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主要给网友们分享中国银行8月29日区块链的知识,其中更加会对中国银行与私人区块链钱包合作进行更多的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记得关注本站!
中国银行atm机无折存款功能关闭
中国证券报
你有多久没用过ATM机存取款了?
8月以来,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广发银行三家银行相继发布公告,关闭ATM二维码存款功能,招商银行部分分支机构也关闭了相关功能。
该功能关闭之后,用户可持银行卡办理ATM存款或到柜台现场办理存款业务。建设银行还可在ATM机上使用无卡无折存款服务或“刷脸办”服务功能进行存款。
专家表示,随着移动支付的兴起,ATM机的使用频率降低,银行也需要拥抱金融科技的发展,对ATM机进行转型升级。
ATM二维码存款业务调整
根据相关公告,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广发银行的ATM二维码存款功能分别于8月19日、8月29日、9月3日关闭。
图片来源:广发银行官网
记者实地走访北京市的多家银行网点调研,发现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广发银行的ATM机已找不到二维码存款功能。
建设银行表示,ATM二维码存款功能关闭后,用户可持该行银行卡、选择无卡无折存款服务或开通“刷脸办”服务功能办理ATM存款业务。中国银行、广发银行表示,用户可持银行卡办理ATM存款或前往营业网点办理存款业务。
上图:建设银行ATM机的“刷脸办”服务功能
近期还有部分银行分支机构陆续关闭此项功能。8月26日,招商银行唐山分行发布公告称,由于业务调整,自8月26日起,将关闭迁安支行ATM二维码存款功能,其余网点ATM二维码存款功能均可正常使用。
据记者了解,2019年下半年开始,就陆续有银行关闭ATM二维码存款功能,或对该功能进行升级。
不过,在取消ATM二维码存款功能之后,部分银行如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仍保留了ATM二维码取款功能,操作流程和二维码存款的流程类似。此外,在无卡取款方面,多家银行还支持在手机银行预约取款。
保护客户资金安全
银行相继关闭ATM二维码存款功能,与保护资金安全、ATM机使用频率降低、该功能使用起来较为繁琐等多种原因有关。
从银行的角度来看,此举是为了落实监管要求,保护客户的资金安全。中国银行客服回应称,为了防范电信诈骗和洗钱风险,出于对客户资金安全的考虑,客户必须持卡才能进行交易。记者致电建设银行、广发银行客服,得到的也是类似反馈。
而从用户的角度来看,随着移动支付的兴起,用户的现金使用频率降低,对ATM机的使用就更少。记者在银行网点调研时发现,几乎很少能看到年轻人使用ATM机。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支付清算研究中心副主任董昀表示,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AT
中国银行都取消无卡存款了吗
中国银行于2022年8月29日起,调整ATM二维码存款服务。调整后,ATM无卡扫码存款功能将停止,仍可持中国银行银行卡,办理ATM存款,或前往中国银行营业网点,办理存款业务。
8月15日,中国建设银行也发布了关于停止ATM二维码存款业务的公告。建行称,自2022年8月19日起关闭ATM二维码存款功能,此后建行客户仍可持该行银行卡、选择无卡无折存款服务或开通“刷脸办”服务功能办理ATM存款业务。
随着手机银行和二维码支付的普及,不少商业银行增设了扫码存款的功能。记者走访银行了解到,除了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已关停了相关服务,还有部分银行依旧保留了这一功能。在一家股份制银行的自助银行,记者在ATM机上看到,扫码存取款的二维码位于主页面的位置十分显眼。记者打开手机银行扫描二维码后,随即出现了自己的银行卡和账户余额信息,并有当前可存金额的说明。记者在ATM机上放入现金钞票,按确认键就可完成存款操作。
事实上,ATM除了扫码存取款功能,还有刷脸取款和手机Pay取款等功能。一名商业银行客户经理表示,由于银行线上化业务发展迅速,ATM二维码存款功能使用频次并不高。而且,随着“刷脸”存取款等更便捷的方式推出,这一功能开始显得有些“鸡肋”。
零壹研究院院长于百程也对记者表示,ATM二维码存款功能是无卡存款的一种方式,关闭此功能并不意味着无卡存款功能的取消,银行还保留了“刷脸办”“刷脸取款”等方式,这应该是技术和服务升级的自然结果。
“我很少用扫码存取款功能。以前是随身带银行卡存取款,后来随着扫码支付的使用,基本上很少带银行卡出行。有一次要去取现金,又没有带银行卡,体验过在ATM上刷脸取款。”在武昌工作的李女士告诉记者,现在使用ATM的频率并不高。
