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比特币区块链原理,以及比特币和区块链是什么原理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比特币和区块链是啥原理?挖矿是咋回事?(3)
接着上期《比特币和区块链是啥原理?挖矿是咋回事?(2)》
开始逼逼之前先和大家分享一个昨天看到的有意思的东西。
(沈阳一小区大门上,66把锁头接连挂起,被誉为“最便宜的门禁系统”。
原来该小区之前总有外来车辆进出,业主们便自发做了这个“门禁系统”。每把锁都有标号,小区车主只需要拿钥匙打开对应锁头,就能打开大门。居民表示,这种方式省钱省力,特别好用。)
这相当于区块链的 技术实体化:
具体特点: 去中心化(不需要统一管理);可追溯性(谁没锁找谁);不可篡改性(一人一锁一钥匙), 这是我对区块链了解得最透彻的一次。
“闲话少说书归正传”之前我们说过有一个难度设置N位,这个N位怎么确定,显而易见,前面的这个0,它个数越多这个问题就越难。
为什么数多就难?咱们想象说在这个问题中你不可能反算,只能一个一个随机试,每一位上出现0的概率和出现1的概率都是50%,所以第一个0的话,概率是多少?概率是1/2,第二位是0的话,概率是多少?概率也是1/2,第三位是0,概率也是1/2,一直到最后一位是0,概率也是1/2,这样乘起来结果得(1/2)的n次方。
显而易见,这个n越大这个难度就越高,n越小难度就越小。
那中本聪当时在设计的时候就是保证每十分钟他需要出一个块然后打包几千条信息,那怎么去保证?也就是调整这个n的难度?
我们举个例子比如说世界上有一万台矿机,这一万台矿机每一台计算机能力是14个T每秒,也就是每分钟可以计算14T次哈希运算,那14T是多少呢?
首先1T是10的12次方,所以这个数是(1.4*10)的13次方 次每秒,这是每一个矿机一秒钟算的,再乘10的4次方,这表示有1万台矿机,然后你还得乘以10分钟大概是600秒,这个数字大概是(8*10)的19次方,也就是说十分钟大家可以进行这么多次运算。
那我们再想一下你如果概率是(1/2)的n次方,你想出这个块的话,你需要计算的次数就是2的n次方,你概率是1/64的话,你出的这个块平均你要算64次。
同样道理你算了这么多次,那么它大概是相当于2的多少次幂,我们可以通过计算发现如果这个n等于66的话,这个时候你的出现概率,能够算出概率是(1/2)的66次方,然后你平均需要算的次数就是266,大概也就是(8*10)的19次方,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矿机就会把难度设置成n等于66,所以第一个能购算出来前66位全是0的人,就成功打包这个块,也就成功挖到矿。
你没有办法让自己运气变得更好,你能够做的就是买更多的矿机,然后拼命地去挖矿,这样你就有可能会得到这个比特币。
大概就是这样一个原理。
区块链基本原理是什么?为什么很多企业在用?
狭义来讲,区块链是一种按照时间顺序将数据区块以顺序相连的方式组合成的一种链式数据结构, 并以密码学方式保证的不可篡改和不可伪造的分布式账本。
广义来讲,区块链技术是利用块链式数据结构来验证与存储数据、利用分布式节点共识算法来生成和更新数据、利用密码学的方式保证数据传输和访问的安全、利用由自动化脚本代码组成的智能合约来编程和操作数据的一种全新的分布式基础架构与计算方式。
工作原理
区块链系统由数据层、网络层、共识层、激励层、合约层和应用层组成。
其中,数据层封装了底层数据区块以及相关的数据加密和时间戳等基础数据和基本算法;网络层则包括分布式组网机制、数据传播机制和数据验证机制等;共识层主要封装网络节点的各类共识算法;激励层将经济因素集成到区块链技术体系中来,主要包括经济激励的发行机制和分配机制等;合约层主要封装各类脚本、算法和智能合约,是区块链可编程特性的基础;应用层则封装了区块链的各种应用场景和案例。该模型中,基于时间戳的链式区块结构、分布式节点的共识机制、基于共识算力的经济激励和灵活可编程的智能合约是区块链技术最具代表性的创新点。
区块链原理是什么?
