会来呢?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如果区块链资产一直保持升值的状态,猎物当然不会没事跑到河边,因为大家都忙着数钱呢;所以, 只有当区块链世界发生了大动静之后,才会有一部分觉得:再这么跌下去完了,我得赶紧跑......这种时候,鳄鱼才有机会。

2017年9月4日...... 中国宣布关闭所有场内交易所,逃;2018年1月17日......比特币创下近两年最大单日跌幅,基本所有主流比重全部腰斩,逃......光这两次大动静,够吃了吗?完全够了。如果你在去年9月4日没有抛掉自己的区块链资产,你的资产至少翻10倍;如果,你在几天前的1月17日又给自己加了一餐,那又不得了了。 这中间只隔了多长时间呢 —— 不到5个月。 那其他时间干嘛呢 —— 休息。该工作的时候工作,该放松时候放松,这是真理。千万别工作的时候总想着放松,放松的时候还惦记着工作,这是对自己时间的极度不负责。

作为区块链世界的居民,一定要充分保证自己的工作质量和休息的质量,这才是对自己负责。唯一不同的是什么呢?外面的世界一天工作8小时,工作累了回家放松。这里可能一周工作8小时,其它时间都在放松。外人看来及其不正常的节奏,放在区块链世界就是这样理所应当。因为我们知道,两个世界的时间密度,差的太多了......而且,不光是时间密度不同,认知差异也是天上地下......

当然,如果有人说:我看你们币圈都是混吃等死的,啥正事都不干。你完全可以不用反驳,因为在很多人连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而打工的时候,我们在看书,复盘和学习,我们用自己的努力让未来将会到来的去中心化世界变得更加美好。当然, 如果真的要比单位时间的劳动收入,我们也拿得出手:仅仅搬砖就够了。

以自己为例:在 Bigone 的 Bitcny 区倒腾5w人民币的区块链资产到 OTCBTC 上卖掉,10个点的差价不难找,如果你进场 Bitcny 区的兑换成本在7个点,你可以净赚3个点,去除中间的手续费一个点,你的盈利可以稳定在2个点, 算下来一趟5w的搬砖,一小时完成,你净赚1000;一个晚上如果两趟,2000 。如果你硬要问我怎么样才能借到5w,那对不起,我只能说你的芝麻信用太差了。

总结

1、区块链世界的鳄鱼法则:贵在握住自己的优质资产,然后像只鳄鱼一样,不动,等大事发生,然后大口收割你的猎物;

2、如果闷了或者说但凡有吃瓜群众恶心你,那就晒一下自己的搬砖收入,然后笑着走开。

【科普】如何选择区块链的最长链

本文由币车HIT( biche.yaofache.com )大V养成计划支持。

基于逐利,节点就会自发的遵守协议。共识就是数以万计的独立节点遵守了简单的规则(通过异步交互)自发形成的。

比特币没有中心机构,几乎所有的完整节点都有一份公共总帐本,那么大家如何达成共识:确认哪一份才是公认权威的总账本呢?

为什么要遵守协议

这其实是一个经济问题,在经济活动中的每个人都是自私自利的,追求的是利益的最大化,一个节点工作量只有在其他的节点认同其是有效的(打包的新区块,其他的节点只有验证通过才会加入到区块链中,并在网络上传播),才能够过得收益, 而只有遵守规则才会得到其他的节点认同。 因此,基于逐利,节点就会自发的遵守协议。共识就是数以万计的独立节点遵守了简单的规则(通过异步交互)自发形成的。

去中心化共识

实际上,比特币的共识由所有节点的4个独立过程相互作用而产生:

每个节点(挖矿节点)依据标准对每个交易进行独立验证;挖矿节点通过完成工作量证明,将交易记录独立打包进新区块;每个节点独立的对新区块进行校验并组装进区块链;每个节点对区块链进行独立选择,在工作量证明机制下选择累计工作量最大的区块链;共识最终目的是保证比特币不停的在工作量最大的区块链上运转,工作量最大的区块链就是权威的公共总帐本。

最长链的选择

先来一个定义,把累计了最多难度的区块链。在一般情况下,也是包含最多区块的那个链称为主链

每一个(挖矿)节点总是选择并尝试延长主链。

分叉

当有两名矿工在几乎在相同的时间内,各自都算得了工作量证明解,便立即传播自己的“获胜”区块到网络中,先是传播给邻近的节点而后传播到整个网络。每个收到有效区块的节点都会将其并入并延长区块链。 当这个两个区块传播时,一些节点首先收到#3458A, 一些节点首先收到#3458B,这两个候选区块(通常这两个候选区块会包含几乎相同的交易)都是主链的延伸,分叉就会产生,这时分叉出有竞争关系的两条链。两个块都收到的节点,会把其中有更多工作量的一条会继续作为主链,另一条作为备用链保存(保存是因为备用链将来可能会超过主链难度称为新主链)。

分叉解决

收到#3458A的(挖矿)节点,会立刻以这个区块为父区块来产生新的候选区块,并尝试寻找这个候选区块的工作量证明解。同样地,接受#3458B区块的节点会以这个区块为链的顶点开始生成新块,延长这个链(下面称为B链)。 当原本以#3458A为父区块求解的节点在收到#3458B, #3459B之后,会立刻将B链作为主链(因为#3458A为顶点的链已经不是最长链了)继续挖矿。节点也有可能先收到#3459B,再收到#3458B,收到#3459B时,会被认为是“孤块“(因为还找不到#3459B的父块#3458B)保存在孤块池中,一旦收到父块#3458B时,节点就会将孤块从孤块池中取出,并且连接到它的父区块,让它作为区块链的一部分。

比特币将区块间隔设计为10分钟,是在更快速的交易确认和更低的分叉概率间作出的妥协。更短的区块产生间隔会让交易确认更快地完成,也会导致更加频繁地区块链分叉。与之相对地,长的间隔会减少分叉数量,却会导致更长的确认时间。

最长区块链才是正确的区块链?

什么是最长链?为什么是正确的区块链?

比特币白皮书规定,节点永远认为最长链是正确的区块链,并将持续在它上面延长。所有矿工都在最长链上挖矿,有利于区块链账本的唯一性。如果给你转账的比特币交易不记录在最长链上,你将有可能面临财产损失。

怎样算是“最长的区块链”呢?因为全世界的矿工同时在挖矿,有可能同时有2个矿工算出了正确的答案,那么区块链就会形成分叉,剩下的矿工有可能在其中任意一条分叉上继续挖矿,延长区块链。

所以我们通常要求在比特币转账被打包之后,还需要经历6个区块的确认,确保矿工不会再回到另一条分叉上挖矿时,才算真正的转账成功。

关于最长区块链法则和区块链条例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标签: #最长区块链法则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