ATM机的投放也在持续减少,央行此前发布的《2022年第一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ATM机共有93.67万台,较上季度末减少1.11万台。于百程表示,预计未来银行可能也会进一步减少ATM上使用频率较低的功能。
永旗公司股权什么时候上市
永旗区块链公司 2020年11月27日时候上市
浙江永旗区块链科技有限公司于2018年08月29日成立。法定代表人葛继宾,公司经营范围包括:服务:区块链技术、数据处理技术、智能技术、网络技术的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计算机系统集成;批发、零售:计算机软硬件;货物或技术进出口
中国银行卡atm无法提供该服务
ATM机无法提供服务。一般情况就是机器里的现金没有了,除了取款功能外,其他项目都可以。另外一种情况就是ATM机器坏了,暂时各项功能都不能用。那就只能换一台机器了。如果自助银行里的机器都不能用,那只能再去其他地方换其他的自助机了。实在不行就去就近的银行柜台办理,或者手机网上银行可以办理的也行。
CTFU平台应用投产,看区块链如何促进银行业发展
8月28日,中国银行业协会组织召开“中国贸易金融跨行交易区块链平台”(简称“CTFU平台”)建设座谈会。会上,中国银行业协会与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共同签署《CTFU平台服务协议》,正式拉开CTFU平台应用投产的序幕。
区块链作为金融领域的新技术,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对整个银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各家银行也加大了对区块链技术的重视,利用区块链技术解决当前行业痛点。
银行业有哪些痛点?
[if !supportLists]1,[endif]审核验证成本高。目前银行很多操作都需要线下进行操作,而且银行业务依赖于纸质单据,在审核验证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纸质材料,这样会消耗大量人力物力。
[if !supportLists]2,[endif]风险监控难。银行贸易涉及广,交易链条长,结算方式多,有时监管数据会出现未及时更新的情况,这将给银行带来潜在的业务风险。
[if !supportLists]3,[endif]信息共享难。在交易链上的各个部门之间相对独立,每个部门之间有着属于自己的系统、标准与管理模式,信息透明度低,这让各部门之间的信息难以共享。
[if !supportLists]4,[endif]融资成本高。银行为降低自身风险,要求融资缴纳保障金,提供抵押、质押、担保等,这进一步加大了企业的融资成本。
区块链又是如何解决这些痛点的?
以CTFU为例,中国银行业协会会长、中国建设银行董事长田国立介绍CTUF平台时,指出平台将发挥四个作用:
1, 实现跨行贸易金融产品交易信息的标准化、电子化和智能化,促进供应链金融发展 。
利用区块链技术,将交易信息上链,将各个银行间的标准进行统一,再将各种纸质材料电子化,减少人力物力成本的同时,还能确保交易信息的可信度,促进供应链金融的发展。
2, 提高贸易融资效率,降低融资成本,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
在区块链内,信息将变得更为透明,银行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也变得更为方便快捷,提高了融资过程中各方的协作效率,融资流程得到优化,降低了融资成本。
3, 利用区块链技术“分布式存储、交易可溯、不可篡改”等特点,有效防控贸易金融业务风险 。
利用区块链的不可篡改的特性,结合数字签名与交易追溯,可以有效实现信息可信化,有效解决银行的信任成本与审核验证成本,便于银行对贸易金融业进行风险管控。
4, 有利于资源共享和利用,提升协会服务会员水平。
在区块链技术的帮助下,各家银行之间能通过端对端的进行数据交换与有效核验,将资源与信息进行共享与利用。
目前看来,贸易金融与供应链金融是传统金融中区块链最具可行性的应用场景。但区块链技术所带来的可能性肯定不仅限于此,银行对区块链技术的探索将越来越多,区块链技术在贸易金融领域的探索与应用值得期待。
关注 币one财经 公众号,了解更多区块链资讯!
写到这里,本文关于中国银行8月29日区块链和中国银行与私人区块链钱包合作的介绍到此为止了,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如果你还想更加了解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标签: #中国银行8月29日区块链
评论列表