区块链系统由数据层、网络层、共识层、激励层、合约层和应用层组成。 其中,数据层封装比特币区块链原理了底层数据区块以及相关的数据加密和时间戳等基础数据和基本算法;网络层则包括分布式组网机制、数据传播机制和数据验证机制等;共识层主要封装网络节点的各类共识算法;激励层将经济因素集成到区块链技术体系中来,主要包括经济激励的发行机制和分配机制等;合约层主要封装各类脚本、算法和智能合约,是区块链可编程特性的基础;应用层则封装比特币区块链原理了区块链的各种应用场景和案例。该模型中,基于时间戳的链式区块结构、分布式节点的共识机制、基于共识算力的经济激励和灵活可编程的智能合约是区块链技术最具代表性的创新点。区块链主要解决的交易的信任和安全问题,其本质是在不可信的网络建立可信的信息交换
比特币挖矿原理
比特币的挖矿原理,实际上就是一个 数据记录的过程。
区块链是- -个人人都可以参与数据处理的数据库,每隔一段时间, 就需要矿工将之前没有经过大家确认的交易数据收集起来,进行处理。
但问题就来了,矿工那么多,到底用谁处理的数据?所以,系统就有了一个特殊的机制。
所有参与的矿工,把数据打包的时候,必须加入一个叫做“哈希值”的东西,而且这个哈希值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系统才会认可你处理的数据。谁能最先完成这件事,并把自己的工作成果广播给其他的矿工确认,_部分认为没问题,谁就能获得记录数据的权利,以及很多的比特币作为奖励。
这就有点像一个海贼王留下了大笔的金银珠宝,然后跟所有人说,寻找吧,谁能找到开启我宝藏大i ]的钥匙,谁就能获得我的全部财富。
当然,矿工挖矿不仅仅是为了比特币,因为这是维护整个区块链网络的重要环节,挖矿的人越多,参与数据确认的人也就越多,我们的数据也就越安全。所以,不要小瞧矿工,真的到了数据爆炸的那天,矿工拯救世界,可不是说说而已
拓展资料
一、比特币的原理:
与现实货币不同,比特币不依靠特定货币机构发行,它依据特定算法,通过大量的计算产生。从比特币的本质来看,是一些_杂算法所生成的特解。每-个特解都能解开方程并且是唯一 的,破解之后就相当于拥有了这个特殊货币。
2、虚拟货币定义非常简单,就是指非真实的货币。
虚拟货币有以下几类:
1. 游戏货币。对,你没听错,可以在网络游戏里进行交易的货币也能叫虚拟货币。不过单机游戏里的货币不能叫虚拟货币,因为其不能联网与其它玩家进行市场交易。
2. 网站货币。一些网站推出的可以购买网站增值服务的货币。比如腾讯的Q币。
3. 电子钱包。大家平时常用的微信支付,支付宝等等。
4. 区块链货币。大家比较熟悉的区块链,以太坊和我经常说的 FIL。
3、那上面这些货币都合法吗?
答案是都是合法货币。不过先别急着盖棺定论,虽然它们都是合法货币,但是离「法定货币」还有十万八千里。就拿区块链货币来说,国家已经将区块链货币列为法定财产,2019年9月28日,海南成立了区块中心。区块中心是由火币集团牵头成立的。据报道称,数字货币也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国家也肯定了区块产业的技术,这次区块中心的成立,是央视首次报道虚拟货币的进展。
虽然当前国内能够交易得到的数字货币有非常多,但其中绝大多数都是打着区块链的幌子进行圈钱的代币。如果对于数字货币投资比较感兴趣的话,那么还是尽可能地去选择投资市值排名前20的币种。
区块链技术的意义?区块链技术的原理?
区块链原理要了解透彻就必须从它的诞生与发展来进行系统的了解,从而从多个角度来更清晰的辨别区块链原理。区块链技术(Block Chain)是指通过去中心化的方式集体维护一个可靠数据库的技术方案。该技术方案主要让区块(Block)通过密码学方法相关联起来,每个数据块包含了一定时间内的系统全部数据信息,并且生成数字签名以验证信息的有效性并链接到下一个数据块形成一条主链(Chain)。
区块(Block)是区块链中的一条记录,包含并确认待处理的交易。
挖矿(Mining)指通过计算形成新的区块,是交易的支持者利用自身的计算机硬件为网络做数学计算进行交易确认和提高安全性的过程。以比特币为例:交易支持者(矿工)在电脑上运行比特币软件不断计算软件提供的复杂的密码学问题来保证交易的进行。作为对他们服务的奖励,矿工可以得到他们所确认的交易中包含的手续费,以及新创建的比特币。
对等式网络(Peer-to-Peer Network)是指通过允许单个节点与其他节点直接交互,从而实现整个系统像有组织的集体一样运作的系统。以比特币为例:网络以这样一种方式构建——每个用户都在传播其他用户的交易。而且重要的是,不需要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作为第三方。
哈希散列(Hash)是密码学里的经典技术,把任意长度的输入通过哈西算法,变换成固定长度的由字母和数字组成的输出。
数字签名(Digital Signature)是一个让人可以证明所有权的数学机制。
私钥(Private Key)是一个证明你有权从一个特定的钱包消费电子货币的保密数据块,是通过数字签名来实现的 。
双重消费指用户试图非法将电子货币同时支付给两个不同的收款人,是电子货币的最大风险之一。
?
区块链的起源:一种支持比特币运行的底层技术
区块链的概念首次在2008年末由中本聪(Satoshi Nakamoto)发表在比特币论坛中的论文《Bitcoin: A Peer-to-Peer Electronic Cash System》提出。论文中区块链技术是构建比特币数据结构与交易信息加密传输的基础技术,该技术实现了比特币的挖矿与交易。中本聪认为:第一,借助第三方机构来处理信息的模式拥有点与点之间缺乏信任的内生弱点,商家为了提防自己的客户,会向客户索取完全不必要的信息,但仍然不能避免一定的欺诈行为;第二,中介机构的存在,增加了交易成本,限制了实际可行的最小交易规模;第三,数字签名本身能够解决电子货币身份问题,如果还需要第三方支持才能防止双重消费,则系统将失去价值。基于以上三点现存的问题,中本聪在区块链技术的基础上,创建了比特币。
2009年1月3日,中本聪制作了比特币世界的第一个区块“创世区块”并挖出了第一批比特币50个。
2010年5月21日,佛罗里达程序员用1万比特币购买了价值25美元的披萨优惠券,随着这笔交易诞生了比特币第一个公允汇率。
2010年7月,第一个比特币平台成立,新用户暴增,价格暴涨。
2011年2月,比特币价格首次达到1美元,此后与英镑、巴西雷亚尔、波兰兹罗提汇兑交易平台开张。
2012年,瑞波(Ripple)发布,其作为数字货币,利用区块链转移各国外汇。
2013年,比特币暴涨。美国财政部发布了虚拟货币个人管理条例,首次阐明虚拟货币释义。
2014年,以中国为代表的矿机产业链日益成熟,同年,美国IT界认识到了区块链对于数字领域的跨时代创新意义。
2015年,美国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推出基于区块链的数字分类账技术Linq进行股票的记录交易与发行。
区块链原理从一个个应用案例中就可以了解清晰了,关于区块链原理的应用也是越来越火热,近期,花旗集团、日本三菱日联金融集团、瑞士联合银行和德意志银行等全球大型金融机构,也将应用“区块链”技术,打造快捷、便利、成本低廉的交易作业系统。在金融领域之外,区块链技术也开始应用于保护知识产权、律师公证、网络游戏等有信息透明公开并永久记录需求的领域。
写到这里,本文关于比特币区块链原理和比特币和区块链是什么原理的介绍到此为止了,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如果你还想更加了解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标签: #比特币区块链原理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